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量子比特薛定谔布洛赫光子量子态

比特,是一个有0,1两个取值的东西。任何一个物体,如果它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来实现一个比特。比特是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数字通讯数字计算机中的主角。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信息革命,如手机、微信、WiFi、电视等等,就靠它了。

量子比特是量子信息的基本单元,是量子通讯量子计算中的主角。它的量子性质造就了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的神奇。有人甚至认为量子比特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构件。可量子比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

撰文 | 文小刚(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格林讲席教授)

量子力学是一个很诡异的理论,即使是专家都不敢说懂。量子论的一个创始人玻尔(Niels Bohr)说过:“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大物理学家费曼也说:“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讲,没有人懂量子力学!”

奥妙神奇的量子世界

量子力学为什么这么诡异?因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存在”这一理解世界的根本概念,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知道物理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存在。到底什么是“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知道这个简单的概念。但我们头脑中固有的这个“存在”的观念,其实是一个经典观念。这个经典存在观念,是在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观测中总结抽象出来的。但是,在研究观测微观世界时,我们发现这个经典的存在观念,和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完全不吻合。我们必须重新反思,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存在”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发现,我们必须引入一个新概念:量子存在,来描写我们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给我们带来的根本性的革命——它彻底了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在历史上所有的物理革命中,量子革命是最具有颠覆性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也是物理学家最不情愿的。它是被实验逼出来的。到现在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感到别扭和不满。

不存在的经典存在和存在的量子存在

如果经典存在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熟悉的经典存在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我们的世界),那么存在的量子存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总结各种微观世界的实验观测,我们发现量子存在有下面这项基本性质:

以薛定谔的猫为例:如果活猫是一个允许的存在,死猫也是一个允许的存在,那么活猫+死猫也是一个允许的存在。当你观测处于这一状态的猫时,有时发现它是活的,有时发现它是死的,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更加抽象地讲,如果状态A是一个允许的存在,状态B是一个允许的存在,那么一定有一个亦A亦B非A非B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状态A+状态B,也是一个允许的存在。这就是有名的量子叠加原理。它是量子力学中一切“诡异”的根源。状态A+状态B这个奇怪的存在、被叫做状态A和状态B的叠加态。在量子力学中我们通常把状态A、状态B标记为|A〉、|B〉。这样状态A和状态B的叠加态就被标记为|A〉+|B〉。

活猫+死猫也是一个允许的存在?!这怎么可能呢?如果你真的相信这一胡说八道,那么我问你活猫+死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到底是活猫还是死猫?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的世界真的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这只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薛定谔猫的确是一个可能的允许的存在(见图1)。它还有一个数学符号。

图1:对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薛定谔猫的艺术描写

上面讲的这个不可思议的量子存在、才是我们世界中的真实存在。我们脑子里固有的那个经典存在的概念,并不反映我们世界中的真实存在。对存在的这一新认知,是被实验逼出来的。正像所有其它物理理论一样,它们都是从实验观察中总结抽象出来的。下面我来解释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实验逼出了这个量子存在的新认知?

连续的经典量和离散的量子量

我们这个实验是一个用电子束作的实验。我们知道一个电子像一个可以旋转的小球。一个电子的状态不仅由它的位置和速度来描写,而且还由它的旋转状态来描写。一个电子的旋转状态,可以用一个有方向的箭头来描写。箭头的长短对应于旋转的快慢,而箭头的方向则对应于旋转轴的方向。这个描写电子自转的箭头,我们叫做电子的自旋。如果我们有一束电子,电子的自转方向可以是随机的,那自旋就对应于一堆指向不同方向的箭头。

图2:一个电子的自旋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第一个自旋有正的竖分量和正的横分量。第二个自旋有负的竖分量和正的横分量。一束电子内不同的电子会带有不同的自旋,其可用不同的箭头来描写。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叫做自旋测量仪的仪器来测量自旋在横、竖或者其他任何方向的分量。比如当一束电子通过一个竖向自旋测量仪时,电子束的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而偏转的角度正比于自旋在竖方向的分量。自旋竖分量是电子的一个性质。为了以后叙述方便我们把竖分量这一性质叫做电子的“颜色”。竖向自旋测量仪也可以叫做“颜色”测量仪。

