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对话|咸阳文联主席知名作家高鸿路遥作品

主持人:季风(阳光报《非常对话》编辑)对话嘉宾:高鸿(咸阳市文联主席、知名作家)

嘉宾简介

高鸿,陕西富县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咸阳市文联主席,咸阳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开始在《清明》《青年作家》《北京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文学》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多次被各种选刊转载。出版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黑房子,白房子》《农民父亲》《血色高原》《青稞》《爱在拉萨》《情系黄土地》《平凡之路》《归途》九部,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二姐》《银色百合》两部,出版散文集《遥望陕北》《走进西藏》《南泥湾》三部,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艰难超越》《水无穷处》《时代答卷》《浔商之子》四部,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一代水圣李仪祉》一部,共发表文学作品800余万字。

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入选《陕西文学六十年优秀作品选》(长篇小说卷),长篇小说《农民父亲》荣获吉林省第二届新闻出版精品奖、陕西省第二届柳青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水无穷处》获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单篇散文作品荣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九年级)教材、《中国最美的散文》等国内20多种版本。

高鸿在进行书法创作

编者按

作家高鸿是很低调的,在一些作协组织的活动上遇到,他总是眉头紧锁,一副苦思冥想的状态。他在房间经常闭门不出,大家轻松游玩时,他总是在写作,好像要把写作放在出来的时间完成。他也是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却从来不显摆他工艺大师的身份。他在众多社会身份上,似乎更看重作家这个身份,并为之踏实写作,多年的努力,收获了很多不凡的成就。

季风:高鸿先生,长篇小说《归途》是您出版的第几部长篇小说?有专家认为这部小说赓续了陕西柳青、路遥、陈忠实等建构的“文学陕军”的现实主义传统,是近年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收获,您是怎么认为的?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高鸿:长篇小说《归途》是我出版的第9部长篇小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全书共41万字,讲述安纬国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他不愿重复父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在大哥、三哥的帮助下走出乡村,成为一名工人。安纬国工作后才发现,当一名工人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他先后换了九个工种,努力学会外语,准备出国留学,却因为护照迟迟办不下来而作罢,妻子与他离婚,工作难以为继。他只能以厨师的身份去国外打工,在国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被愚弄,被无情抛弃,流落街头,人生跌入谷底。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安纬国不屈不挠,凭借坚强意志学会了啤酒酿造工艺,回国后与朋友组建公司,成为国内高端德啤销售之翘楚。赚钱后,安纬国返乡建立啤酒工业园,带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从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出版后开始,就有人将我和路遥的作品相比较,因为我与路遥都是陕北人,书写的人物差不多同处在一个时代,加之在叙述方式上我们的风格也差不多,所以有许多相似之处。说实话,在写《沉重的房子》之前,我是没有读过路遥作品的,只是看了《人生》改编的电影。因为在那个时段,我的职业是工艺美术,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关注文学。路遥作品是我在《沉重的房子》出版后才认真阅读的,一口气读了他的《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以及《平凡的世界》等,感受颇深。路遥最感动我的是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难都不会低头,迎难而上。他的作品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焕发着巨大的正能量,因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特别是新世纪的年轻人,我觉得更应该多读读路遥的作品,汲取精神营养,正视苦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抗击打的能力。路遥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特别是看了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他把自己置身于艰苦的环境中近乎玩命地创作,那种对文学的虔诚和挚爱,一般作家是很难做到的。

季风:您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也是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又是擅长写小说、报告文学的知名作家,但很多读者并不了解您的经历,能否为大家粗略谈一下您的过去?

高鸿:我曾经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陶瓷系进修,从事陶瓷工艺工作,2005年荣获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我的家族可谓是书香门第,爷爷是晚清秀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后来一家人从县城搬迁到乡间,寄人篱下。在少吃没穿的年代,父亲背着褡裢到处觅食,贩猪仔、卖麦草、编荆芭,几十公里的山路天不亮就起来,下午的时候才能赶到目的地,累了一天舍不得吃饭,忍着饥饿往回赶……家里一贫如洗,常常揭不开锅。我们在母亲的哭诉中,感到的更多的是无奈,一种深深的无奈。

