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终身成长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用微信读书的一些小技巧,作为分享也作为用了一年多的纪念。
付费后读书会变得随心所欲,不用为了省钱打乱自己读书的节奏,同时还能督促自己多读书多赚无限卡,顺道还支持了喜欢的产品,可以说一石三鸟,还是很值的。
2. 在微信读书阅读公众号
很多人不知道微信读书是可以阅读公众号的。
检索公众号名称,在公众号这个分类下面即可看到对应的公众号。微信读书中阅读公众号支持划线和笔记,体验相当不错。
我将我最常阅读的几个公众号放在了同一个文件里,每天集中阅读。
3.微信读书的本地导入
微信读书支持本地文件的导入,并且支持文件和笔记全终端同步。也是这个功能,让微信读书彻底取代了iBooks。
微信读书支持的格式非常多,不仅包括常见的电子书格式如txt、epub、mobi和azw3,还支持word和pdf。
导入方式除了上图中的几种以外,我更喜欢将要导入的文件传到自己的微信文件助手,选择用其他应用打开-导入微信读书(苹果手机的路径,安卓应该会有差异)。
导入到微信读书的文件与微信读书平台的书体验非常接近,包括调整字号等这些基础功能,同时支持划线和笔记,只是笔记只对自己可见。
特别赞美微信读书的pdf和word的阅读体验,我认为微信读书是移动端阅读pdf和word体验最好的软件没有之一。
4.书架的管理方式
仅仅用了一年多,我的书架就有600多本书了,数量还挺多的。分享一下我平时书架的管理方法。
1)将当前正在阅读的书进行置顶。通常不超过3本,再多了就没意义了。阅读完后会取消置顶并移入到已读文件夹中。
每次只把当前几本感兴趣的书我会放在外面,其余的我会全部都收入到文件夹中。
2)文件夹划分。我的文件夹分两种,功能性和领域类。
我的功能性的文件夹包括公众号、想读、SomedayMaybe、查阅、已读和没打算读。
其中「想读」的优先级要高于「SomedayMaybe」,我会优先从想读里选书看。
另外对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我还设置了专门的文件夹,比如心理学、理财、育儿等。
5.官方的运营活动
微信读书里有一些长期运营的官方活动。因为我认为读书软件主要作用还是读书,所以只挑选了一些简单的活动进行参加。
1)读书小队。以21天一个周期,根据小队的总积分可以领取无限卡;
2)周一抽卡;
3)周二翻一翻;上面文件夹中提到的「没打算读」就是用来装周二翻到但没打算读的书的。
4)周三的读就送会挑自己感兴趣并且是付费会员的书读一下领到。
周二和周三得到的书相当于购买的书,哪怕没有无限卡也可以阅读。所以哪怕不想读也都留在书架了(因为没找到其他可以看到自己已购的书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