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短小说的题目相较于诗与散文来说,更具有挑战性。诗的题目要么说得很清楚,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要么说得很含蓄,如《兰》《望岳》;要么干脆用《无题》作题。阿青同志最先用的题目是《意外》,他有些不满意,阿派也觉得有一点儿遗憾。用《意外》作标题,有点像新闻或者散文稿,就直接改为《祸》。不晓得当与否?
二妞看姨来了,急忙让老公去买了条鱼,又添了些菜,说饭后一块儿去医院。因为是星期六,宝儿也吵着去看小弟弟,二妞只好让老公看铺子,两大两小收拾着上了电瓶车。
刚上车,车就晃了晃。二妞急忙握稳龙头,吩咐前面坐的小侄女和身后的宝儿千万别乱晃动。最后坐的王婶子紧了紧提着的包,说,走吧,没事。
可偏偏就出了事。途经新城区的时候,二妞遥看河对面一幢幢高楼就满心欢喜。她首付的电梯公寓就在那儿,再有几个月就可以交房到手了。
正在二妞一失神的时候,同向的一辆轿车打她们身边擦身而过,二妞一惊,龙头再也掣不住,电瓶车打横滑倒了,她和小侄女倒向公路内侧,眼睁睁看同样受惊的小车急刹了一下,突然倒退着加大油门从她们身上辗压了过去。
二妞一定是没有感受太多的痛苦就魂飞魄散了,她胸腹部的身子支离破碎,精致妆容的脸上,喜悦还没有完全退去,惊讶与不可致信的表情刚刚浮出来。纤长的腿,不知羞耻地瘫放在路面,七厘米高的凉拖鞋,血渍还来不及将它洇染;只有那一头长发,一头火红的长发,在血泊里卷曲,缠绕,濡湿。
小侄女像个破布娃娃伏在二妞身边,她们的血混在一起,再在无法分开。这就是血亲吗?
王婶子和宝儿幸运地倒在了公路的外侧,她哆哆嗦嗦爬起来,一把抱起小孙女。只见孩子在她手里无声无息。王婶子叫了一声:坏了!恶狠狠地眼光盯向了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她念叨了两遍,转身就那样,那样,打了一个出租车离开了,居然,竟然,看也没看二妞一眼。是啊,再亲的姨侄女怎么比得上亲孙女?她要抢救孩子去,谁能说她半个不字?!
路人惊叫着围了过来,一条血线划得笔直延到车身。小车停了好一会儿,司机才走了下来。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司机,她住在城里,在镇上教书育人,往返着实不便,于去年学了车,开车还不到一年。就像在梦里,她不敢置信地大声说:“我没撞到她啊,她不要在地下不起来嘛……快起来,不然我……”她的话音在地上的血泊中顿住,身子在路人的责骂中摇摇欲坠,怎么也想不明白,居然出了意外?!怎么会出意外?!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拿起手机找人。
此时的宝儿早就愣住了,他跟王婶子一样,只有一点轻微擦伤。姨婆抱着妹妹走了,妈妈一身血躺在地下。宝儿想哭哭不出来,想喊喊不出来。还是路过一辆出租车司机把孩子送到了家。一进店门,他终于哭了出来,喊了出来:“爸爸,爸爸,妈妈被车子轧死了……”
附近医院的急救车来得飞快,急救的医生徒劳地做着心肺复苏,围上来看热闹的,拍照发朋友圈的,叹息的,议论的,好像在彩排着一出车祸急救的表演。
宝儿父子来了,救不回孙女的王婶子带着失去女儿的父亲来了。女司机的家属也来了,他们把女司机护在身后,好像这样,死者家属的悲痛就可以减轻一些。
接下来,便是走车祸处理的流程了。交警把现场保护起来进行勘查,车祸双方的家属把交涉的现场转移到了交警大队。幸好,这车买了巨额的车险,现在还要划责任、走保险程序等。
二妞和小侄女的遗体送往了殡仪馆,闻讯而来的亲友们聚在一起商量起后事。宝儿愣愣地,仿佛忘记了妈妈的事情,只嘟囔着饿了,想吃肉嘎嘎。几位姨说着说着突然就哭了起来,傻孩子,你都没得妈妈的了。
姨们说,宝儿爸,肯定是还要找的,只求二妞的赔偿金能用在孩子身上,又或者把那套新房留在宝儿的名下。
失去妻子的汉子低垂着头,滴泪的眉睫显得那么长,被悲痛压垮的男人居然看着比平时出彩得多,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婆子眼睛里就有了些意味深长。
王婶子也赶了过来,她刚在交警里听说儿子和宝儿爸签了什么字,一人拿了五万钱,觉得不可能啊,两条命呢,怎么也要几十、上百万啊。
宝儿爸,看着她,看她这张老脸,老脸异常地放着红光。他不想解释那五万元只是给死亡家属置办后事的钱。
王婶子还在叨叨地絮说,不大的老眼眨巴着。她也后悔,她后悔应该把孙女放在她身前,这样就不会被儿子媳妇责骂了。可又想,他们懂什么,虽然死了一个小孙女,可刚出世的孙子不是有钱好好养了吗?之前叫他们早点生二胎,一个两个就推没钱。唉,兴许早生了,小孙女也不会死了吧?
夜深了,亲朋好友慢慢散去,王婶子也累了,殡仪馆的两个大厅来来去去,一把老骨头也折腾得够呛。
只是,她还没忘记最后叮嘱宝儿爸一句:没拿到钱,人,是不烧的啊……
够了!沉默的男人从烛火香烟中站起身子,吼道:麻油你还是不是人?!今天这个事,不就是你死老婆婆儿一块钱的车费都舍不得出,给,给整出来的吗——
是吗?不是吗??是吗??不是吗???
王婶子举目无泪,哑口无言。
【点评】读完这小说,阿派心里有点烦。虽然明知是小说,但也有读新闻或者看法治在线的感觉——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故事。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才深刻。记得阳光同志在《逐日》卷首语中指出“没有比生活更曲折的情节”(阿派只记住了大意,不是原文)。作家必须坚持到生活中去学习,去实践,去感悟,才能写出比想象力更有想象力,比创造力更有创造立的精品力作。既然是小说,我们从情节、人物和思想三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好读的小说,必须有一个精彩故事。“王婶子”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很精彩。作品一层一层地铺垫,烘云托月,把最后的包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林林总总之中,看似无奇,其实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小说的力量不在于情节的曲折和跌宕起伏(这是小说与故事的根本区别),而在合乎生活的逻辑,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果过于追求情节的曲折,就会破坏小说的立体推进的属性,从而变成线条发展的故事了。次说人物塑造。小说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塑造人物。人物活了,则小说成功。“王婶子”之所以成功,就是她来自生活,作品按照生活的原型进行塑造,所以是活的人物。如果纯属虚构,这样的人物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只要人物真实(不等于新闻的事实),整篇文章就有价值了。最后说思想。小说讲的故事也好,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也罢,最终的目的是到底揭示什么东东。这个东东就是——祸。人物的悲剧来自什么?来人物的性格和自命运。“王婶子”的性格与命运来自这个时代的人的集体潜意识中的性格与命运。作家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文章里的思想总是比吃瓜群众看得更深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或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