我酷爱读书,可惜家里的书都被烧掉了,我于是到处借,逮住什么看什么。那时候用报纸糊墙,我去人家串门,一看就是大半天,墙上的看完了看顶棚上的,村里人都说这孩子长大了没出息。我从小喜欢画画,没有纸就在地上画。村人让我画窗花,画橱柜,我乐此不疲,过年的时候忙得不亦乐乎。因为画窗花,我积攒了一些颜料,便在年画背面开始画,居然画得有模有样,我将画的年画贴在墙上,前来拜年的人大吃一惊,都说画得跟买的似的,太好了!县文化馆在县电影院的橱窗上贴着我的作品,一下轰动全县,我画画的积极性更高了,利用业余时间在县文化馆参加美术培训班,接受系统学习。也去图书馆,里面有许多藏书,每周用书包背一些回去,看完后还了再借。几年时间,我读了数百本书。上高中后,我的第一篇作文轰动全校,从此每篇作文都成了各班级的范文,同学们下课后蜂拥而至,对着衣着土气的我品头论足,也投来羡慕的目光。

季风:《沉重的房子》是您厚积薄发的成名作,也是您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处女作,并由在陕北长期工作、生活的著名作家高建群作序,他说:“这个世界虽然浮躁,充满了假声假唱,但还是留有一些清醒的角落的,还有一大部分清醒的人们的。这部用血和泪写出来的东西感动了我们。我很感动,这世界还有真诚存在,还有朴素的人类情感存在。”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让高建群先生如此动情描述?

高鸿:《沉重的房子》是一部描写两代人奋力挣脱命运羁绊,顽强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小说以房子为主线,通过两代人升降沉浮的生活变化,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对住房苦苦渴求,历尽艰辛,自强不息,不为命运所屈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特别是主人公茂生和秀兰的爱情故事凄美感人,令许多读者读后落泪。

因为我的职业是陶瓷工艺,繁忙的工作使我疏远了文学,直到2000年以后,我在深圳、威海、西安等地奔波。我主编一份大型企业内刊,几个编辑均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见我文笔不错,就鼓励我在网上发表。我写《沉重的房子》的时候,并没想到能够出版,写得有些散漫,有些随意,缺少写作前必要的准备。

《沉重的房子》首印3万册,这部小说出版后,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著名评论家撰写评论文章,其中李星先生写的《对乡土中国现实和人生的生动抒写——读高鸿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认为这是一部“显示了作者生活积累和非同一般的艺术修养,厚重而大气的优秀作品,其生活内涵、文化内涵、艺术高度都不可小视。这是继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值得被重视的关于陕北题材、农村题材,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生活的重要作品。”

季风:您现在是咸阳市文联主席,也是国家干部,需要处理一些政务,并不像以前做高校教师,而是把写作变成业余状态。您认为哪种写作状态比较好?

高鸿:长期以来我因为上班,一般都会把写作时间安排在晚上,白天忙单位的事,晚饭后走进书房,面对电脑开始写作。这些年在高校工作,除了法定节假日,还有寒暑假可以利用。我的几部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都是约稿,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写作者都会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有时工作忙会耽搁几天,后面就加把劲,利用节假日或晚上赶上。也许退休后的时间会完全属于自己,到时会成为一名“专职”作家,那种状态是我十分期待的。

高鸿:这是一部描写农村四十年乡土文化、民间伦理和经济关系巨变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在特殊年代,自然灾害和历史风浪逼迫到死亡边缘时,父亲毅然带着家人逃荒,从胶东半岛到陕北高原,几乎横穿整个中国。历史风浪远去之后,父亲带领聚集在一起的逃荒人开荒种地,建立起一个随父亲姓的村落——梁家河。父亲带领村民筑坝造田,开山引水,改天换地。当继母和前夫所生的孩子来到父亲的生活里以后,父亲为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东奔西走,最后献出生命。父亲的一生伴随着和四个女人的纠葛,她们给父亲带来了幸福,也给父亲带来了无奈,甚至灾难。

季风: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生前说:“高鸿的写作是有根的,有原乡的,所以它的苦难的美感来自生存和生命的深处。”雷达先生说的“写作有根”和“原乡的”,应该是指您生活过的家乡,包括那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及内在的动人情节和细部。您能否为我们谈谈您的家乡,您幼年、幼年生活的地方,是否对您现在从事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高鸿:我赞同雷达老师的观点,写作是有根的,有原乡的,据科学研究,人的一生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青少年时代——也就是你生活在原乡的时代,许多作家一辈子都在写自己的“原乡”。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等文人率先对故乡的抒写,到现在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路遥的陕北,毕飞宇的王家庄,鲁敏的东坝等等。作家们以其独特的方式描摹或想象着原乡,绵延着最具审美特色和人生观照的情节。

