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心理学完结番外在线阅读《深层心理学(阿内)》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全文完结免费无删减

短篇 | 短篇小说 | 完结

我们认为无法克服的心灵痛苦,是源于在遥远儿时耳濡目染的悲剧故事,并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为悲剧故事中的主角,无法自拔。而这种微妙与隐形地转换,又是源于与母亲的身心分离,对述事者的妥协。社会的喧嚣,使得人们总是容易忘记,在母亲地怀抱中,是如何好奇而非沉溺地看待那些悲剧,就像听母亲讲故事一般,轻描淡写着随风而去……QQ群:833726376知乎“心灵化学”答主一对一咨询。

根据一些接触和探索,对于一些心理现象,我偶有一个困惑。  那就是:有部分心理问题者,动辙就绝望地认为心理问题无法根除、伴其终生、不断复发。  但他们对心理问题成因的理解,却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竟不肯“牺牲”相比于一生十分短暂的一年半载的时间来探索心理,寄希望于他人很快给出一个十分简单、表面、通俗到常识化的解释,而没有繁琐的分析过程,和对自己经历的追溯。  而这种常识化的解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众化的、他们从小就了解过。  所以,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发表一下对心理学的看法,以阐述深层心理的意义所在。  非得极尽深入地分析,才能与莫名而来的无尽绝望对等;并袪除绝望;也非得探索一些不为人知的独特隐因,才能摆脱根深蒂固地不良大众化共识。  大众化有个特点:当大众的信念是正能量的、积极的。那么在大众中的某个个体就是积极乐观的;当大众的信念是消极的,个体也无法摆脱消极。比如说:XX病。大众的共识就是——几乎等同无望。绝大多数个体都无法摆脱这种悲观。  于是我可以这样说:“我不敢妄称自己的理论有多正确;但我誓死保证是够独特的。”  以往,有的心理咨询倾向于说教或积极的建议。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的情感流露,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满足压制已成潜意识,连指导者本人也难以感知;更别说来访者。  就像弗洛伊德曾说过:“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  意思是说:人们对于一种毫无疑义的事或者无条件的快乐,往往容易真正遗忘.而继续追求未知的东西.  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回忆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时,总是无法想起,因为完全满足而被成功压抑住了.(成功的压抑与压抑概念完全不同,真正遗忘和遗忘也不相同,一般的遗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对那些有条件的快乐,则会记忆犹新;比如说因奖励获得的快乐.  比方有人说:“地球是圆的.“  但一部分人偏偏爱说:“地球不是圆的.“  如果你刻意强调“地球是圆的“这种毫无疑义和无条件事实.  人们反而在记忆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言语,所以说出与之相反的无意之词.  所以,一味的听从积极地教化和模仿健康者的言行,并非看起来那么合理。  因为你吸收的,可能只是他人“词不达意”地情感流露。  所以,深层地意义在于挖掘那部分深藏地有价值的潜意识。  这个很难用说教和模仿获得,只能是来访者本人的遥远记忆。  ……  以抑郁和强迫为例。  抑郁和强迫已成为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理病症。患者经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绝望空虚与怪诞思维中,不可自拔。  抑郁和强迫都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强迫发作的时候,对抗特别强烈,但越是对抗越是强迫。  和抑郁强迫症相类似的负面情绪,就是普通人共有的忧伤、自卑、焦虑、压抑、恐惧、自责、矛盾、疑沮……  这些正常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强迫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我不认为心理疾患者会自行创造一些离奇的思维,只不过是对正常人所拥有的负面情绪的变形和放大.“  所以,当人们看到一些所谓的大师遇到挫败时的反应和修为也不过如此,也不必困惑和轻视;这恰恰说明了:到最后,自己才是最正确的;也许从来没有低人一等;不必永远依赖于某人;回归自我与自主。  针对这些症状,各种心理书籍层出不穷。诸如: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放下我执、行为改变性格……  书中不乏鼓励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行动建议,转移注意的办法,但是鲜有对病因的深层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康复与治疗,总是习惯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面对疾病本身。  而这种美好愿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即便有分析,也大多是从社会交际、经济、文化、教育……大的方向着手。  或者是患者的错误认知。  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既然已成病,就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和表层的安慰和鼓励来解决。  也不能单纯强调大的环境对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而忽视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机制;以及偶然的、刺激本能的事件。  