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制的开创者秦始皇,有着复杂的出身背景以及动荡的童年,但是依然从乱世中坚定地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他所处时代的主角,荡平六国,成为千古一帝。
他轻儒重法,快速建立了统一的帝国规制;他泰山封禅,信方士求仙丹,修长城,建阿房,霸道而强势,轰轰烈烈地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朝后期,官逼民反,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备项羽蓄势待发,秦始皇逝去,新的一个朝代即将上场。
曾获得天涯煮酒论史年度人气作品的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系列
自从登陆喜马拉雅APP后
一个半月内登顶热播历史榜
该系列中的《大秦风云》率先出版
源自正史,轻松述说
有血有肉,映照现实
秦朝短命而亡
从此开始了
人人都想当皇帝的两千年历史!
新书推荐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大秦风云》
作者 / 历史不是僵尸
定价 / 58.00
淘口令 / ¥Nb2d2Wp1btN¥
秦始皇荡平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局面,这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成为推动历史向前的关键,比如,吕不韦、李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人物,以及始皇出巡、大泽乡起义等事件。
本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秦朝从建立、发展到分崩离析的重要节点进行了故事性地介绍,并以史为鉴,将历史照进现实。从而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抓住历史的主要脉络,沉浸式地体验历史故事,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简介
历史不是僵尸,70后,20余年央企、大型民企及顶级跨国企业工作经验,酷爱中国“二十四史”。采用笔名“历史不是僵尸”,寓意历史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生机勃勃;不是僵化的,尸骨无存,死气沉沉的。用鲜活的历史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会失败,弄清楚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不再重蹈失败。
精彩样章
(节选自《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大秦风云》第二章“荡平六国”)
柿子要挑软的捏
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
灭不掉较为强大的赵国,那就先灭最弱的韩国。其实,先灭韩国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宿命。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查看一下地图,韩国正好位于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位置,咽喉之地,非常重要。正因此,历史上两国经常互殴。当然,韩国一般处于被殴的一方,所以国家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直到最后臣服。
▲秦灭六国地图
嬴政十七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三十岁的时候,韩国被彻底消灭。同年,赵国发生了特大旱灾。这对被战争折磨的满身疮痍的赵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年,秦王嬴政趁机派出大军对赵国发动进攻,试图一举荡平赵国。但是赵国的守护神李牧又跳了出来,秦军被他率领的赵军牢牢阻挡着不能前进,军事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
▲电视剧《大秦赋》中赵国名将李牧
这次,秦王嬴政真得有点着急上火了,前前后后和赵国已经打了快九年了,每次都是因为李牧前功尽弃,难道要等到李牧这家伙老死了才行么?李牧万一长命百岁怎么办?还不被他给耗死啊!
当初的战略再好,战术执行不下去有个屁用!所以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定要尽量考虑到战术本身的可行性,以便做应对之策,否则就会耽误事。
不过,秦王嬴政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他用心让自己冷静下来,反复考量战场上的形势,认为既然军事行动无法尽快达到目的,不如另图他法。这就反应出了秦王嬴政的智慧,会拐弯,不是一根筋。
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很难看出来真本领,只有在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
秦王嬴政听取了一位谋臣的建议,利用重金收买赵国的内奸,赵王的宠臣郭开,采用反间计让赵王换掉了手握兵权的李牧、司马尚等著名能征惯战的将领,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
换掉就换掉了吧,万一将来打仗还可以再重用么。但是,赵王昏庸透顶,不但换掉了李牧,而且还杀掉了李牧,这不是自掘坟墓么?
记着,人都是自己作死的,赖不到旁人!