我的家乡在富县,但从风俗民情方面来说,富县是陕北与关中的分界线,特别是在口音、婚丧嫁娶等方面与关中相近。往北几十里的甘泉,则是陕北口音,风俗也完全陕北化。历史上,富县古称为鄜州,唐“安史之乱”,杜甫曾先后两番赴鄜州,居羌村期间,作《北征》《收京三首》等诗,特别是《月夜·今夜鄜州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写离乱中两地相思,构想新奇,情真意切,凄婉动人,成为传诵千古的名作。

我先后在延安、西安和咸阳工作,至今有三十多年。也就是说,我在城市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时间。刚离开家乡的时候,每次回到富县,当车过了洛川,我的心就会怦怦跳动,莫名激动。后来回来少了,故乡更多地出现在梦里——梦中的场景多是童年的景象,生动活泼,纷呈多彩。我的作品无论散文还是小说,也多是以故乡为原型的。这是一块特殊的土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乡在我的精神版图上,永远是最神秘和神圣的部分,值得毕生歌唱,用心描绘。

季风:您对我谈过您的初恋,也是在家乡遇到类似“巧珍”式的美丽女子,能否谈谈那位有着金子样朴实心灵的家乡女子?

高鸿:我的初恋就是《沉重的房子》里的主人公“秀兰”的原型,她也是我的妻子。我们的恋爱过程一波三折。我们是经人(女同学“贵芳”)介绍认识的,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吧,我们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她家是乡上有名的万元户,家庭条件优裕。我节选一段以前的文字,正是描写我们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贵芳说我有一个男同学,喜欢画画,很有才华,学习也很好,就是因为家里穷,没钱让他复习考试。秀兰知道茂生的事情,她也知道贵芳喜欢他,就说只要人好,穷一些有啥?穷又不能扎根,完全可以改变的。贵芳说你不知道那穷是什么样子,那不是一般的穷!不信我带你去看看。秀兰对茂生也一直有些好奇,两人于是就来了。”

“走进院子的时候,秀兰尽管思想上已有充分的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一座残垣断壁的院落,几间破旧不堪的瓦房支撑在院子西边,像是随时要倒掉的样子,瓦房上长满了苔藓,绿汪汪一片,像秃子头上的疥疮一样难看。屋子简易的方格窗向外支撑着,窗旁边挂满了绳子、篦子、锄头、镢头以及一些牛革头等农具,门上的对联已经被晒成了白色,斑驳得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但内容依稀可辨。”

“……”

“订婚后,秀兰把自己心爱的笔记本、钢笔都送给了茂生,还有一双她亲手做的鞋垫。鞋垫上绣着一对好看的鸳鸯,凝结着姑娘一颗火热的心。秀兰从此便深信自己已是茂生的人了。她关了镇上的门市,一心一意地筹划着如何帮茂生家渡过难关。”

后来“,秀兰”跟着“茂生”进城了。这正是我们夫妻风雨兼程,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三十多年的人生之路。

高鸿:长篇报告文学《水无穷处——南浔笔记》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时,我很高兴。这是一部反映浙江南浔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风云变迁的报告文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通过对南浔千年文脉、淳厚风尚、丝绸之路及工匠精神的探寻,突出表现浔商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尚文重教的高尚情操和勇于开拓、坚韧不拔、孜孜以求的大国工匠精神,通过对拳拳初心、大国工匠、一带一路、时代筑梦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呈现新时代、新南浔的新风尚和新发展,寻找南浔的精神之魂、民族之魄,体现大时代下的浔商精神、浙江精神和国家精神,彰显南浔积厚流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脉络。

我认为获奖是社会对自己劳动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让我会更加虔诚、努力地写作。

季风:您觉得陕西作家的优势是什么,同时陕西作家的欠缺又是什么?“文学陕军”这支作家队伍里,您应该是主力军的“正将”身份,会不会也写些有关城市或者科幻题材的作品,以丰富扩展自己的写作路子?

