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说我国第一只熊猫被退货了,原因竟是是它嘴太挑了,养不起啊。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不但国外的许多人喜欢,国内的许多人也喜欢。
而大家那么喜欢熊猫,不仅仅是因为它非常可爱又萌萌的,还因为它非常的稀贵。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熊猫'稀’自然就'贵’了。
而对于一则短篇小说来说,是不是短也属于'稀有动物’,就是'贵’了呢?
毋庸置疑,每一篇短篇小说皆属精品。因为短,所以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尤其是在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而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读一篇精品的短篇小说比读一篇絮絮叨叨的长篇小说要节省很多时间。
那么对于爱好写作的人来说,该如何写一篇精品的短篇小说呢?
《短篇小说之所以短》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写作经验。
这本书是由26位英美当代新锐作家、创意写作教师的创作谈集合而成,其中有来自英国的作家凡妮莎·格比 和伊丽莎白·贝恩斯等著名作家。
《短篇小说之所以短》这本书告诉我们不仅是体裁上的特色,更是一种艺术风格。
它不仅是一本教会我们掌握编写技巧和方法,更是一本教会如何从生活中'盗取’素材的学习好书。
01
从“禁忌”上冒险
每当年末的时候,家里都会去买一本日历,其实这本日历的纸质一般,但是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尤其上面的每一页都记载着“今日宜xx,不宜xx,忌xx。”
每次看到日历上的内容,总是觉得'宜什么,不宜什么,忌什么’这几行字最耐看了。
而日历中的这几行字中'不宜什么,忌什么’的意思就是'禁忌’了。
当一个人当触犯了'禁忌’会有什么下场呢?
可能是失财,可能是多灾多难,也可能是死,或者是不生不死,总而言之,都会发生不好的现象。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讲究'禁忌’,也常常告诫后人不要触犯'禁忌’。
而当一篇短篇小说的主人翁触犯了'禁忌’,他的结局会怎样呢?他会牵连到什么人呢?与他相关的人又会有什么下场呢?
这时,当我们看到主人翁触犯了'禁忌’,是不是也会揪心,也产生一个复杂的情感?
所以当我们想编写一篇短篇小说的时候,可以从'禁忌’下手的。
作者艾莉森·麦克劳德在《短篇小说之所以短》这本书中说:“我总是喜欢写那些会受到禁忌之诱惑的人物。”
禁忌的东西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当小说里的主人翁触犯了禁忌后,不但给主人翁自己带来了风险,也可能给作家带来风险。但又正是这些有风险的禁忌,最能创造出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不但能够引发人的欲望,也能展现出人心的复杂性。
而禁忌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当把生活中的这些禁忌融入到一篇短篇小说里的时候,这篇短篇小说通常就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了。
02
很想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有一个礼品盒叫盒中盒,每当打开一个盒子的时候,盒子里面还装着一个盒子,以此类推,大盒子装着小盒子,打开的人打开一个后,会继续打开第二个,第三个......
好像不继续打开,心里就非常不舒服,非要打开才行,非要追根究底才好。
当然,这个盒子的设计非常奇妙,这种设计就是故意吸引着打开的人不断地去打开,不断去探索究竟,想知道最后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就只有不断地打开了。
而写一篇短篇小说的开篇就如同设计一个盒中盒。
当读者'打开’这篇小说的时候,要吸引读者继续往下'打开’。
因此,小说的开头是对全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开篇就吸引读者继续往下'打开’呢?
作者凡妮莎·格比在书中说,可以从人物或者一些不寻常的场景或者一些值得探究的东西来吸引读者继续打开。
至于如何使用,作者在这本书中举了哈南·阿尔-谢赫的《处女保卫者》、茱帕·拉希里的《第一块和最后一块大陆》、彼得·奥纳的《木筏》还有塔尼亚·赫什曼的《北方的寒冷》作为解说。
凡妮莎·格比在书中还说:“对读者来说,小说最理想的开篇是:文字、标题、人物和场景之间产生某种奇妙的法术,把读者立刻带入一个虚构的梦境,沉入作者创造的世界中。”
所以说,想让读者成功地融入你写的小说里,一定要把握好开篇的技巧。
而开篇的技巧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它是经过思虑良久,不断演练,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得出的结果。
当我们觉得开篇不够好,修改到极限的时候,不妨让这篇小说放一放,但不要放弃。
凡妮莎·格比在书中说,她花了几年时间来写一篇小说的开头.....
她还在书中引用了福克纳的话:“......写作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而且只能从错误中学习。”
因此,我们在写一篇短篇小说的开头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怕错误,不断修改,推敲,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不断地'打开’,不断地往下看。
03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老家,每到秋收的季节,常常会看到体型娇小的麻雀。
'啾啾.....’声音非常尖,但是体型娇小可爱。
然而,你知道吗?
这么小的一只鸟,其实它跟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种动物,而且人有的五脏,它也有。
对于一篇短篇小说来说,篇幅虽小,但是同样'五脏俱全’。
记者的新闻稿常常记录的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原因五样元素。而我们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也常常告诉我们,一篇好文章,至少包括这五样元素。
其实一篇短篇小说,同样是缺少不了这几种元素。
作者莱恩·阿什菲尔德在书中用了五个问题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下:
“那个穿漂亮礼服的女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她在哪?”
“她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其实当我们在写一篇小说的时候就是在构建一个世界,根据五个元素去构建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的这些人要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因为什么而做了这件事。
这时,一则小说的架构几乎就可以看到了。
有了架构后,这时开始写一篇小说,就像建一栋房子,建好了主体,剩下的不过是装修罢了。
最后,无论你想建立一个什么的世界,写成什么样的一篇小说,都不要害怕尝试,不放弃,最终你总会找到方法写出吸引读者的小说。
04
最后有'真相’也有'血肉’
一篇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容量大,而正是这种简洁会意味着每个方面都有价值。
而且短篇小说常常会揭示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件,它与长篇小说有很大的不同,长篇小说经常追求的是比较夸张,有些虚无的主题,而短篇小说追求的是真理。
正如弗兰纳里·奥康纳所说:有些真相,只能在短篇小说中说出来。
而短篇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你想写一篇长篇小说的时候,可以先从从短篇开始,先从短篇的架构开始添加'血肉’,慢慢地延申成一篇长篇。
《短篇小说之所以短》的这本书是由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一篇短篇小说如何去构造,如何吸引读者,怎样塑造人物以及如何结尾等。
它不完全是一本写作技巧手册,但更胜于写作技巧手册。
这本书在每一章的后面都会有一些著名的短篇小说介绍,以及一些思维拓展,可以让人得到很好的练习。
若是想写小说,无论是长篇或者短篇,甚至是微型的,都可以读一下这本书,绝对会让你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