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公众号依然是创作者们讨论事件、发表观点的重要阵地。
在这其中,有哪些公众号频频创作出阅读量10万+的原创爆款?又有哪些公众号拿下难度系数更高的在看10万+?
结合新榜日常监测的200万+公众号样本数据,今天我们为大家做些梳理。
原创不易,对于常年码字的公众号创作者更是如此。申请原创不仅是创作者保护作品的重要武器之一,也代表着自己对作品质量的尊重。
从账号维度来看,这8.38万篇原创爆款分布在3871个公众号中,体娱、文化、时事三种类型爆款频出,累计占比达到40%。
制图:鸡子 基于发文后三天的阅读量
其中,时事类公众号“环球时报”的原创10万+篇数最多,达到1998篇。时事新闻唯快不破,《刚刚,历史性瞬间!》、《武契奇宣布重磅消息》等时效性强的标题可以带动点击率与阅读量。
其次是文化类公众号“十点读书”,2021年累计创作1484篇原创10万+。一篇名为《被困1028天,孟晚舟一条朋友圈看哭所有人:中国,我回家了!》的文章获得5.2万点赞跟4.1万在看。
“娱记在线”、“姨太少女心”等体娱类公众号八卦嗅觉敏锐,频频拿下原创10万+。
除了头部账号持续发力,坐稳公众号前列,一些出道不久的公众号也在2021年表现亮眼。
8月2日,莫言在同名公众号发布的第一篇推文《我为什么叫“莫言”?》,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一周后,公众号“莫言”又发布一篇题为《莫言开公众号啦!》的文章,回答了自己开设公众号的原因:“向年轻人学习”,“这里会发布我一些最新的创作信息,以及我对创作的一些感悟、看法、想法,也同时会展示一些我的作品的片段”。
由于公众号“莫言”是服务号属性,目前以周更的形式发布内容。通常情况,头条是莫言的原创文章,二条是一段莫言的音频。据新榜编辑部观察,2021年期间,公众号“莫言”的头条阅读量都达到10万+。
9月1日,“正面连接”发布第一篇文章《和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 阅读量达到10万+,此后发布的《我的朋友庞麦郎》、《她执导了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等文章也都斩获阅读量10万+。
除了深度硬核内容,出道未满一年的“乙方别开枪是我”凭借诙谐幽默的文字,毒辣带感的吐槽 , 追逐互联网热点同时屡获10万+阅读。
制图:鸡子 基于发文后三天的在看数
其余两篇分别来自“拾遗”的《孟晚舟回家之后的四件事》,与“燕梳楼”的《突然出戏的2020年,终于被人民赶下历史的舞台》,回忆2020年每个月发生的标志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创作出76篇在看10万+的“人民日报”并没有出现在此份榜单,原因在于“人民日报”2021年大多数文章没有设置原创,故不计入本次统计。
2021年,公众号们仍然奋斗在追热点的一线,既包括牵动心弦的社会新闻,也包括全球大事,还包括娱乐圈八卦等。
去年7月20日,河南出现特大暴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牵动着国人们的心。
朋友圈里被各种求助消息刷屏,其中有一个被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很特殊,这是民间救援组织在腾讯文档上进行救援信息收集的在线表格。
7月21日,“腾讯”发文回顾《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我们无法确切统计一个文档到底帮了多少人,但当我们看到了困境正被划去、“已成功救援”越来越多,灾情正在转好,看到人爱与希望在传递,这就够了。”截至目前,该文章获得2.3万点赞、在看。
7月22日,“故事硬核”发布《灾后郑州:当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互联网 | 故事硬核》,写道“互联网的突然中断将郑州变成了前所未有的试验场”,“在这座1260万人口的城市里,互联网技术赋予城市的秩序失效之后,旧的秩序竟然也归于失灵”。
7月23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也给公众号们提供了一次命题作文的机会。
8月1日,苏炳添以“9秒83”重新定义了亚洲速度,朋友圈被“牛逼”二字刷屏。
“六神磊磊读金庸”在这场男子100米半决赛结束后不久,迅速发文《希望你们真的能让苏炳添吹一辈子》,他提到运动员的巅峰不可能永久持续,未来可能会有伤病、状态下滑等不如人意的情况,呼吁大家平等对待每一位运动员。
制图:孙阳
2021年,又称“瓜年”,娱乐圈各种瓜不断刷新三观。
7月31日晚间,长达2个月的吴亦凡都美竹事件伴随警方通报落下帷幕。当晚,微博、朋友圈、公众号……整个中文互联网几乎都炸开了锅。
当晚,“萝严肃”发文《吴亦凡被刑拘,是女孩救了女孩》,称:“这复杂的足够拍大片的情节里,唯有发声的女性,只是为了说出自己遭遇的不公。”评论区出现一片“girls help girls”的留言。
3. 2021年备受热议的新鲜话题:比如“Sir电影”的《被举报的威震天,和被网红入侵的我们》,“正面连接”的《和玲娜贝儿当同事》
相比2020年,我们发现,2021年的原创10万+不再集中于疫情话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众号们不再局限于图文的创作模式,开始向视频转型,挖掘到新的机会, 比如河南广电官方App“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