高鸿:评论家李建军曾评价陕西作家为:“优势和欠缺是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大都像农民种地一样写东西。”不仅李建军说过,已故的著名评论家雷达生前也谈到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与陕西作家大多出身于农民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在农村生活,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根植于内心,几乎决定了你的DNA就是这个。在城市生活虽然三十多年了,但对城市文明一直抱有一种敬畏或者说是戒备的心理,感觉写农村题材的作品才得心应手。陕西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冯积岐等都是这样,很少写城市题材的作品。我们踏踏实实地写,像农民种地一样,心态虔诚,诚惶诚恐。当然这也是一种局限,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我也写了一些城市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如《如意》《银色百合》《关于一起谋杀案的几种叙述方式》《雾苍茫》《孙文化的梦》《春风十里》《车祸》等,读者反响也不错。接下来可能还会尝试儿童文学的书写。我对科幻小说很感兴趣,感觉刘慈欣的《流浪地球》非常震撼。但科幻小说需要大量宇宙天文方面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不排除我自己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尝试。

季风:有人认为,故乡是灵魂安放的地方,您是怎么认为的?

高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人的一生中,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故乡永远都是你心灵上最柔软的那部分,哪怕是轻轻触碰,都会感觉疼痛。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城市,但骨子里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农民,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难以相容,故乡永远是我精神寄托之所。