当一束电子通过一个横向自旋测量仪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电子束的偏转,测量自旋的横向分量。类似地,我们把横分量这一性质叫做电子的“硬度”。横向自旋测量仪也可以叫做“硬度”测量仪。

当我们用一台“颜色”测量仪测量一束电子时,我们会得到什么结果?根据电子自旋的经典图像,我们看到自旋的竖分量可正可负,可大可小。所以我们预计,当测量电子“颜色”(自旋竖分量)时,我们会得到一个连续的分布,如图3所示。

图3:测量自旋竖分量(“颜色”)的经典预期是一个连续的分布

可当物理学家真的测量这些电子的自旋时,我们发现电子束仅仅劈裂为两束(见图4)。这意味着电子只有两种“颜色”,我们称之为红和蓝(也就是自旋的竖分量仅仅有正负两个固定值,对应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

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物理学家目瞪口呆。我们一直认为电子自转轴可以连续地指向任何方向,电子自旋的竖分量也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连续的取值(也就是应该有个连续的“颜色”谱,像彩虹一样)。可实验结果颠覆了这一简单的、似乎不可能错的预期。实验告诉我们,自旋的竖分量只能取一些离散的值。这一经典图像中期待的连续量在实际中只能取离散的值的现象,被称之为量子现象。它反映了我们世界的量子本质,也是量子力学名称的来源。

图4:测量“颜色”(自旋数竖分量)的实际结果:只看到两个离散的值,红和蓝。测量“硬度”(自旋数横分量)的实际结果也是只看到两个离散的值,软和硬。

四个态还是两个态

根据经典图像,电子的自转可以有无穷多个状态,对应于自旋的各种不同方向的指向。可实际上当电子束通过“颜色”测量仪时,仅仅分裂为两束。这好像说明电子只有两个状态:红和蓝。其实“颜色”测量仪仅仅测量了电子的“颜色”(自旋竖分量),它只说明了电子“颜色”只有两个可能的取值。但电子还有“硬度”这个性质(自旋横分量),“硬度”的不同取值也能给出电子的不同态。

为了探索“硬度”这个性质,我们可以测量电子的“硬度”(见图4)。这又和经典的预期完全不同:当我们测量这些电子的“硬度”(自旋横分量)时,我们发现电子束也仅仅劈裂为两束(见图4)。这意味着电子只有两种“硬度”,我们称之为软和硬(也就是自旋的横分量也仅仅有正负两个固定值,对应于自旋向左和自旋向右)。

这样“颜色”可以取两个值,“硬度”可以取两个值。那么电子就应该有(至少)四种状态,根据“颜色”和“硬度”各自的两种可能的取值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记号来标记这4个自旋态:|红软〉,|蓝软〉,|红硬〉,|蓝硬〉(见图5)。

图5:电子自旋四种状态的一个图像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图像。)

如果我们先测量电子的“颜色”,然后再测量电子的“硬度”,我们就可以测出这两种性质,把 |红软〉,|蓝软〉,|红硬〉,|蓝硬〉这四种电子完全分开(见图6)。

图6:测量电子的“颜色”之后,再接着测量电子的“硬度”,这样把一束电子分成四束,好像说电子(至少)有四个不同状态。

可是这个简单的推论又是错的。当我们测量完“颜色”和“硬度”之后,如果我们再次测量 |红软〉这束又红又软的电子的“颜色”时,自然而然,我们应当只得到红色的电子(见图7)。