李牧死了,克星死了,绊脚石没了,秦王嬴政在宫里高兴的三天没睡觉,大呼天助我也。
嬴政十九年,秦军在大将王翦的率领下对赵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电视剧《大秦赋》中秦国名将王翦
赵国的三军统帅赵葱算哪棵葱啊,他哪里是老将王翦的对手,很快战败被杀掉。赵王闻听前线战败,后悔不已,彻底崩溃,被内奸郭开任意摆布,最终开城投降。
至此,建国二百五十多年的赵国宣告灭亡。
接着,秦王嬴政便想马不停蹄地直接去灭楚国,但是秦楚之间隔着魏国。
好吧,那就把魏国这个倒霉蛋先干掉再说。魏国的地理位置和韩国差不多,都处在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咽喉之地。因此,历史上秦国也经常狂殴魏国。魏国打不过,就割地赔款,时间久了也没什么地盘了,只剩下都城大梁周围一些城池。
嬴政二十二年,秦国派大将王贲,也就是王翦的儿子,统帅秦军攻打到大梁城下,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位置。
大梁城是都城,又是老城,常年维护打理,城墙又高又厚,非常坚固。统帅王贲很会打仗,他得老爸王翦真传,面对大梁城没有采取强攻,而是采用水攻冲灌。不到三个月,魏王假被冲灌得实在受不了,脑子估计都冲进水了,只好开城投降。
▲电视剧《大秦赋》秦国统帅王贲
王贲可能根本就没准备接受投降,立刻把魏王假杀掉了。
至此,魏国也灭亡了。
下面便轮到了楚国。
楚国当时不一定是强国,但肯定是大国。它地域宽广,包括现在的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肯定在认真对照这个分布,看看自己是不是楚人。
楚国虽然没有秦国强大,但那也不是“吓大”的,还是很难打的。而此时已经灭了三个国家的秦王嬴政多少有点骄傲自满情绪。
人往往如此,有点成绩就可能会飘飘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灾难悄然而至,所以还是时刻准备着比较安全。
在灭楚国的过程中,由于秦王嬴政大意轻敌,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反复。这里面有个故事非常精彩,也流传比较广,我们不妨拿来述说一番。
故事还要从选将说起。
我们都知道,派兵打仗第一要务便是选将,也就是派谁统帅三军,这个自古都很有讲究。
在准备进攻强大的楚国之前,选将问题自然成了首要问题。秦王嬴政手里有两位比较合适的人选:
一位是少壮派的李信,属于新秀,刚刚在灭燕战争中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风头正盛,年轻激进;
▲电视剧《大秦赋》中秦将李信
一位是元老派的王翦,属于老生,常年在战火中摸爬滚打,战绩无数,成熟持重,经验丰富。
两个人可以说各有所长,一时难分高下。选谁呢?和现在选秀一样,PK一下才知道。于是,秦王嬴政在朝上抛出了一道题目,让两人分别回答。题目很简单,就是这次攻打强楚需要多少兵力。
李信,年轻人么,容易冲动,一挺胸就出来了,朗声说道:
“大王,什么强楚啊,给臣二十万灭了它!”
秦王嬴政当时年龄也不大,听了很高兴,正合心意,便转过头问老将王翦道:
“王老将军啊,你看呢?”
王翦先咳了咳,清了一下嗓子,然后缓步走出来,面色凝重地回答道:
“大王,少于六十万,这仗没法打啊!”
秦王嬴政一听,脸都绿了,好像发生“股灾”一样,心想老家伙要把我的家底全拿走啊,什么意思,想造反吗,便没好气地说道:
“王老将军,你是真老了吧!怕死了么?要那么多人干嘛?哼,还是李将军神勇!”
这话说得还是有点伤人的。所以我们平常说话,即便是领导也要注意,你真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对的吗?留点后路不好吗?等到丢人现眼的时候,再反悔就来不及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翦很没面子,便借病告老还乡,那意思无疑是在告诉秦王嬴政,我老人家不和你们这些青瓜蛋子玩了!李信则志得意满,携将军蒙恬,带兵二十万出征伐楚。
▲电视剧《大秦赋》中秦将蒙恬
开始还算顺利,蒙恬从一侧进攻,李信带主力从正面进攻,没怎么打,两路大军就深入到了楚国腹地,胜利会师。但楚国那也不是吃素的,泱泱大国,会看着秦军往东一直打下去吗?肯定不会,很快派出其得意名将项燕带兵迎敌。
项燕比较著名,可能很多人听说过。如果没有听说过,我说个人你肯定知道,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燕就是项羽的亲爷爷。
▲电视剧《大秦赋》中楚将项燕
项燕不愧为名将,面对秦军的凌厉攻势,没有急于出战迎敌,而是坚守不出,以逸待劳。李信这小子年轻气盛,心浮气躁,耗不下去了,率主力长途转战,准备偷袭楚军后方。项燕趁机出奇兵,尾随秦军三天三夜,在秦军毫无准备,兵疲马乏时突然进攻。
结果,秦军大败。
这次失败是秦军灭六国以来的第二次严重挫折,统帅李信还差点被俘,险些小命不保。上次挫折我们说过,是赵国李牧抗秦的宜安、肥下之战。
秦王嬴政听说李信打败仗了,大发雷霆之怒,肠子都悔青了,后悔没有听老将王翦的话,但是总要面对啊,他会怎么办呢?
浙江人民出版社| 创造有价值的阅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