THE END
0.2024年中国闪小说十大热点事件与新锐作家揭晓推介闪小说;满震在青海省图书馆的文学创作讲座上推介闪小说;王平中、王大举参加四川省作家协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走进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中心校,讲授闪小说创作;洪超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中学讲授闪小说写作;滕敦太在黑龙江省文联《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会和作家群”讲授闪小说创作;邹保健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学前教育jvzquC41yy}/onnrkct/ew47;zykq}n
1.“吉林骄傲”人物候选人事迹男,回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王刚1969年进入吉林省军区宣传队工作,1973年上调沈阳军区文工团,1995年转业进中央电视台.1976年至今,王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电台演播长篇小说及其它体裁文学作品3000余万字,其中《夜幕下的哈尔滨》获全国演播一等奖jvzquC41yy}/dsieh{4dqv4skvg0|pwflcyk1;537/731=9767
2.全国各省文学刊物投稿邮箱征稿信息《鸭绿江》综合月刊主办:辽宁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yljwxyk@126.com 《伊犁河》综合双月刊主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ylhzzs2009@163.com 《短小说》小说月刊主办:江苏省淮安市文联投稿邮箱:dxiaoshuo@yahoo.com.cn 《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小说月刊主办:吉林省吉林市文联投稿邮箱:shortstoryjvzq<84yyy4{wxokcygoi7hqo1nuou4ygpzbpnpzk536<860jznn
3.“公安小说创作刍议”专栏(二)近年来,这一类“新现实主义”公安题材小说佳作不少。如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张暄的《解个手到底用多久》、黑龙江铁路公安处贾新城的《所长王木多很忙》、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张驰的《鬼卡口》、四川省宜宾市公安局喻强的《洗脚盆炖鸡汤》、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聂耶的《海哥》、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孙学军的《民警杨大兰的jvzq<84yyy4duufk0qxh1of|jk}fp‚n1rkthn~s142842;7914?54;3jvor
4.各省作家协会主席简介17..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 地道河南妹子,周口人,以写短篇著称,知名大刊上常出现她的名字。长篇《我的生存质量》入围茅盾文学奖,短篇《明惠的圣诞》获第四节鲁迅文学奖。据说她的作品常常点穴社会,篇篇走红,所以能迅速跻身文坛顶峰。她还是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文学豫军的花木兰。作品:小说《明慧的圣诞》;《我的jvzquC41yy}/onnrkct/ew46m5gtv5
5.中国散文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班子成员简介徐迅,安徽省潜山市人。现在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工作,曾先后担任《阳光》杂志主编、常务副社长,社长兼主编、中国煤矿文联秘书处处长、煤矿文联副主席等职。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小说集《某月某日寻访不遇》,散文集《徐迅散文年编》(《雪原无边》《皖河散记》《鲜亮的雨》《秋山响水jvzquC41yy}/onnrkct/ew45l6~9fr{
6.中国百家姓一一620矫姓籍贯: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矫家泊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中文系。初中毕业后赴农村插队务农,后历任中学教师,烟台市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胶东文学》主编,烟台市市文联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河魂》等。《河魂》获北京市庆祝建国35周年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老霜的苦闷》获1982年全国jvzquC41yy}/onnrkct/ew47:2=jl{>
7.第十四届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评奖结果公示新闻1.二人转《天雷报》(吉林省戏曲剧院) 2.二人转《云岭红梅》(吉林省文联) (十)民间文艺类(2部) 1.民间文学《群芳谱》(安紫波) 2.松花石雕刻《参娃壶》(崔小华) (十一)文艺评论类(4部) 1.《“传奇”传统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张文东、王东) 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5864235d698;;6352:7;;2=/j}rn
8.北方作家网省作协开展“缅怀英烈伟绩·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党课活动 期刊 作家 吉林文评 短篇小说 长白山文艺 特色文学 长篇小说 更多 七十高龄作家历时6年创作《热血:东北抗联》—— 60余万字初稿全部手写 长篇纪实文学《热血:东北抗联》出版 致敬抗联先烈 李发锁:要写留得住的书 jvzquC41yy}/dnnhcpmxtrygt0ipo7hp1
9.山东省作家协会历史资料作协大事记5月 “文革”后的《山东文学》(改名为《山东文艺》)第一期(试刊)出版。刊物接受省革委文化领导小组和省文化局的双重领导,一直到文联恢复工作重新并入文联的建制。 8月 《山东文艺》在威海举办由于良志主持的小说作者创作学习班,周坚夫到会并作创作辅导报告,学员有王润滋,辛显令、徐本夫等,编辑有丁振家、马恒祥、王光明、李传瑞等jvzq<84yyy4tfƒo0qtm0c{y142721=4441gsvh6;;;76aB<240nuou
10.文学期刊大全.docx东坡赤壁诗词:Chinese Poetry Bimonthly of Tongpofs Red Cliff Society《东坡赤 壁诗词》杂志社 45 短篇小说(原创版)短篇小说(原创版);江城;短篇小说:Short Story吉林省文联 46 短小说短小说;崛起;Short Stories江苏省淮安市文联 47 杜甫研究学刊 杜甫研究学刊:Journal of Dufu Studies四川省杜甫研究会 48 对联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24>4822625<6262642>90ujzn
11.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走进吉林本报讯 11月12日,由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吉林省作协承办,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市九台区文联协办的“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和文学阅读分享活动走进吉林长春。本次活动邀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楚、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韩静慧为当地高校师生、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授课。 jvzquC41y{h/eqnpcyxjvnw0eqs/ew4Rcf5dqwygpv532;5331841ltpvgtu7@8370nuou
12.2024年03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笔试历年上岸试题高频60、(单选题)关于吉林省交通概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哈铁路贯穿吉林省南北 B.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解析】《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8721>8533:15:82338357xjvo
13.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年29期主办: 吉林省文联 周期: 旬刊 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3-1561 CN 22-1030/I 邮发代号 12-17 曾用刊名:江城;短篇小说 创刊年:1957 ASPT来源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更多往期阅读本刊 目录 江敏华设计作品江敏华;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H/L3/MUZU/813@24;0nuo
14.《[正版旧书]吉林短篇小说选吉林人民出版社》【摘要书评试读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正版旧书]吉林短篇小说选 吉林人民出版社 收藏 不详 著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 + 加入购物车 jvzquC41kvkn0si0eqs0396;9571:=;:8:4ivvq
15.王氏族谱(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族谱吉林省人。1971年后任云南省京剧团演员,省文化厅及省文联打字员、资料员,《边疆文学》部,云南省作协干部。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小说《淡季》、《插曲》、《闯荡》,短篇小说集《甜蜜女人》。散文《九乡山水》获1989年《边疆文学》征文三等奖。 姓氏名人·1374人浏览 冯晏(1960~)女。吉林人。1jvzquC41o0€vr~3ep1ijvrfq16:32;=0jvsm
16.福地(豆瓣)邱苏滨,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吉林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为吉林市文联副主席,吉林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喜连成》、长篇报告文学《平民大律师》,长篇报告文学《拓荒,拓荒——百名老兵讲述的北大荒往事》(合著)。其中,长篇小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69:;:1
17.短篇小说杂志短篇小说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吉林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联 人气36202 22-1030/I 国内刊号 1003-1561 国际刊号 ¥ 408.00 全年订价 预计1个月内 审稿周期 旬刊 出版周期 高寰 主编 吉林 出版地区 中文 出版语言 1957 创刊时间 收录信息: jvzquC41fr~t0zguj{/exr1
18.王家男JiananWang(豆瓣)出生地:中国,吉林,蛟河 家庭成员:王宗汉(父)、王可心(妹)、王汪(王宗昌,伯父) 职业:作者 / 编剧 关注1人关注 推荐 人物简介 ··· "王家男,1962年生,满族。吉林蛟河人。1987年毕业于吉林省文化干部管理学院文学专业。1982年参加工作,历任吉林市文联专业创作员,《短篇小说》月刊编辑,吉林省作协合同制作家。jvzquC41yy}/fxzdcp4dqv4rgtyppjlg15649A<;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