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虽然没有精确统计,但每月值得关注的新书应该数以千百计,因此,每次遴选月度推荐新书时都颇费一番评估思量,也经历了一层层的入围淘汰。我们既不会选择如《起初 纪年》这样起印量20万册的热门图书,也要忍痛割舍那些过于偏僻的专业好书。既会通过自身阅读评估新书的水准,也会参考资深读者们的意见,确保我们的眼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作为一家出版行业媒体,我们更关注新书在“填补空白”方面的意义。比如,这一期入选的《劳动者的星辰》是这个时代极为珍贵的底层书写,《静默之身》聚焦的是在国内长期被忽视的残障人群,《制造宠物》展现了不久前去世的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的另一面。
对于每本新书的介绍,我们也会凸显其在图书市场上的位置,为你提供判断其价值的参考坐标。比如,《您可疑的近况》相比其他已引进的韩国文学独特性何在?国内已经出版了多本树木希林的书,新书《还是要活在日常里啊》有哪些增量信息?徐皓峰最新这本影评集相比10年前的《刀与星辰》写法上有何不同?
01
劳动者的星辰
作者: 范雨素 / 郭福来 等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世纪文景副标题: 北京皮村文学小组作品集出版年: 2022-8
5年前,一篇《我是范雨素》刷爆了朋友圈,当时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到范雨素,要帮她出书。骤然成名的范雨素却十分清醒,表示自己不靠写作谋生,继续从事家政行业至今。在范雨素这个名字几乎被人淡忘的时候,她的文字终于出版了,只不过是和皮村文学小组的工友们一起。
这本书的作者,除了范雨素这样的月嫂,还有木匠、布展工人、地摊小贩、仓库保管、打杂工人,业余演员等。如一位读者所说,他们写的“每一个字都牢牢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有的篇目是用一辈子才能写出来的。”在这样一个全民沉迷抖音、快手的时代,他们依然选择了用文字来记录、思考,让我们看到15秒短视频之外的底层劳动者世界。
02
假装在西贡
作者: 王梆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2-8
上半年,旅居英国12年的王梆出版了《贫穷的质感》,为我们带来了对于底层民众生活、社会现实问题的一手观察,让我们有机会窥见国际新闻之外真实而复杂的英国。如今,她带来了10个细腻动人的故事。
《伦敦邂逅故事》《假装在西贡》《谁偷了罗马尼亚人的钱包》《异乡人五则》,如果仅从题目判断,可能会认为这些作品记录了跨文化碰撞之下的微妙情绪。但只要读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异域背景淡到几乎不可察觉,每一篇都是当下女性生存境况的写照,超越了语言、种族、阶级等身份标签。或许,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他人的故事都是“异国他乡”。
03
悲伤或永生
作者: 韩东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 雅众文化副标题: 韩东四十年诗选:1982-2021出版年: 2022-8
不知不觉,80年代的文化偶像都到了“汇报总结”的时候。4月份,理想国出版了作者亲定的自传性“北岛读本”《必有人重写爱情》。7月份,崔健35年的歌词创作首度结集出版。8月,则是横跨40年创作生涯的韩东首部诗作自选集。
虽然韩东以诗歌出道成名,诗作在80年代传诵一时。但最近这些年他的小说可能有着更多的读者。在这个诗歌边缘化到只有“口水诗”能引发公众讨论的年代,或许,只有40年时光的沉甸甸分量,才能让更多人去重新走近这些“时代之声”。
04
您可疑的近况
作者: (韩) 金劲旭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译者: 安松元出版年: 2022-8
近年来,越来越多韩国作家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坚作家”金劲旭则是姗姗来迟的那一个。之所以姗姗来迟,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无法被贴上某个特定标签,比如“女性写作”“社会题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主题、风格和气质独一无二,难以归类。
相比于紧贴现实的韩国文学,金劲旭的写作则更为抽离、冷峻,笔下都是些存在感可疑、人际关系诡异、充满不安的都市人,每个人都面临各自的生存困境。如编辑所言,他的小说通常比“正常”的世界荒诞一点点。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离我们更远,但实际上可能比其他韩国作品离我们更近。
05
逃走的伸子
作者: [日] 宫本百合子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译者: 曹逸冰出版年: 2022-8
