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影片《英雄儿女》曾使千百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特别是我们这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每次看这部电影都是含着一眶热泪!
赵先友同志主动承担坚守任务
当时,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给我们的任务是,不但要攻下敌人的阵地,而且要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守住它。军长进一步交代说:“在与敌人反复争夺中,一定要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定要在停战谈判帐篷旁,给敌人一个教训,打击美军谈判代表的嚣张气焰。”
黄昏时分,我团二营五连进攻67高地,三营七连进攻红山包。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经过勇猛顽强的战斗,胜利全歼了两个阵地上的守敌,占领了阵地。
敌人的反击主要对准67高地。五连打退敌人反击后,将阵地交给六连坚守。六连10月3日接防后,由于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的直射火力,很快将67高地原有敌人的简易工事轰平。六连指导员马加林负了重伤,还有一部分同志伤亡。
此时,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同志(唐山乐亭人)看出了问题。他主动找连长李才商量,并建议:因为敌人火力太强,山上没有坚固工事,阵地上应少放人,把部分兵力放在阵地后面的隐蔽部隐蔽,把主力放在青山包下边的屯兵洞内,必要时再往阵地上增人。
同时,赵先友主动要求自己带一个加强班坚守67高地,要连长带连主力在屯兵洞随时支援山上战斗。
二营营长王守忠同志(唐山滦南人)把这个意见向我报告,我认为很好。同时,我告诉王守忠,要四连、五连准备支援六连战斗,注意保持六连在67高地的战斗力,万一67高地失守,准备反击!同时我又马上告诉一营营长张善交(唐山滦南人),也要准备支援二营、三营的战斗。
此时,接着我又告诉通信股长曾文秀,要集中全团的步话机,保证67高地与连、营、团指挥所的通信联络。实战中,他们曾五次向67高地送去步话机,保证了通信联络的畅通。
赵先友率领加强班顽强战斗三昼夜
67高地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米,赵先友同志率领的加强班,从10月3日到10月5日顽强坚守在67高地上。自我军攻占67高地后,敌人以连到营的兵力29次疯狂的反扑。
战斗进行到第三天,67高地上已多次增兵,但这时我军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副指导员赵先友、通信员刘顺武、副排长王桂印和战士李富。当时派去的一个班,因敌炮火封锁都伤亡在路上。那天一大早,先是敌军重型B29轰炸机把重磅炸弹倾泻在我67高地上,后是敌军F86战斗机,对我守军用机关炮打,还抛下大批凝固汽油弹。有一架飞机被我守军击中,栽到67高地山脚下,敌机爆炸燃烧起来,敌军的飞行员葬身火海。其它飞机仍在疯狂地对我守军扫射和轰炸。而后敌陆战第一师部署在中立区边的数个炮兵群的上百门大炮,向我小小的67高地发射了数万发炮弹、炸弹、凝固汽油弹,使整个阵地变成一片火海。67高地坚守防御战,在朝鲜战场上,创下了单位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赵先友同志率领的加强班坚守67高地,当时有几大困难:
第一,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守住新占领的三座山。特别是67高地,是敌人的连指挥所,位置在板门店谈判帐篷旁,双方代表团用目视就能看到。
这是美陆战第一师的防区,拼命也想夺回去,反攻火力之强可想而知。
严重的是阵地上没有坚固工事,更没有坑道,仅有敌军的简易工事。敌人几次轰炸,工事早已被轰平。
第二,面对的敌人是美陆战第一师整编成的南韩陆战第一团。该团全部是美式装备,且由美军训练。战斗中美军以全部火力支援其反扑,不但有飞机、大炮、坦克,最后把美军的喷火坦克也用上了。
南韩陆军步兵战斗力比美军步兵战斗力强多了。我军一打红山包时,赵师长命令抓一个俘虏来了解情况,我军四、五个小战士才抓回来一个俘虏。
第三,地形对我不利。67高地在沙川河以东,距我河西主力部队阵地1000多米。在河东西场里北山西边的一个青山包,我们秘密挖了屯兵洞,但距67高地也有1000多米长的丘陵地段,虽然我们在河东屯兵洞秘密屯了一部分预备队,但增援和运送粮弹十分困难。敌人在这段丘陵地上,设了封锁区。还在敌155高地上设有观察哨。同时,白天敌军在空中增设炮兵校正机,一发现我军增援,不过一分钟敌人的炮就打过来,给67高地防御增加很大难度。
赵先友最后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赵先友率领的小分队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鏖战三昼夜,杀伤大量敌人。最后敌人在喷火坦克支援下,从四面八方冲上了67高地。
直到10月5日上午11时20分,敌人又集中了一个营的兵力,在8架飞机、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的掩护下,分5路以集团冲锋的队形,拥向67高地,最后李富、王桂印也牺牲了。此时,赵先友这位双目失明、腿等已五处受伤的指挥员手下仅剩通信员刘顺武,刘顺武代替他的眼睛和腿,向他汇报敌情,连搀带背使他能运动,赵先友和刘顺武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情况紧急,赵先友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敌人已冲上我阵地,要求团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当时,团指挥所内气氛紧张极啦,赵先友、刘顺武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气概,使我和其他首长的内心都受到了极大震撼。我们的同志还在阵地上,我怎能下令大炮射向自己的同志?我在观察所看到赵先友、刘顺武他们在一片火海中和敌人拼杀的身影。
在危急时刻,赵先友并没有像《英雄儿女》电影上王成那样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我听到步话机里传来的是,赵先友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不久,在6连阵地防炮洞方向一阵急促的手榴弹、冲锋枪响声后,阵地沉静了。我们的英雄赵先友实现了上阵地前的誓言:“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绝不后退一步!”