环境固然重要,但你不明白环境的深层象征意义(比如黑暗封闭环境与子宫的关联),只能流于表面不断换环境,而且未必能真正释怀。  患者的认知也很难用意识层面的说教去改变,毕竟道理是随处可见的。  行为固然重要,以积极行动的结果,获得奖励来刺激患者的良性条件反射,也是合理的。  所以行为主义提倡强化行为。想以不断重复的强化反射,来彻底改变患者的病态行为。  但是,这种强化的效果如何?  难以下定论。  一些一味崇尚行动至上者,还常常认为:患者之所以焦虑和恐惧,是思考得太多,行动太少,没有尝试到行动所带来的成就.只要真正尝试到了,他们就会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如果他们真正按照指导者的话去尝试了,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们也会很欣慰地认为行动果然是第一重要的.  于是,很多人可能置患者曾经的恐惧和担忧于不顾,认为那种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担忧的存在必要性.  所以,当患者尝试了100次甚至更多的积极行动结果,到下一次仍然还担忧,或者转移到对另一些事的担忧时,人们就会很困惑且无力了.  这当中是否有更深的潜意识作用?  应该是不容忽视的。  有很多道理和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积极的。  但是,道理和方法的灌输并不太容易纠正患者的病态思维。  因为患者在潜意识中认同的只是传授他道理的人,把他当成一种极端的依赖;而并没有把道理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人们也许会见到他的症状和心态有所改变,变得积极乐观,但并不一定说明他内心真正发生了变化。  有的时候,这种转变皆是因为一种过分依赖和暗示而存在;或者是一种假“无所谓”(病态意志力)的状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想开和放下,实际是以此引人关注,迂回满足他坚持的那个愿望。而并非发自内心深处。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更容易引人关注。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即便是相对健康的人说:“你费这么大力气才想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以此证明自己有多优越。什么长篇大论的心理分析费这么大力,也不如他一个没来由的“想得开”。  有的人很容易想开一个问题,并不一定说明他非常健康。也许是他在这方面想得开,但在另一方面却极易钻牛角尖。  也许他的“想得开”,也只是一种隐秘的“假无所谓”。  正如书上常说的:接纳自我,接纳症状.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暂时做的妥协.  因为他们并未对症状做深入了解,只是感觉越抵抗症状越痛苦,而作出这个结论.  等到现实条件变得优越,能够大大满足他时,他又对当初的“无所谓“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后悔.以至连当下的快乐都觉得难以承受.  所以,当人们见到在人前阳光快乐的人,在某些时候却爱走极端,也不必太过困惑。  真正的接纳,是要用最深处的本能记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只有本能记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也就不会陷入诸多道理和理论的对错纠结中。  从而不会容易受不同人、不同道理的暗示,而导致内心的激烈冲突。  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所有不良暗示,让患者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  用本能的求乐原则去生活,而不受外界的暗示左右。  但是,诱因只是表面,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这个在以后的篇幅中将会详述。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恐惧受“人格分离“、“精神分离“……字眼暗示的人,竟只是因为害怕“父母离婚“.  更进一步说是害怕自己与母亲“永远分离”。  不可否认,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相信自己……是一种明智积极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些好比是一种自然现象:电、风、光、火、磁、惯性、引力……自然现象普遍存在在大自然中。人们并不需要深入了解其本质,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们。  但是,如果这些自然力量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科学合理地利用,人们就不得不思索它们的本质。找出其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才能解决并举一反三。  心理病症也是如此。  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我、活在当下。  但是,当人们患上心理疾病,不再能够接纳自我,放下完美,就不能再强行要求他们按照这种标准生活。  简单的模仿非但难以奏效,可能还会更让人失去自我,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外界暗示。  他们会认为这样生活与自己的病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并无决定作用。  会认为病太过复杂,太过晦涩,绝不是简单的生活能改变的。  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勉强去生活,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  而意志力又是短暂和费力的,不及本能持久和自然.  就像一个人,勉强去赞美一个女孩漂亮,会感觉很吃力.  如果他完全发自内心去赞美她,不管对方的回应态度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勉强和失落,而沉浸在自己的欣喜中。  所以,应该分析出其病因在哪,把对所有问题的疑惑集中于一点,然后突破,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THE END