上半年,新版《老妓抄》成了不断加印的畅销书,冈本加乃子这位日本女作家也被更多人所熟知。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日本“宝藏”女作家有待我们发掘。比如宫本百合子,她曾与樋口一叶齐名,与谷崎润一郎并驾齐驱,人民文学出版社早在1958年就出版了她的四卷本选集。可惜此后再无后续,要等到64年之后,后浪文学终于“再次”把她带到我们面前。
宫本百合子之所以在国内“重现天日”,可能是因为近两年的女性主义思潮,早在100年前,她就用私小说的形式书写女性意识的觉醒,剖析性别、婚姻困境中的矛盾挣扎,在女性主义出现于日本之前就有了领先时代的自觉。
06
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作者: [日] 是枝裕和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译者: 曹逸冰出版年: 2022-8
自2018年去世以来,内地已经出版了三本树木希林的书。只可惜前两本都是她生前访谈的剪切拼贴。今年上半年的《树木希林:如此珍贵的我》虽然也只是寥寥数万字的访谈,但因为是生前最后一次,所以完整回顾了她特立独行、洒脱恣意的一生。
这本新书则是枝裕和与树木希林一起完成的访谈回忆录,相比于前三本书,更聚焦于电影与表演本身,让我们看到导演(同事)眼中痴迷于工作的树木希林。如是枝裕和在序言所讲:“我不希望把这本书写成人生教诲之类的东西,而是想尽量聚焦她围绕表演这件事说过的话”。
07
暮色将尽
作者: [英] 戴安娜·阿西尔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译者: 曾嵘出版年: 2022-7
从《秋园》《浮木》到《我本芬芳》,82岁的杨本芬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坎坷而坚韧的一生。不同于名人自传回忆录,这种暮年回首的素人写作更让我们共情动容。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是一位发掘了奈保尔的传奇女编辑,但这本89岁写下的回忆录却并不“传奇”,只是坦坦荡荡地回顾了自己毫不妥协的一生,畅谈情欲、衰老、死亡、责任,有着这个年纪才会有的豁达通透、百无禁忌。从《闭经记》到《暮色将尽》,很高兴看到有更多人生阶段的女性书写被出版,无异于一贴贴疗愈我们年龄焦虑的良方。
08
光幻中的论语
作者: 徐皓峰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品方: 果麦文化副标题: 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出版年: 2022-8
虽然《刀背藏身》上映之日遥遥无期,但还好我们有徐皓峰的新书可看。10年前的《刀与星辰》让我们见识到了他的影评写作功力。甚至有人断言:他写的东西比拍的电影还要好。10年之后,他带来了这本《光幻中的论语》,虽然仍然是电影解读,但脱去了影评的形式枷锁,更像是一部“拉片手记”。
他会像导演拉片那样为你揭示演员表演、场面调度、剧作处理、镜头剪辑等方面的诀窍,让你在细节之中发现看电影的门道。然而,从书名就能看出,他并不满足于“就电影论电影”,而是要引你去穿透银幕表象,看到那个年代的人情世故、社会样貌、生活伦理。在此基础上,他也生发出对于作为国人精神底色之孔家思想的独特解读。
09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作者: [美] 玛丽亚·塔塔尔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大·守望者
副标题: 写给大人看的书
译者: 吕宇珺
出版年: 2022-8
2006年,三联书店曾经出版过一本《百变小红帽》,讲述了小红帽这个故事300多年来如何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被改编、演绎。越是看起来简单的童话故事,越是如同橡皮泥一样可以承载不同文化的塑造,也越是如同镜子一样折射出不同人群的集体心态。
实际上,格林童话中的大多数故事都和小红帽一样,经历了从民间文学、成人文学向儿童文学的转变,其中的种种禁忌、欲望、性与暴力虽然被过滤,但仍然潜藏在故事结构、角色设置等地方。这本书,就是要带你深入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童话背后的“黑暗森林”。
10
静默之身
作者: 罗伯特·墨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品方: 上教人文副标题: 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译者: 邢海燕出版年: 2022-8
如同残障人士在公共生活中的“隐形”一样,国内关于残障人群生存状况的书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好在有越来越多国外相关著作被引进,从梳理自闭症前世今生的《不同的音调》,到聚焦残障照护志愿者群体的《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只不过与这个议题长期受忽视的程度相比,目前出版业关注的仍远远不够。
