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疫情相关的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随着国内疫情趋势基本稳定,我国从2023年年初起全面开放入境,这意味着我国对新冠疫情相关政策的调整,同时也是全面开放政策进一步实施并推广。
一、钟南山院士的预测
对于疫情结束的时间点,钟南山院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钟南山院士团队根据相关模型进行了疫情发生时间的测算,结果显示预计到2023年3月的中下旬便会进入平稳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一场持久战。
首先就是将工作重点从预防感染转向预防重症。从重症患者到危重症的治疗,都应该重视。尤其是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控,要做好重症的预防和救治工作。如今放开之后,感染的人数会大大增加,被感染的概率也在节节攀高,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尤其是患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感染上新冠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医疗资源才是十分重要的。
对此,钟南山院士的观点是建议加强新冠疫苗的下一针接种。我们仍然得提高警惕,因为在这段时间中,并不能排除病毒会变异或者是传播性加强,因此再次通过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才能大规模的有效地保持人民群众对新冠疫情的防疫性。
二、感染高发人群需要注意综合目前的形势来看,在新冠感染过一次后,会有相应的免疫抗体,短时间内是不会二次感染,但如果不注意防护,还是会存在二次感染症的可能性。
感染过新冠的朋友都知道,症状较轻的,在家中自我隔离一周,基本上就可以痊愈,这并不会给身体造成过重的伤害,但如果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感染,那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随着放开政策的实施,感染的人数会大大增加,被感染的概率也在节节攀高,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身体抵抗力低下人群、免疫功能不全的人群、以及患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感染上新冠可能会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地避免二次、三次感染,应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净手;外出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正确佩戴口罩;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等部位;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捂住口鼻;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有条件的话,室内多通风换气、家中最好安装空调,或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居室进行消毒。
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控同时,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在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同时,与家人及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对于免疫有缺陷,免疫力低下,高风险工作岗位的人,或者是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感染高发人群,外出必须佩戴口罩。
三、预测第二波感染高峰期
有专家表示,我国第二波感染高峰可能会在2023年的五、六月份。如今我国已经实施开放政策,感染似乎就是时间的事情,那么对于第二波感染高峰期,判断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是否真实可靠?
除了有新型毒株的传入之外,国外感染的频率对我国来说也有参考作用。那根据这些参考,我国的专家给出了怎样的判断呢?
好消息是虽然并不是一株病毒的抗体就可以抵抗所有变异株,但感染过奥密克戎病毒,且已经痊愈的体内有了抗体,在面对新毒株上有一定优势,更何况就目前来说,该毒株是从国外传入的,目前在我国还未广泛传播。
其次是国外感染经验的借鉴。对照一些国外开放较早国家的感染频率来作参考可以看出,每三个月出现一次疫情感染高峰基本上都是在,但由于我国施行开放政策以来,各个地区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各有不同,因此各个地区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也会有所差异。但综合说在我国第一次感染高峰过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第二次感染高峰。
四、小结
面对疫情的感染,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乐观良好的心态。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国家的能力。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为祖国做点什么,而不是抱怨。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信心、保持乐观,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预防、积极应对、坚定信心。面对困难与挑战,要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把“宅”在家的这段时间当作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