图7:先测量电子的“颜色”,接着测量电子的“硬度”,最后再测量电子的“颜色”。我们预期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然而,真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竟出人意料地得到红色和蓝色的电子(见图8)。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结果:测量又红又软的电子的“颜色”时,我们居然有一半的几率会看到蓝色。(当然另一半的几率会看到红色)。类似地,如果我们再次测量 |蓝软〉这束又蓝又软的电子的“颜色”时,实际上我们也会看红色和蓝色(见图8),和对 |红软〉的观测结果一模一样。真是实验越多越糊涂。

图8:先测量电子的“颜色”,接着测量电子的“硬度”,最后再测量电子的“颜色”。这是我们实际得到的结果。

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让我们做更多的实验。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如果我们对 |红软〉和 |蓝软〉这两束电子做相同的测量,我们总是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红软〉和 |蓝软〉这两种状态是完全不可区分的。我们应该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态:|红软〉=|蓝软〉。

仔细观察图8,我们发现,测量红色电子的“硬度”后,会得到软电子和硬电子。可是当我们再测量软电子的颜色时,我们发现这个软电子忘了它原来是个红电子,变成了一个颜色不确定的电子。所以图8中把这个电子叫做 |红软〉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其实没有确定的颜色。类似地,当我们测量蓝色电子的“硬度”后,也会得到软电子和硬电子。但这个软电子也会忘了它原来是个蓝电子,变成了一个颜色不确定的电子。这个从蓝电子得到的软电子和从红电子得到的软电子,一模一样,不可区分。原来颜色的信息完全丢掉了。所以图8中的标记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把它重新画成下面的图9。

图9:先测量电子的“颜色”,接着测量电子的“硬度”,最后再测量电子的“颜色”。这是我们实际得到的结果和正确的标记。

更一般地讲,不管进入“硬度”测量仪的电子是处于什么样的态,经“硬度”测量仪分离出来的软态总是同一个态,分离出来的硬态也总是同一个态。类似的,不管进入“颜色”测量仪的电子是处于什么样的态,经“颜色”测量仪分离出来的红态总是同一个态,分离出来的蓝态也总是同一个态。

这种对电子自旋的测量和研究,揭示了我们量子世界中的测不准原理。“颜色”(自旋竖分量)和“硬度”(自旋横分量)有一个互不相容的性质。如果一个电子有了确定的“硬度”,那么它就没有确定的“颜色”。如果它有确定的“颜色”,那它就没有确定的“硬度”。对“硬度”的测量会影响电子的“颜色”,对“颜色”的测量会影响电子的“硬度”(见图9)。

当然“颜色”和它自己是相容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测量“颜色”以后再测量“颜色”,我们会得到同样的颜色。多次测量颜色,不会改变一个电子的颜色(见图10)。

图10:多次测量颜色,不会改变电子的颜色。

通过图6的实验,我们把一束电子分成四束。我们想试图说明电子有不同“颜色”不同“硬度”的四种状态。可是根据上面所描写的更多实验,我们发现图6这四束电子中,有两束代表同一个状态。另外两束代表另一个相同状态。所以最后我们只得到两种不同的状态。所以图6对测量的描述不太准确。更准确地描述由图11所示。

把四个态“装”到两个态里:量子叠加态

图11:测量电子的“颜色”之后,再接着测量电子的“硬度”。虽然这样把一束电子分成四束,但其只代表两种不同状态。

图11中我们用了四个标志 |红〉,|蓝〉 , |软〉,|硬〉来标志电子的自旋态。这是不是说明电子有四个态?这里我们想说明,在经典图像中,物体状态这个概念有一个相互排斥的性质。也就是说,一个体系如果有两个可能的状态A和B,那就意味着如果体系处于A态,那就一定不处于B态;如果体系处于B态,那它一定不处于A态。

通过图10所示的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如果测量红电子的颜色,我们只能得到红色而得不到蓝色;如果测量蓝电子的颜色,我们只能得到蓝色而得不到红色。这说明 |红〉、|蓝〉这两个态有相互排斥的性质。也就是说一个红电子一定不是蓝电子;一个蓝电子也一定不是红电子。类似的,|软〉、|硬〉这两个态也有相互排斥的性质。一个软电子一定不是硬电子;一个硬电子也一定不是软电子。我们这里好像在说废话。