这本《静默之身》也可以称为《轮椅上的人类学家》,是一位四肢瘫痪的人类学家对自身患病经历、感受的观察报告。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作为残障人士的经验,投射到其他或处于边缘、或受到歧视的人群之中,比如黑人群体、酗酒者和女性,真正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11
制造宠物
作者: [美]段义孚出版社: 光启书局副标题: 支配与感情译者: 赵世玲出版年: 2022-8
8月10日,华裔学者段义孚在美国去世,他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学术流派。此前,他在国内出版的著作主要都是人文地理学相关,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他学术光谱的丰富性。如同英文书名DOMINANCE and AFFECTION,段义孚揭示了人与自然、动物之间不平等的权力与支配关系。
本书写于2004年,书中看似已经不再新鲜,但深厚的人文学样与广阔视野,让段义孚超越了泛泛的陈词滥调。书中的“宠物”不仅仅是家中的猫狗,还有东罗马皇帝豢养的狮子飞禽,奥斯曼宫廷中的阉人奴隶,甚至宋徽宗御花园中的假山、盆景,代表着人假借权力对于他者的全面入侵。
12
疼痛的真相
作者: [英] 蒙蒂·莱曼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方: 未读·探索家译者: 李艾琳出版年: 2022-8
去年,《贪婪的多巴胺》成为年度畅销的科学新知类图书,显示出我们对于自身行为背后生物机制的关注。这本书之所以风靡,可能是因为如同《自私的基因》一样,提出了一种对于大众颇具吸引力的“多巴胺决定论”,仿佛一把打开自我认知大门的万能钥匙。
了解人体这一复杂系统,当然不能仅凭一把钥匙,我们也需要更多健康科普读物。这本《疼痛的真相》就讲述了疼痛背后的生理、心理、社会机制,疼痛引发的恐惧、焦虑,帮助我们缓解疼痛,与自己的身体和平共处。
13
吸血企业
作者: [日] 今野晴贵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标题: 吃垮日本的妖怪译者: 王晓夏出版年: 2022-8
过去9年,译文纪实一直是国内非虚构出版领域的一根标杆。如今,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开辟了“译文坐标”这一全新书系,“立足于全球视野,通过一系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大众人文作品,展现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各类挑战以及反思、解决之道,为今后国内社会发展中可能遭遇的问题提供镜鉴。”
这也意味着上海译文在非虚构领域开始细分化运营,进一步贴近当下、明确定位。“译文坐标”首批推出了四本著作,聚焦于日本社会四个方面的问题——废除大学文科学部、买房问题、吸血企业、医疗体制。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在国内激荡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的共鸣。
14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
作者: [日]毛利嘉孝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品方: 拜德雅副标题: 修订版译者: 耳田出版年: 2022-8
近年来,音乐综艺的层出不穷带动了音乐类专业著作的出版热潮,拜雅德的《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一年多时间内加印五次,足见人们对于Hip-Hop扫盲的热情。最近,拜雅德出版了另一本流行音乐文化入门书籍《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如译者所说,这本书可以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讨论流行音乐时的“共同语境”。如果你在日常听歌之余想要思考一下音乐背后的文化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思维脚手架”。
15
暮然回首
作者: [日] 藤本树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译者: 吴曦出版年: 2022-8
这可能是今年人气最高的一本成人漫画图书,全网预售之日漫画圈堪称“集体过节”。这不仅是因为藤本树在国内积累起的海量粉丝,《再见,绘梨》在微博引发的火爆讨论,也因为这个故事“温柔一击”的情感力量,分镜、视角、叙事节奏上令人拍案叫绝的想象力。无论是商业向作品《炎拳》《链锯人》,还是个人向作品《暮然回首》《再见,绘梨》,藤本树都在不断拓展漫画艺术的可能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