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时在售三款 Kindle 阅读器中的旗舰产品,亚马逊在今年 9 月推出的 Kindle Voyage 没有沿用此前 PaperWhite 的名字,而划分为一个全新的产品线,体现出产品较大幅度的迭代更新。12 月 10 日,这款产品将正式在亚马逊中国官网发货。在此之前,我已经使用 Kindle Voyage 国行版本近一周,为了详细解读新旧设备的差异,我使用了一台 PaperWhite 二代(固件版本已升级至最新的 5.6.1)与之对比。
Kindle Voyage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正面与前作没有太大区别,但机身更短,厚度更薄,整体小了不少,背部采用了类似 Kindle Fire HDX 的设计——边缘经过倒角处理,整机更加棱角分明,机身背部采用镁材质的背板,与 PaperWhite 相同的镀膜触感可以防止磨损,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即便如此,当习惯了 Paperwhite 后首次上手 Voyage 的时候,仍然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轻薄。尽管从数字上看只轻了 26g,薄了 1.5mm,但却很能影响使用体验。
Voyage 一改 PaperWhite 开机键在机身下方的设计,而将其放置在机身后面,避免了此前凸起的开机键容易误触的问题。
另一个直观的变化便是屏幕,Voyage 的屏幕不再像 PaperWhite 一样在屏幕盖板和边框之间存在一个凹陷,屏幕与边框齐平,机身正面改由一整块强化玻璃覆盖,使得 Voyage 接近于智能手机的设计,无论从设计上还是体验上看,这都是一大进步。为了避免反光,这块玻璃盖板经过微蚀刻处理,玻璃材质的选用而造成的阅读体验的变化我们将在下文详述。
总体上说,设计以及材质的变化,使得 Voyage 的整体工艺有所提升,机身的一体型也较 PaperWhite 有明显改善。
作为一台以视觉为中心的电子阅读设备,kindle Voyage 的屏幕显示效果无疑是阅读体验的重点,这也是 Voyage 产品的一大提升。
Voyage 的屏幕尺寸依然是 6 英寸,但相对于 PaperWhite 的 1024×768(212 ppi)的分辨率,Voyage 将分辨率提升至 1448×1072,300 ppi 已经接近于 iPhone Retina 标准。分辨率的大幅提升使得 Voyage 的显示效果非常细腻,字体边角粗细更加锐利,已经接近于纸质印刷的效果。
(字体放大对比,上:PaperWhite 下:Voyage)
Voyage 屏幕显示效果之锐利,可以通过两个例子展现:一是 Voyage 在字体调至最小的情况下依然不影响阅读体验,而 PaperWhite 的显示已经有明显的模糊。第二,Voyage 将一些电子书内置的图片呈现得更加清晰,连图片上细小的文字也可以看见。这对喜欢用 Kindle 看漫画的用户是个好消息。
(日光条件下的屏幕对比,左:PaperWhite 右:Voyage 光源调至最低,点击查看大图)
不过,玻璃盖板的使用使得屏幕的抗反光能力不如 PaperWhite,即便玻璃经过了微蚀刻的处理,但实际对阅读的影响微乎其微。
(暗光条件下的对比,全亮状态,左:PaperWhite 右:Voyage 点击查看大图)
Voyage 依然配备了发光层,供夜晚阅读使用,光源分布均匀,亮度较 PaperWhite 也有所提升。将阅读灯开至最大亮度时,除了屏幕亮度的变化,还能感受到色温和对比度的提升,Voyage 的屏幕更白更冷,对比度更高,而 PaperWhite 则稍显黄。
由于在机身左上方内置了光线感应器,Kindle Voyage 能够根据周围光线环境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在黑暗情况下,为了配合人眼对黑暗的适应,阅读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调低显示屏的亮度。在我的体验中,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在正常光照环境下表现不错,但在暗光环境下屏幕亮度稍显昏暗。
翻页和触控响应是影响阅读的另一个重点。从 Kindle touch 引入触摸屏起到后来的 PaperWhite,触摸屏替代了实体翻页按键,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页感受。此次,Kindle Voyage 引入了不同以往的 PagePress 压敏式翻页键。
Voyage 在机身边框两侧搭载了专门设计的压力感应器,用户只需将大拇指放在左右两侧边框,轻轻按压即可翻页。上方的小圆点用于向前翻页,长条用于向后翻页。由于左右边框都搭载了压力感应器,因此左右手持机都可以使用按压边框翻页。不过,这两个极简的设计一度让我们产生了疑惑,一度以为左边和右边的长条分别用于向前和向后翻页。
由于这种感应器需要探测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变化,因此它不会向 Android 手机上的触控按钮一样轻轻触摸便可触发,需要稍稍用力才能触发,我认为这种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阅读手持 Kindle 时,拇指是需要搭载边框上保持稳定的,而边框正是压敏式感应器所在的位置。
PagePress 压敏式翻页还提供了一种“触觉反馈”的技术,即振动反馈,起初这个设计让我觉得不快,但经过一周的阅读后觉得很有必要,因为能够立刻知道已经翻页。比较贴心的是,用户可以在设置里自定义触发翻页的力度设置以及回馈设置。
PagePress 压敏式翻页键使得用户手持 Kindle 阅读时不会再遮挡屏幕,只要选择好了合适的手持姿势,用户就完全不必再向以前一样不停地调整和移动手指。
如果不习惯 PagePress,用户依然可以像使用 PaperWhite 一样在屏幕上使用手势翻页。
触控响应方面,Voyage 的屏幕刷新速度有所提升,但并不明显,屏幕全刷速度比 PaperWhite 稍快一些。毕竟,E ink 产品的属性决定了 Voyage 的屏幕响应速度依然无法与智能手机匹敌。
首先是生词提示(Word Wise)的功能,这是一个基于生词本的新增特性:在阅读界面,Kindle 会自动在生词或者生僻词的上方标记出解释,从而省去了选中查单词的麻烦。
FamilyLibrary 也是随 Voyage 而来的新功能,类似于苹果的家庭共享,FamilyLibrary 允许用户与家人共享你的书库,可以添加两个成人账号和四个儿童账号,共享的账号可以拥有不同的阅读进度。
不过这两大功能都并非 Voyage 独占,Kindle PaperWhite 在升级 5.6.1 版本后也可以享受这一功能。
可惜遗憾的是,这两个超棒的功能只能在美区亚马逊账号体系下使用,类似于 Goodreads 的功能,如果你在 Voyage 上登录亚马逊中国账号,系统中不会出现 FamilyLibrary 的功能。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亚马逊中国账号下系统中可以开启生词提示功能,但这一功能在阅读中却不可用。我们只能寄托于后续的固件更新了。
作为亚马逊第七代 Kindle 产品,Kindle Voyage 在 E ink 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再一次拉升了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就显示效果而言,已经接近于印刷书籍。
在纷繁琳琅的消费类电子设备中,Kindle 无法成为像 iPhone、iPad 一样流行的设备,毕竟认知并习惯于 E-ink 阅读的群体是非常有限的,但 Kindle 无疑已经成为这个市场上难以撼动的力量——除了在 Kindle 产品上一直坚守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还有自身强大的物流仓储、全球第一大在线销售渠道以及体量巨大的内容资源。
何宗丞
首席内容官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