可是 |红〉态和 |软〉态就没有相互排斥的性质。如图9所示,如果我们测量红电子的硬度,我们有时候会感到软,说明 |红〉态和 |软〉态不相互排斥;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到硬,这说明 |红〉态和 |硬〉态也不相互排斥。类似的,|蓝〉态和 |软〉,|硬〉态也都没有相互排斥的性质。这种相互不排斥状态的存在是量子世界中的新现象,是经典理论中没有的概念。这也是量子理论诡异的起源。

从图11中我们看到,|红〉态中含有 |软〉态也有 |硬〉态。所以当我们测量红电子的硬度时,我们发现它是一个又软又硬的电子。但显然一个红电子不是一个软电子,也不是一个硬电子。所以我们说红电子是一个又软又硬不软不硬的电子:它是一个微观的薛定谔猫。数学上我们把 |红〉态记为:|红〉= |软〉+ |硬〉。这就是量子理论中叠加态的概念:|红〉态是 |软〉态和 |硬〉态的叠加。图9就是逼出这一概念的实验。

图12:当我们把从一束红电子中得出的软电子和硬电子重新结合起来之后,我们又会重新得到红电子。类似地,如果我们把从一束蓝电子中得出的软电子和硬电子重新结合起来,我们会重新得到蓝电子。

量子叠加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它也是一个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的实际操作(见图12)。我们上面说过,一束红电子通过“硬度”测量仪可以分裂为一束软电子和一束硬电子。如果用反射镜把这束软电子和这束硬电子重新结合起来,我们居然重新得到一束红电子!这不是科学幻想。这是在实验室中实际观测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奥妙神奇的量子世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红态表示为:|红〉= |软〉+ |硬〉。

从图11我们又看到 |蓝〉态也是一个又软又硬不软不硬的态。我们也想把 |蓝〉态记为:|蓝〉= |软〉+ |硬〉。但这样 |红〉和 |蓝〉就完全一样了。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 |红〉和 |蓝〉明明是完全不同、而且相互排斥的态。为区别 |红〉和 |蓝〉,我们把 |蓝〉态记为:|蓝〉= |软〉- |硬〉。这样 |蓝〉态是 |软〉态和 |硬〉态的一个不同的叠加,其中叠加系数有个负号。

上面我们利用 |红〉和 |蓝〉来描写自旋 |上〉和 |下〉两个态。我们利用 |软〉和 |硬〉来描写自旋 |左〉和 |右〉两个态。下面我们将回到自旋的语言。这样关系 |红〉= |软〉+|硬〉和 |蓝〉= |软〉- |硬〉就变成 |上〉= |左〉+ |右〉和 |下〉= |左〉- |右〉。这说明 |上〉态是一个又左又右、不左不右的态。|下〉态也是一个又左又右、不左不右的态。通过这两个关系,我们可以得到 |左〉= 2(|上〉+ |下〉)~ |上〉+ |下〉和 |右〉= 2(|上〉- |下〉)~ |上〉- |下〉(在这里,系数2被忽略了,见下节)。所以 |左〉态是一个又上又下、不上不下的态。也是一个薛定谔猫态。我们这种对自旋态的量子看法满足空间90度旋转对称性。

什么是量子比特?

在经典物理中,最简单的系统就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只有两个态:0和1。比如我们可以把0和1这两个态看作是上面所讲的自旋|上〉,|下〉两个态。而量子叠加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态的叠加也是一个可能的态。所以一个量子比特,不仅有|0〉和|1〉两个态,还有它们的任意叠加态:

|ψ〉= ψ0 |0〉+ ψ1 |1〉

这里ψ0 和 ψ1 是两个复数,被称为叠加系数。我们发现一个量子比特可以有无穷多个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由两个复数 ψ0 和 ψ1 来刻画。当然这无穷多个态大多都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最多有两个相互排斥的态,如 |0〉和 |1〉,|0〉+ |1〉和 |0〉- |1〉,等等。