0.普通心理学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普通心理学小说番茄小说提供普通心理学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精彩小说尽在番茄小说网。本书是作者刘平友编著教育导向系列,内容包括了心理学、哲学、理论与实践等。jvzquC41hctrknsqxgr/exr1rcmf1@82:7>7:<962:858<58
1.《心理学》最新章节约翰·杜威著第十章情感导论书籍目录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共32章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主编序 免费 序言 免费 作者说明 免费 第一章 心理学科学和方法 免费 第二章 心理及其活动模式 免费 第一部分 知识 免费 第三章 知识的元素 第四章 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五章 知识的发展阶段:知觉 第六章 知识的发展阶段:记忆 第七章 知识jvzquC41o0€icwl{wg4dqv4ejcvug{433;74;:5
2.沟通心理学文道电子书在线阅读沟通心理学,本书既阐述了在谈话中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心理法则,又深入地阐述了我们在谈话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心理应对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际可行的方法。读者通过本书能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轻松对应生活的各种场景。jvzquC41{wkew76850ipo8xqwtif1=7f;gkfd;:g56?bhB6;6f81:l;44;k2gh9
3.心理学理论电子书在线阅读热门推荐排行榜心理学理论电子书在线阅读推荐排行榜分享热门的心理学理论书籍,心理学理论电子书,通过心理学理论排行榜,为你推荐用户喜欢的心理学理论名著著作。jvzquC41yy}/|pqkdtgs{7hqo1hpqt4489338B
4.阿德勒心理学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阿德勒心理学小说《阿德勒心理学》为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经典代表作合集,含《理解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3部作品,是一套涉及儿童教育、心理健康、人性透视和心灵励志的通俗心理学读物,帮助你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理解他人,放大人生的格局! 目录43章 书封页共43章 jvzquC41hctrknsqxgr/exr1rcmf1?>285?:59=874=55?>6
5.英哈夫洛克·霭理士,潘光旦电子书在线阅读性心理学,《性心理学》是性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普及本”,涉及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性生理、性冲动、性偏离、同性恋、婚姻与性生活、爱情等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jvzquC41{wkew76850ipo8gqqmesgjigt1kd:A=74hkde;9756h5eo7573j8dBk2hde51j5hhf<::l6c96=c9A>;598b3kj237>f2h9
6.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赵育宁电子书在线阅读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这是一本专业的看人识人的心理学指南。 无论是结交朋友、寻找爱情,还是选择工作、挑选客户,或是寻求合作伙伴,都需要利用看人识人的方法来达成目的。 本书重点对看人识人的原理、方法、模式、技巧做了细致的介绍和剖析。书中从识人的jvzquC41{wkew76850ipo8gqqmesgjigt1heg=k:34?g:?9:6;g25ji2c4:88k5538e5
7.英哈夫洛克·霭理士,潘光旦电子书在线阅读性心理学,《性心理学》是性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普及本”,涉及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性生理、性冲动、性偏离、同性恋、婚姻与性生活、爱情等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jvzquC41{wkew76850ipo8gqqmesgjigt1kd:A=74hkde;9756h5eo7573j8dBk2hde51j<758982ok276;9gA65de:e5=5785g46h9
8.心理学通俗读物电子书在线阅读热门推荐排行榜心理学通俗读物电子书在线阅读推荐排行榜分享热门的心理学通俗读物书籍,心理学通俗读物电子书,通过心理学通俗读物排行榜,为你推荐用户喜欢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名著著作。jvzquC41yy}/|pqkdtgs{7hqo1hpqt448933:<
9.心理学电子书在线阅读热门推荐排行榜心理学电子书在线阅读推荐排行榜分享热门的心理学书籍,心理学电子书,通过心理学排行榜,为你推荐用户喜欢的心理学名著著作。jvzquC41yy}/|pqkdtgs{7hqo1hpqt44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