赵先友、刘顺武的牺牲,我心情激动不已,我把心一横,命令炮兵向阵地上的敌人开炮。我炮兵群的火力应赵先友、刘顺武的呼叫,成吨的炮弹向67高地急速射击,打向了在我阵地乱窜的敌人。
下决心白天反击
占领我高地的敌人遭我军炮火的袭击,坦克开走了,飞机也飞走了,敌人的钢盔、大腿飞上了天!
我马上和炮兵群的陈群长、坦克团的冯团长、郑政委交换意见:“马上反击夺回阵地!”大家一致赞成。随即我向赵文进师长报告,得到师长的批准,我军大炮再一次轰鸣。二营长王守忠命令6连连长李才把轻伤员组织一个加强班,并命令4连6班统一归李才指挥,两个加强班分两路向67高地开始反击。
我们的两个小分队,勇猛地接近了67高地。这时敌155高地营指挥所呼叫其在67高地上的指挥官:“共军两个营分两路反上来了……”当时被我军侦听识破,我反击小分队更勇猛地冲上阵地,一阵短兵相接后,敌人溃退,我军收复了阵地。
我们小分队反上阵地后,发现赵先友同志和刘顺武同志已经牺牲了,但他们双手仍紧握着冲锋枪,面前倒着20多具敌人的尸体。
10月6日,敌人向67高地发起了5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敌人再也不敢与我67高地的勇士们较量了。
赵先友同志他们让我感到自豪
10月5日那次战斗,从早激烈战斗到11点的时候,67高地阵地上剩下4位同志,赵先友(他已几次负伤)、刘顺武、王贵印、李富。可以想象,赵先友后来又在敌人的飞机炸、大炮轰、喷火坦克把凶猛的火焰喷上我们的67高地。这时他已5次负伤,双眼又被敌人炮弹炸瞎,敌人又从四面八方拥上我军阵地。不久李富、王贵印两位同志也牺牲了,这时就剩下一个小通信员搀扶着双目失明的指挥官,又当他的腿,又当他的眼,说当面敌人情况。两个人把成堆的手榴弹投入敌群,抡着冲锋枪扫射着四面拥上来的饿狼一样的敌人,情况确实十分严重,但他们决不后退一步,要实现他们上阵地时的誓言:“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他们不愧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英雄大量地杀伤敌人,也为我们反击争取了时间。
当时战场上激烈紧张的情况,我们的勇士英雄视死如归,顽强打击敌人的战斗风采,可以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敌人的飞机、重磅炸弹、凝固汽油弹、大炮加喷火坦克成吨的炮弹加火焰压向我阵地,阵地变成一片火海,我军阵地只剩下两个人,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我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
上级给我们65军很高的荣誉
志愿军19兵团发来贺电,称我们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抗美前线》发表社论[1952年11月62期]说:“1952年10月上旬,志愿军65军在开城作战7昼夜歼敌2600余人,受到志愿军和兵团首长的表扬。我们热烈祝贺开城前线的新胜利。向此次参战的194师、195师、炮兵部队、坦克部队、后勤部队致以亲切地慰问……65军的部队在开城前线打得很好,给敌人一个狠狠地打击,希望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保卫开城作战中,创造更辉煌的胜利!”
