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未来丨科幻小说中,那些变成了现实的“奇思妙想”

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整理

潜艇、大炮,甚至是地球同步卫星,当技术变革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同时,或许你没有想到,这些严肃且严谨的科技,最初的雏形,或许只是出现在某一位科幻小说家对未来无限畅想的脑海里,进而被赋予精彩的故事情节。经过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这些畅想的高科技,从最初改变小说人物的命运,再到现在改变人类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番,科幻小说中的哪些“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

高端科技类

1、从“鹦鹉螺号”到现代潜艇

即便你从未涉猎过科幻小说,你也很有可能听过儒勒·凡尔纳的大名。这位活跃在19世纪中后期的小说家,如今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四千多种。

但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号——“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在他最具盛名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就有不少已经成为现实的“预言”。

首先就是“鹦鹉螺号”。

在《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长70米,宽8米,是一艘细长纺锤型潜艇,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在这艘潜艇里,有图书馆、博物馆、餐厅。最重要的是,“鹦鹉螺号”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可以无限期地在海上航行。

“鹦鹉螺号”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现在,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研发了自己的潜艇,例如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常规潜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可以在水下潜行数周时间。核潜艇则有近乎无限的能量供应和续航能力,可以潜行在水下两三个月不露面。

2、从载人炮弹到载人火箭

潜艇可下水,火箭则可入天。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另一篇长篇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探险故事: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一位法国冒险家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

故事的结局是,这颗使用火药动力的炮弹发射成功了,但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即便凡尔纳的“预言”已经实现,但人类对于“载人炮弹”的想象依旧没有停止。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致敬凡尔纳所写的短篇科幻小说《地球大炮》,同样设计了一门电磁动力、能够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大炮”。

3、从虚拟替身到元宇宙

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推出科幻小说《雪崩》,我们逐渐熟知的“元宇宙”就源于小说中提到“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现实中,元宇宙涉及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未来竞争力中占据先导优势的关键。四川提出目标,预计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建成一批元宇宙领域国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在工业、文旅、教育、城市发展等领域打造200个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建成若干个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

4、从地球同步轨道到“克拉克轨道”

科幻大师亚瑟·克拉克的一生创作了数十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他的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

1945年,亚瑟·克拉克发表了关于通信卫星的文章,提出了“地球同步轨道”的概念。即被发送到某个轨道上、环绕旋转的人造卫星,会跟随地球一起转动,而且始终停留在地球上空的同一位置。人们可以用这个人造卫星把信号反射回来进行通信。克拉克认为,如果能将3颗人造卫星等距发射到太空中,就可以实现在它们之间传输信号,而且信号能抵达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1965年,“国际通信卫星1号”被发射到赤道上方35000公里的高度的轨道上,并开始工作,“国际通信卫星1号”的运行轨道就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生活科技类

5、从便携式电视机到智能手机

你能够坚持多长时间不使用手机?这项属于现代人的挑战足够说明,人类已经离不开手机,尤其是能够及时获取大量信息的智能手机。

远程实时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长期以来便是人类科技追逐的方向,这也是科幻小说家“预言”的兴趣点。1957年出版的《对话》中,科幻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描述了类似现代智能手机早期版本的小型便携式电视机。使用这个装备时,人们不会考虑身在何处,就能无数次地拿出装备,访问Trion图书馆寻找所需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一秒钟就会出现在眼前的屏幕上。由于设备的完善,无限数量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同一个Trion,丝毫不会互相干扰。

现在,当我们已经无法离开智能手机时,很难想象这个预想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6、从带有储存晶体的设备到电子书

“轻触一下,文本的下一页就出现在表面上。”

这样一句描写现代人使用电子书进行阅读的场景,出现在1961年出版的《星际归来》小说中。科幻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书中介绍了一种名叫opton的设备,这个设备的模样像一本书,其中带有可记录内容的储存晶体,类似于我们今天熟知的电子书。尽管如今电子书已经十分普及,但在那个年代,这还是难以想象的未来科技。

更有趣的是,莱姆不仅成功预测了电子书,还表达了电子书普及后,书中人物对于印刷书的想念。他这样描写:“我在书店里度过了一下午,可里面没有书。近半个世纪都再也没有印刷过书。厌倦了组成普罗米修斯号藏书的微型片子,我又多么期待这些书!真不走运!徜徉在书架之间,感受手中的书籍的分量,强烈的阅读欲望似乎变得不再可能了。”