为什么叠加系数必须是复数?这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我们知道自旋的指向是三维的。不仅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还有前后两个方向。自旋 |前〉态是一个不上不下又上又下态,也是一个不左不右又左又右的态。我们想把 |前〉态写为 |前〉= |上〉+ |下〉。但这是不对的。因为 |上〉+ |下〉已被用来表示 |左〉态。我们发现只有引入复数 i,才能把 |前〉态表示为 |上〉|下〉的叠加态:|前〉= |上〉+ i|下〉。类似的自旋向后的 |后〉态是 |上〉|下〉的另外一个叠加态:|后〉= |上〉- i|下〉。这样 |前〉态是一个不上不下又上又下态,也是一个不左不右又左又右的态。|后〉态是另一个不上不下又上又下态,也是另一个不左不右又左又右的态。所以我们的量子世界要求我们用复数来刻画物质的各种各样量子态。

其实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这两个复数对量子比特状态的刻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多对一的。两对复数 (ψ0 , ψ1) 和 (ψ‘0 , ψ‘1) 其实描写的是同一个量子态,如果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的话:

ψ0 = cψ‘0 ,ψ1 = cψ'1

其中,c 是一个任意的复数。所以一个量子比特不同的态对应于一个球面上的点。这就是量子比特状态的布洛赫球表征(图13)。经典比特1和0两种状态对应于南北两极,而量子比特可以处在这两种态的任意叠加态上,由球面上的其它点表示。这些点表达了这么一个又不是0又不是1,但又是0又是1的虚无缥缈的状态。在量子世界中好像连逻辑这一基本推理工具都要被修正了。

图13:布洛赫球:一个量子比特不同的量子态,一一对应于一个球面上的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电子的两个自旋态,来实现一个量子比特:自旋向上对应于0态,自旋向下对应于1态。那么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叠加态,也就是球面上的其他点,对应于自旋指向那个方向的量子态。比如 |↑〉- |↓〉是一个指向水平x方向的自旋态 |→〉,而 |↑〉- |↓〉是一个指向水平反x方向的自旋态 |←〉。自旋向上的态 |↑〉也可以看成是 |→〉和 |←〉两个态的叠加: |↑〉= |→〉+ |←〉。

如果我们把1和0两种状态看着是自旋上下两种状态,那么布洛赫球表征就描写了自旋指向各个不同方向的量子态。我们对自旋的量子描写是满足空间任意角度旋转对称性的。

上面我们讲了一个电子的自旋有两种(相互排斥的)状态,其正好实现了一个量子比特。其实光子也有自旋,一个光子的自旋也有两种(相互排斥的)状态,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实现了一个量子比特。实际上量子通讯就是用光子的自旋——这个量子比特——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光有偏振现象。光的偏振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代表了光子自旋的不同的状态(见图14)。这无穷多个偏振方向,表示光子自旋可以有无穷多个不同的状态。但像电子自旋一样,这无穷多个态大多都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最多有两个相互排斥的态,如竖偏振和横偏振。我们可以用竖偏振代表0,用横偏振代表1。这样一个光子的自旋(偏振态)就是一个量子比特。一个光子还可以有左斜偏振,其对应于一个又横又竖不横不竖的偏振态,记为 |0〉+ |1〉。一个光子也可以有右斜偏振,其对应于另一个又横又竖不横不竖的偏振态,记为 |0〉- |1〉。有一种量子加密通讯就是利用这四种状态的光子来实现的。

图14:一个光子可以有很多偏振态,如竖偏振,横偏振,左斜偏振,右斜偏振,等等。

薛定谔猫

量子比特这不是0不是1,又是0又是1奇怪的状态便是有名的“活猫死猫悖论”的来源。想象在一个密封的盒子中,有一只猫、一瓶毒药、一个榔头,和一个量子比特探测器(图4)。我们给探测器一个量子比特,让其测量。如果量子比特是处于1态的话,榔头就会落下,放出毒药,我们就会得到一只死猫。如果量子比特是处于0态的话,榔头就不会落下,猫还是活的。如果量子比特是处于0和1的一个叠加态,那么过了一段时间,这只猫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按照量子理论,这只猫应该是处于一个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猫被称之为薛定谔猫(图15)。