志愿军194师582团光荣受奖,志愿军总部为194师582团二营记一等功,并发来“攻防全胜”大奖旗;为582团6连记特等功,并发来“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的大奖旗;为582团6连副政治指导员赵先友追记特等功。
志愿军65军在保卫开城反击作战胜利后,召开了庆功大会。我国著名作家、音乐家等参加了大会。开城前线作战胜利后,巴金同志到我们582团采访,并了解英雄事迹。
▲①志愿军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左)与作家巴金(右)在朝鲜前线。②1952年巴金(左)与黄谷柳在开城来凤庄门口合影。③张振川将军(中)时任582团团长兼政委在朝鲜前线。④作家巴金(右)在志愿军65军前沿阵地进行采访。
李克农说:“65军不愧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
《65军军史》278页记载:“1952年10月我方代表谈判代表团李克农同志,在获悉我志愿军65军反击作战第三次夺占红山包(西场里北山)、攻占67高地,195师两打86.9高地获得全胜后,立即打电话给我军王道邦军长兼政委和194师师长赵文进,表示热烈祝贺。后来又约我军师领导陪同他亲临194师582团,向参战部队指战员进行慰问。”
当时,我在582团当团长兼政委,李克农同志来到我团廖川洞指挥所坑道内,问了我团干部情况。……
那次战前,李克农同志不但询问194师师长:“你们有把握打下67高地吗?”赵文进师长说:“有把握,坚决完成任务!”而且在战斗结束后,立即让志愿军第65军前去汇报。军首长责成我前去汇报,我记得于10月上旬去谈判代表团处汇报。负责人李克农听完我汇报后曾这样说:“在板门店谈判帐篷边都打了胜仗,美国人说,叫飞机大炮来辩论!结果敌人并没有占到便宜。敌人企图夺取开城看来成了梦想!”
李克农同志佷带感情地说:“看来,打胜仗不简单,你们卓越的指挥,英勇战斗取得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我们谈判立场,打击了美军谈判代表哈里逊的嚣张气焰。我代表谈判代表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你们不愧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
那次李克农来,还要求到6连去看看,因6连在后边整训,他只能到前指观察所看了67高地的战场。彰显了谈判代表团领导对此次作战的重视。
巴金为赵先友英雄塑像碑题字
65集团军为宣传英雄事迹,决定在194师582团营区办公楼前立一个“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的英雄塑像,并请我国老作家巴金同志题字。因在开城前线作战胜利后,巴金、王莘、胡可等老作家曾到我们582团采访赵先友等同志的英雄事迹。巴金通过在朝鲜战场上采访的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综合提炼写出小说“团圆”,又经改编拍成电影《英雄儿女》。
为此,我和军政委李真将军给巴老写了信。194师582团政治处副主任戴秀斌去上海文联,经介绍找到巴金的女儿,《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同志,后来去医院见巴老。近90岁高龄的巴老身体不好,正在医院治疗。见到我们的信后,他欣然提笔写下:“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巴金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巴老想得很细,他写了一份横的,又写了一份竖的,供我们选用。
赵先友英雄塑像揭幕大会
1992年8月上旬,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在华北小镇柴沟堡,立过战斗大功的194师582团营区广场上,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烈士塑像揭幕了。约2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方形底座上,是放大了的巴老金光闪闪的题字,塑像背面是我写的碑文,叙述了赵先友和六连的英雄事迹。
汉白玉的赵先友塑像高高矗立,英雄年轻俊秀的脸上既刚毅又亲切,炯炯的目光在昭示着后人奋勇前进……
揭幕大会上,首先由65集团军政委田书根将军(后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讲话,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赵文进将军(原194师的老师长)和65集团军副政委扬惠川将军(后为北京军区副政委)为英雄塑像揭幕。这时,英雄的儿子赵绪文眼含热泪就坐在我身边。我在大会上,介绍了立特等功的钢铁第六连和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同志,在开城前线坚守67高地的英雄事迹。尔后194师的政委孙堂同志(现为24集团军政委)讲了话。
揭幕仪式后,老师长赵文进将军在我陪同下,来到唐山乐亭县。老师长向乐亭烈士馆中的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同志的遗像行了军礼,又到医院看望了正在治病的英雄妻子陈连华,并嘱咐她多保重。老师长亲切地摸着陪奶奶住院的孙子小新民说:“这孩子长得很好,将来是个好兵!”
