毛姆出生于巴黎的英国大使馆,幼年时父母去世,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他早年学医,在伦敦贫民窟行医的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毛姆最初学医,但最终选择文学作为职业。
毛姆一生足迹遍布全球,他像一位冷静的猎手,收集人性的标本。此外,他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后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工作,这段间谍与密使的生活后来也被写进了他的小说中。
毛姆以犀利的笔触剖析人性,揭示人性的多面性与矛盾性。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节构思精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球100多个国家,深受读者喜爱。他被评价为“英国莫泊桑”“现代间谍小说鼻祖”等,其短篇小说更被赞誉为“英国莫泊桑”的水准。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极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01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揭示人性复杂,善恶并非绝对对立。
02
“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他们不得不成为的人。”
道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生活对人性的塑造。
03
“人性不是非善即恶,人性的复杂,不是简单的善恶二字可以形容的。”
强调人性的多面性,批判非黑即白的判断。
04
“等你年事稍长,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容忍的生活场所,首先得承认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对人性弱点的清醒认知,呼吁接受现实以寻求共存。
05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交流。”
表达人类本质的孤独,以及沟通的局限性。
06
“在爱情的事上如果你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指出爱情中的自私本质,批判以自尊为名的虚伪。
07
“两个恋人当中总是一方爱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听任接受对方的爱而已。”
揭示爱情中的不对等关系,挑战浪漫主义幻想。
08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的伤害,但永远无法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剖析情感中的权力博弈,揭示牺牲背后的压迫感。
09
“爱情里若考虑自尊,只能说明你最爱自己。”
进一步强调爱情中的自我中心倾向。
10
“两个恋人当中总是一方爱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听任接受对方的爱而已。”
揭示爱情中的不对等关系,挑战浪漫主义幻想。
11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的伤害,但永远无法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剖析情感中的权力博弈,揭示牺牲背后的压迫感。
12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对平凡与努力的深刻反思,蕴含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13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鼓励追求精神自由。
14
“将来会怎么样,我根本不会考虑。要是成天想着今天,愁着明天,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倡导活在当下,拒绝被未知的焦虑束缚。
15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表达对自我认知滞后的无奈,以及觉醒后的宿命感。
16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肉体的消亡,而是停止去爱。”
将“爱”视为生命的终极意义,赋予悲观主义一丝温情。
17
“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强调艺术的情感共鸣与普世性,反对精英主义的矫饰。
18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体现作家观察而非评判的职业态度,理解而非说教。
19
“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
对艺术创作的浪漫化诠释,强调苦难与美的关联。
20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美,而在于正确的行动。”
批判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指引。
21
“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的痛苦与不幸。”
赞美阅读的精神庇护功能,赋予文学救赎的意义。
22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进一步强调阅读对心灵的慰藉,呼应其避世思想。
23
“青春是面对现实去想象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想象来欺骗自己。”
鼓励年轻人保持独立思考,拒绝随波逐流。
24
“人不能两全其美,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干一件好事,你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