图15 :如何把一只可爱的猫,变成一只薛定谔猫

当我们了解薛定谔猫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量子通讯。如果我们只用0态和1态,这两种相互排斥的状态来传递信息的话,那么我们做的就是经典通讯。如果我们用0态和1态,再加上亦0亦1、非0非1的两个态 |0〉+ |1〉和 |0〉- |1〉,这4个相互不排斥的量子态来传递信息的话,那我们做的就是一种形式的量子通讯。

在这篇文章里我用尽量贴近实验的角度,来描写量子存在和量子叠加原理。我想让读者感觉到这一量子新概念是如何被实验逼出来的。这一实验角度正巧和一个非常抽象的数学描写——范畴学理论——非常接近。其实范畴学并不是一门抽象的数学语言,而是一门非常贴近实验的语言,是很值得做物理的学生来掌握的语言。另外我个人对现有的量子理论很不满意,觉得它不是描写我们世界最终正确的理论。要发展出超越量子力学的理论,也许范畴学会起一个关键作用。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原标题:文小刚:什么是量子比特?|众妙之门

编辑:小聪

1.

2.

3.

4.

5.

6.

7.

8.

9.

10.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12心理学考研部分试题及答案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感觉-感觉测量。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I/I,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通道的感觉就越敏锐,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故本题选B。 5.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会表现出自利偏差,能对这种偏差作出较好解释的理论是( ) jvzquC41o0zjcwwgpgjv0lto0et0dtn14=5;7mvon
1.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精选.)⑸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4次,连续测量3天,3天后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测量2次。⑹手术患者,术前一天晚8时测量体温,术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测量3天,体温恢复 正常改为每天测量2次 2、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周期约30~120s。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高度缺氧时,血中正常浓度的2不能通过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6<74;::/j}rn
2.中国股市:学会“高量不破,后市必火”,买在主升浪启动点!好的进场点散户不可能一天能让量能那么高,第二天又突然那么低,高量柱肯定是主力所为。 因为突然一天有那么多资金介入,所以找到高量柱就等于找到主力, 然后再去分析这根高量杆想要做什么,就等于分析到主力想要做什么, 等于跟到了庄,比你天天去打探消息看新闻找主力, jvzquC41zwkrk~3eqo578:<6929:3874::>53:5
3.持续性房颤患者平时要怎么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应保持环境安静,患者取坐位,背部有所支撑,双脚平放地面。将袖带缚于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每次测量间隔两分钟,避免连续测量导致误差。记录每次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同时注明测量时间和心率情况。若发现血压波动明显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jvzquC41o09:0wjv1cylc{4caf;b29|70jznn
4.连续日期不过,,您可以选择将日期更改为连续日期。选择字段上下文菜单中的“连续日期”选项之一以使用日期截断(例如 2020 年 3 月或 25/03/2022)而不是日期部分。连续日期会在视图中创建一个轴。 离散日期部分连续日期截断 更改默认值 为了使给定日期字段在默认情况下为连续字段,请在“数据”窗格中右键单击(在 Mac 上按住jvzquC41jgrq0}fdnggv0lto1e{stnsv1rxp1mjumvuq1ƒm/ep5ec}juaeuovrswqwy/j}r
5.早安武汉571219号线……武汉这些地铁规划传来新消息截至5月17日,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2021年共缴获各类毒品1017.67公斤,查获毒品案件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缴毒量连续9年突破1吨,同比上升81.3%,创历史新高。 深圳赛格大厦突发摇晃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赛格大厦18日午后出现摇晃。楼内所有人员随后安全疏散。相关部门正在对摇晃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当日深圳市未发生地震jvzq<84yyy4dl{gcrr4dlw3ep1v069;7974ivvq