中央电视台播出“向我开炮”的英雄事迹
200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访王成》新闻节目和《时空报道——最可爱的人(五)》节目中,播出了赵先有烈士事迹。在这两个节目中,主持人充满感情地讲述了特等功臣赵先友“向我开炮”的英雄事迹。同时,我和赵先友烈士的战友关景春(曾在赵先友烈士的指挥下一起守卫67高地,也是67高地战斗一等功荣立者之一。因负伤被替换下阵地,在赵先友牺牲后带伤参加了反击分队),在这两个节目现场讲述了当时战场上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赵先友烈士英雄的事迹,现场观众都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200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的“一家三代人前仆后继以实际行动实现王成精神的故事”中,我与当年赵先友的战友王志才(时任志愿军582团5连2排排长,参加了攻打67高地战斗,他本人荣获二等功,该连荣获集体一等功。他与赵先友烈士是同村人、同时入伍、同一个营的战友)讲述了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
英雄祖孙三代同在特功连
英雄赵先友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同乡,从小就参加儿童团,后来当民兵,是模范的民兵队长。结婚不久,在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的时候,赵先友毅然加入了活捉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滚滚铁流,来到立过大功的冀热辽军区48团,既后来华北野战军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不久妻子陈莲华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可赵先友牺牲前竟未见过儿子一面。他参加了西线战役、攻新保安、打太原、兰州打马架山、宁夏战役,他一直是勤勤恳恳地工作,英勇顽强地战斗。
英雄赵先友在部队英勇战斗曾三次荣立战功,在入朝作战期间,他这个排长被提升为副指导员。在保卫开城战斗中,他积极地自报奋勇主动担任67高地的坚守任务。最后呼叫我军炮火向我阵地开炮要求与敌人同归于尽,与阵地共存亡。为掩护我军反击争取了时间,最后反击分队打上去收复了阵地,但他与刘顺武同志壮烈牺牲了!他不愧为《英雄儿女》电影上歌颂的王成式的战斗英雄。
英雄赵先友的墓碑矗立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通道左侧第一个的墓区内,前边紧挨着的便是家喻户晓的扬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墓碑。
1954年,英雄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人民政府在家乡为他开了追悼大会,在赵家挂上了“功勋卓著”的牌匾,并赠给赵家“人民功臣”的大锦旗。
1982年清明节英雄的妻子陈连华在孙子赵新民的陪同下,从乐亭来到沈阳烈士陵园向丈夫诉说家事。
▲①赵先有烈士追悼大会②赠送木匾③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杨根思与赵先有烈士墓碑④赵先有烈士墓碑⑤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赵先有烈士事迹展板
赵先友的儿子赵绪文没有见过父亲,在1970年,辞去了税务员的好差使,沿着父亲的英雄足迹,参军来到了父亲战斗过的特功钢铁第六连。英雄的儿子,由于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入党提了干,在英雄的第6连当到连级干部。
由于他军事技术过硬,被北京军区石家庄陆军学院选中当了授业的射击教官。后因他母亲身体不好,为了照顾英雄的妻子,1982年组织批准他调到乐亭县人武部,在人武部工作了14年,曾任作训参谋、作训科长、军事科长、副部长等职。期间赶上了人武部交地方,1996年因人武部收归军队,因他超收归军队的年龄,服从组织安排去了县检察院任副检察长。
赵新民是英雄赵先友的孙子,是赵家第三代军人。他成长在祖父辈军人用鲜血和青春捍卫的和平环境中,这个战斗英雄的后代,射击教员的儿子,对军人的神圣职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赵新民的心愿是“像爷爷、父亲那样拿起枪,把火红的青春献给火热的军营”。1994年10月赵新民也来到了他爷爷、爸爸的特功第六连成了一名新兵。赵新民以爷爷、父亲为榜样,苦练基本功,入伍一年后就成了特功连一个响当当的班长。他带领全班参加师、军组织的比武,几次拿回金牌。特别是有一次参加五公里越野赛,一位同志不慎摔伤了腿,他一声令下“抬起来跑!”全班人立即抬起负伤的战友,奋力冲向终点,最后仍是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赵新民考入了北京军区陆军学院,毕业后又回到特功第六连当了少尉排长,不久提升为副指导员,因为他的军事素质不错,又成为了特功六连的中尉副连长了,现在仍是65军一名优秀的部队干部。
注:1、赵先有,实际姓名;赵先友,张振川将军和巴金等作家用名。2、发文者配图。
张振川将军简介:解放军高级军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52年张振川任志愿军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团长兼政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94师师长。60年代到北京军区作战部工作一段时间。“文革”开始到河北省军区靠边站 等待审查8年(因爱人社会关系),期间任省军区副参谋长(1968.9—1975.6)。后任65军副军长、代军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曾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后,撰写出版了《鏖战疆场》、《鏖战疆场余墨》、《鏖战疆场续闻》等三部回忆录,约100万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