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继续在红军城和米尔诺格勒展开攻势。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在11月1日宣布,俄军已在红军城成功围困乌克兰军队,一部分乌军已经开始投降。
俄军在占领了红军城北部的格里申卡河沿岸地区,以及罗金斯克西南部的部分区域后,利用重火力封锁了乌军的逃生通道,意味着如果乌军不投降,他们将面临无法逃脱的困境,生死命运将掌握在敌军手中。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在东部的顿涅茨克地区部署了17万大军,正对红军城发起猛烈攻势。然而,泽连斯基认为,乌克兰军队能够成功将俄军赶出该地区。
两国的言辞对立,俄罗斯方面宣称已成功包围乌克兰军队,而乌克兰方面则坚决否认,称这一说法与事实不符。尽管双方互相指责,但从战线的推进情况来看,事实本身往往更能说明问题。
截至11月2日凌晨,俄军稳步巩固了之前占领的阵地后,地面部队继续向红军城推进,尤其是在红军城铁路北部及车站周围区域,战线已推进到红军城的伊万·马泽帕街附近。
来自前线的消息指出,俄军已全面占领了当地的砖厂和一座医院建筑。
在红军城的卫星城米尔诺格勒,俄军也在进一步扩大对该地区矿区的控制。乌军虽然藏身矿区,并尝试利用无人机进行零散反击,但却不敢大规模地与俄军展开正面交锋。
可以说,当部分被围困的乌军开始放弃抵抗投降时,俄军在红军城打响决战的时机已经来临。回顾过去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争,俄军在多个战场的决战打法都曾显现出一定的规律。
在红军城的战斗中,俄军先是选择围而不攻,通过占领红军城外围的多个重要城镇来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断掉红军城的补给线。即便如此,俄军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在等待一个关键时刻。
这个时机就是等待乌军在被包围之后心理上出现动摇,让乌军士气崩溃,失去战斗意志,正是此时,俄军的地面部队便开始大规模进攻。
为了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俄罗斯空天军也加入战斗,使用了大量精确制导的巨型航空炸弹对乌克兰守军展开空袭,试图通过猛烈轰炸让乌军更加绝望。
报道称,乌军第25机械旅的阵地遭到了连续轰炸,俄军投下了数十枚1.5吨重的航空炸弹,瞬间摧毁了乌军的防线。西方媒体透露,乌军第25机械旅失去抵抗信心后,一些士兵开始在没有撤退命令的情况下,擅自逃离阵地。
在米尔诺格勒南部,乌克兰守军也选择从利西夫卡等地撤退。尽管俄军已经控制了米尔诺格勒的局面,但他们并未直接进攻利西夫卡,而是乌军的守军在听到炮声后,如同受惊的鸟儿一样,开始慌乱逃命。
更严重的是,在苏赫戈亚拉地区也发生了乌军士兵抗命事件,俄军趁机加大攻势,力求进一步击溃乌军第25机械旅。
有报道称,在乌军第25机械旅撤离阵地时,由于缺乏重型火力和空中支援,乌军损失惨重。当乌军撤退到苏霍戈亚拉地区后,混乱局面加剧,许多乌军士兵如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其中一些士兵甚至放下武器,主动走向俄军阵地投降。
根据俄罗斯方面发布的视频显示,12名乌克兰士兵主动向俄军投降,他们表示在乌克兰指挥官的威胁下,曾被迫坚守阵地,直至无法继续抵抗。
这些投降的乌军士兵透露,面对俄军的包围,乌军完全无法得到外界增援,战斗物资也严重不足。在长期缺乏水和食物的情况下,投降成为了他们唯一能活下来的选择。
有些乌军士兵主动承担了劝降任务,他们在向乌军第25机械旅的其他士兵喊话时,又有约300人开始投降。
随着乌军第25机械旅放弃阵地,俄军立刻控制了苏霍戈亚拉村,这使得红军城的局势变得对乌克兰愈加不利。目前,乌克兰指挥部不再指望被包围的乌军能够成功突破包围圈,他们只希望剩余的守军能够坚守阵地,避免大规模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