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很多人“知识就是金钱”这样的话都表示不屑,普遍认为内容不值钱,无论是音乐、影视剧、小说、新闻、应用都应该免费获得,可是如今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里,免费时代似乎正在走向终结,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启了付费模式。
这事儿被爆出,
虽然腾讯早都放出风了,但是这个页面想必基本没几人见到过吧……
具体形式为:需要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在被浏览时只能显示开头的部分内容,具体展现内容比例或者篇幅可能由运营者自主决定,支付相应费用后才能查看全文。
功能介绍
腾讯确认!
付费订阅功能近期将与大家见面
受众接受程度堪忧
原创者担心影响力下降
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和付费知识产品形态的快速迭代,知识变现已经呈现出不少新趋势。
是要收割你的读者,还是要继续培育,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当付费内容的原创者看到朋友圈动辄的10万+不心动吗?连续付费几年后,这些付费内容的原创者的影响力是否又会下降?
专家:多元化商业模式的必经之路
2016年,内容创业被媒体视为了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新风口”。除了逻辑思维、知乎、果壳等创业公司推出的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知识付费平台外,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内容创业平台市场,腾讯推出企鹅号、阿里巴巴推出UC订阅号、百度推出百家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网易推出网易号等等。
付费订阅的可观收入吸引了大批知名内容生产者投靠内容平台,在传统内容平台与内容创业者都朝这个领域发力的情况下,微信公众号推出付费订阅功能可谓是其商业之路上的必然。
运行效果还需看知识专业性与用户粘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杭敏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公众号开启付费订阅功能是微信多元化商业模式的必经之路。而付费订阅能否持之有效地运行关键取决于内容的专业性与对用户粘性的准确把握。
杭敏:
从盈利模式的角度讲,微信还需要开发更多更稳定的模式和收入来源;内容付费方面微信已经开启内容打赏,打赏和订阅付费模式的区别在于打赏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付费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而开启订阅模式后,对内容资源的独特性与专业性等将有更高的要求。
如今微信支付所构建的应用场景已经愈发丰富,除了红包、充值、理财通、生活缴费、城市服务外,还接入了更多第三方服务。如星巴克咖啡、滴滴出行、酒店、外卖、机票火车票等。小程序的上线同时允许电商进入,接入的也是微信支付。
3.公众号赞赏功能
内容创业者单篇打赏收入3万
知名写手和菜头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的平均单篇赞赏金额约在4000元以下,收到赞赏最多的一篇是《六一儿童节再赠小朋友》文章,金额达到了32000 元。相对于投稿给杂志社的千字500元的常规酬劳,偶尔有单篇 3 万多元入账算是文字工作者很好的收益了。
2016年“微博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公布了自媒体117亿的年度总收入,其中有4.7亿来自付费阅读和打赏。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表示,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数字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还没有付费行为。而在2014年,数据曾显示有69.7%网民不愿意付费互联网内容。
你愿意买单吗?
要改成付费阅读的话,会影响到您的阅读习惯吗?你愿意为此买单吗?来看看微博上网友们的观点:
@超级英雄:肯定会减少阅读量,个人感觉这样规划不是明智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想参加考试:付费可以激励创作,会让好的公众号变得越来越多。
@放胆行:估计标题党越来越多了。
@小尾巴菌-笔盖:以后的标题就是:这个故事即使付费也值得看,讲述了一个少女的辛酸,不看后悔一辈子。
@知足4961:有些常用的公众号,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付费还必须要用,当然一些不必要的公众号只有删掉了。
@广院里的一只驰:影响肯定是会有的,好的内容适当收费看当然合理,但是如何设置收费标准,如何保护作者权益,收费内容能发转载,这也是个问题。比如出现付费内容被复制或截图流传到网络上,该如何及时有效地保护作者权益的呢?要知道微信公众号在处理侵权审核等事件时效率低得出奇,而且还没有人工客服电话。
@蓝调好快乐:说实话,改成付费功能的话,对于普通人而言,也许会放弃很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