7、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

在出行不便的年代,科幻小说家们对于使用各种方式快捷出行的预言总是引人注目。1930年的一部科幻小说《天堂与铁》就预测了全自动的汽车。在小说中,一个神秘岛屿天堂里,所有的汽车、卡车、起重机以及轮船都是自动驾驶的。主人公驾驶过的汽车“萨福”没有方向盘,没有换挡杆,甚至没有启动开关。所有的操作都通过10个旋钮进行,每个旋钮都有25个刻度。通过旋钮设置目的地、路线,“萨福”会自动行驶。转弯、避开障碍、加减速,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回到现在,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正在快速普及。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8、从消费卡到信用卡

科幻作家爱德华·贝拉米在1888年写下了《回顾:公元2000—1887年》这本小说,书中,一个1887年的男人睡着了,醒来便到了2000年。醒来后的世界里,现金不是唯一的货币类型。他获得了一张卡,可以在每个社区的公共仓库里消费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信用卡才诞生。当时,在美国纽约,“大莱俱乐部”创立,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莱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到指定餐厅就可以记账消费,不必付现金。

9、从人机混合体到义肢

1972年,小说作家马丁·凯丁的小说《赛博格》完成。书中描绘了一位前宇航员出身的飞行员在一次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只留下了一只眼睛和一条胳膊。科学家们为他装上了两条新腿,一只可移动的装有摄像头的眼睛和一条假胳膊,这使得他成为了赛博格,也就是人和机械的混合体。

马丁·凯丁的小说《赛博格》的主角,是人和机械的混合体。如今,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团队研发的最新款“外骨骼机器人”,已经进入市场销售,帮助了更多残联人士“人机共舞”。电子科大供图

如今,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医学上能够专门为他们设计、制作和装配人工假体,也被称为“义肢”。它能够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10、从人造蛋到人造蛋白质

在中国科幻小说历史上,也有影响深远的作品。1978年,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作者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也是一名科普及传记作家。《小灵通漫游未来》是通过一个名叫小灵通的小记者漫游未来城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科技的展开无限畅想。

《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提到的“飘行车”已成现实,多家企业生产的电动飞行汽车已完成试飞。图为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沃飞长空供图

书中集合了不少叶永烈对未来城市的“预言”,不少已经实现。例如,小灵通在未来城市里吃到了一种五香酱蛋,这种蛋吃起来很像鸡蛋,但是没有蛋黄,味道比普通鸡蛋还要鲜。后来才知道,这种蛋是人造蛋,为未来城市的人类提供每日所需蛋白质。

现在,人造蛋白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分为三类:植物蛋白食品、微生物蛋白食品、动物细胞培养肉。第一类以大豆、豌豆、小麦等植物蛋白为原料开发,制成肉、蛋、奶等制品。第二类通过酵母菌等微生物发酵合成蛋白,效率是传统养殖业的上千倍。第三类通过干细胞技术,采用牛、鸡等动物的细胞培养,获得细胞培养肉。

来自曾经的预言,在当下已经成真。展望未来,我们又期待什么是下一个世代的重要科技想象呢?让我们回到科幻作品中,寻找未来世界的解法。

9月22日起,由成都市科幻协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与四川科技报联合承办,亚洲科幻协会、中国科幻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协办的“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征集评选活动正式上线!

即日起至10月6日,公众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参与,提交自己的提案。我们将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公布评选结果。入围一等奖的提案人将有机会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与科幻大神面对面!