6.霍尔传感器和磁电式传感器的区别是什么应用领域:霍尔传感器更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和非接触式测量,磁电式传感器更适用于模拟信号处理和连续测量。 性能特点:霍尔传感器具有数字输出和抗干扰能力,磁电式传感器具有模拟输出和高测量精度。 优缺点:霍尔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对温度敏感;磁电式传感器的优点在于测量精度高,缺点是可能受到jvzquC41yy}/gujehctt0lto1f56:?735;4ivvq
7.世界高血压日丨知晓你的血压,今天就行动!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对水管内壁造成的压力。所谓高血压,是指以动脉血压升高、血管结构功能损伤为表现,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jvzq<84yyy4dl|y0et0z€4zlz}04976275u49762777a;6556;697mvon
8.《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15篇)据一位专家介绍,曾有老师上完课问过这个问题,他觉得条形和折线的许多功能都是相同的,有什么必要还学其他的呢?这就是离散量和连续量的刻画了。条形统计图一般都是刻画离散量,比如几年或几个月的数据对比。而折线统计图则更多的是刻画连续量,比如,一个人一天的体温等。孩子真是很有数学学习的天赋,他朦朦胧胧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novprfplkyiwzglkgpcw4:586647mvon
9.CES2022抢先逛:最佳创新高尖技术!150+未来黑科技(上)CORE可穿戴体温检测器:无需温度计,即可量体温! 牢固地夹在胸带或医用胶布上,可以实时连续测量核心体温指标,提供医疗级精度的测量,数据同步,是唯一的体温测量可穿戴解决方案。 图源:CES官网 iPetWeaR:监测宠物健康可穿戴设备 全球首款采用非接触式微生理雷达传感技术,对宠物健康监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协助动物收容jvzquC41yy}/erkpgyy/exr1ctzjeuj133:45:
10.能力验证结果评定报告(全文)3.输入量Δe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入量Δe的标准不确定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1);校准钢卷尺时人眼分辨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2);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3);拉力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4);线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jvzquC41yy}/;B}wgunv0lto1y5gtz;;fgk8eyw0jvsm
11.什么是开孔和闭孔?(一)吸附工艺流程常用的工艺流程主要有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种。1.间歇式一般由单个固定床吸附器或多个固定床吸附器串联组成。单个吸附器适用于废排量较小,污染物浓度较低,间歇式排放废水的净化。(图5-6(a))由于单级吸附中吸附塔内不可能填充足够量的吸附剂而限制了吸附处理效果,操作中可采用多塔串联 2021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834A9:7/:32
12.低代码云端液位数据的由来与变送器的使用液位压力温度数据展示什么是模拟量,模拟量是指以电压、电流的形式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反映着客观事物和物质能量的变化,使我们能准确的知晓肉眼计算不出的很多微观存在。模拟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温度、压力、液位等,哪一个都是从模拟量中来。学一学模拟量,你将会对这个世界有一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94;<898ftvkimg8igvcomu8648:<39?9
13.分享NX12.0升级后最新测量方法,你适应了吗?NX网第一个是自由(其实就是两个对象),是测量两个对象之间的。如果选多了它就会提示你的 如下图 第二个是对象对(其实就是对象组,每两个为一组,可以选多组)如下图测量了三组对象 第三个是对象链(和尺寸链一样就是连续测量,下一个对象都是与上一个对象为基准的),看下图吧(看不同颜色的矩形) jvzquC41wity0wjv1kteg3rjr5gz8668
14.接近6年来新高!沪指站上3700点!连续38天两市成交额破万亿,4000亿市值自7月至今,A股沪深两市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已成常态,至9月10日,已经连续38个交易日突破万亿。这种罕见的成交量连续高位,究竟由何力量推动?最近,有市场传言称,国内日益兴起的量化高频交易占到了总成交量的50%,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市场主要观点认为,随着国内量化交易热度的持续升温,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2/9>/32532=8579?7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