THE END
0.《病》全国微型小说一等奖(此篇微型小说一等奖文章是我的老乡蹇眉生先生在朋友圈上发出的,小说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即好笑又耐人寻味,把当今的一此社会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真实有趣,读后感触颇深。在此,将该文略加修改,惹你一笑。) 某人无数次住进医院,说病也没病,单位、邻居、朋友见惯不惊,没有几个来看望他的,很是落寞。 jvzquC41yy}/onnrkct/ew46vz84k~i
1.《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奖课件.ppt《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奖 课件.ppt 32页VIP内容提供方:莞尔8825 大小:2.17 MB 字数:约3.63千字 发布时间:2022-08-17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39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奖 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6:1A6533972>92267387xjvo
2.于腮《爱屋及乌.微型小说集》之一《我也爱上了六安瓜片》于腮《爱屋及乌.微型小说集》 之一 《我也爱上了六安瓜片》 前些年看了电视剧《洪学智》之后,我也爱上了六安瓜片。剧中有一集呈现了洪将军从老家带了一包六安瓜片送给周恩来总理,当时隔着屏幕就觉得好喝,之后我就网搜此茶的好,也曾在茶叶店品茶论茶,最后茶叶店老板赠给我一提上等六安瓜片,我足足品了半年jvzquC41yy}/onnrkct/ew477hnbk‚l
3.全国微小说一等奖《病》全国微型小说一等奖 ——《病》 又住进了医院,病是老毛病,单位、邻居、朋友见惯不惊,没有几个来看望他的,很是落寞。 这次,他有不祥的预感,住院才不几天,人们就络绎不绝的来看望他。有单位的领导、同事,有邻居、朋友,有些过去从不来往,甚至很少说话的人也来了。 jvzquC41yy}/onnrkct/ew439mi3h>y
4.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暨获奖作品荟萃这套《大系》除纪实文学卷2册外,还有文艺理论卷3册、长篇小说卷5册、中篇小说卷4册、短篇小说卷3册、微型小说1册、散文卷2册、杂文卷1册、诗卷1册、儿童文学卷2册、戏剧卷2册、影视文学卷2册、史料·索引卷2册 附5: “人民文学五十年精品文丛” 除了报告文学卷以外,与其并列的还有5种12册: 岁月流金:jvzquC41yy}/onnrkct/ew46ydszc}9
5.爱的尊严阅读及答案12篇(全文)(《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23期) 12开头对伞槐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13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哪几种艺术手法?(6分) 1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孟师傅,有人说是“白娘子”,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章以“爱的墓园”为题有何用意?文章的主题究竟是什么?(4分) 试题答案: 12.描写伞槐的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g|wu8su0jvsm
6.课文《刷子李》优秀教案(精选17篇)苏七块给他看病了吗?看了,但是规矩并没有破。这怎么回事儿呢?大回,仅凭一根钓竿就把鱼给钓绝了1、 生自由表述这篇小说中感悟到了什么。 2、 课件呈现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一段话,加深学生的感悟另外,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8:;=30qyon
7.小说许雷沈美茹免费阅读无弹窗,精彩都市情感故事,免费畅读全本无随着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传统芯片制程微缩面临重重挑战,先进封装凭借其能够在不依赖制程工艺提升的前提下,实现芯片高密度集成、体积微型化以及成本降低等为什么会没有《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的动画片,系13 14 15 集?原作伏见つかさ轻小说作品改篇的动画《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正式于官方动画网站jvzq<84ycr4rk~ngg0io1tj{1371888464=/j}r
8.“崇法杯”公证主题全国法治小小说创作大赛揭晓:35篇作品获奖珠江时报讯(记者/吕啸天)12月18日,记者从佛山市司法局获悉,经过初评、终评和复审后,历时5个月的“崇法杯”公证主题全国法治小小说创作大赛揭晓,许媛的《木棉树的心愿》,刘帆的《天坑的声音》等35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 三等奖和优秀奖。 面向全国首次举办公证题材主题征文 jvzquC41eqtugwy0hqyicwunwu4dqv4pgyyEg}fknu4ivvqApg}tKmB77;?4;
9.论黎紫书小说色彩1995年,24岁的她以一篇《把她写进小说里》获得第三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花踪文学奖小说推荐奖、花踪文学奖世界华文小说首奖、台湾联合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马来西亚全国微型小说比赛首奖、马来西亚杨忠礼文化月短篇小说首奖、马来西亚云里风年度优秀作家一等奖及冰心世界文学奖(小说)佳作奖等等均让其收入囊中。她的中短 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zyny1€ieu4422?158693;970qyon
10.《商洛文苑》2019年第4期小说曾入选《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和《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精选》《当代小小说大系》等各种图书几十种,曾获“铁人”文学奖、“朝阳”文学奖,“林语堂杯”小小说大赛一等奖。 红尘劫 ◎陈敏 既然生之无趣,居于肉身锁就的囚牢里,不如挥出剪刀,利索地剪断强权裹身的锦缎,去jvzq<84ty{4tn~0ep5jpot13;>91=77: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