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微软推出Surface系列平板之后,Windows系统又开始以一个新人的姿态进入这个已经发展了有近三年时间的市场,与当时姗姗来迟的Windows Phone系统面临的情况类似,现在的平板电脑市场同样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现如今,苹果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安卓产品低廉的价格把天枰的两头都占了,看来留给Windows平板的位置也就只剩中间了。
由于在Windows平板上市之前已经有了苹果和谷歌两根标杆,所以在踏入这块领地的时候就不能对二者视而不见。那么华硕此次推出的VivoTab Smart ME400C(下文简称ME400C)平板拥有Windows 8系统和不到4000元的售价,在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提升了一档性能,调低了一档价格,这些调整将会给苹果和谷歌带来怎样的压力我们就从熟悉这款产品开始吧。
继宏碁的Iconia W510之后,华硕的ME400C也准备上市了,此次华硕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在腾讯旗下的易讯商城进行全球独家首发,64GB版本的售价为3999元(单机标配),瞬间便将主流Windows 8平板的价格拉到了4000元以下。
相信对这款产品感兴趣的网友最看重的就是它所采用的Windows 8系统,另外既然选了平板电脑这个平台,肯定也是考虑到了它拥有续航时间长的特性。所以对于这款产品来说这颗Atom Z系列处理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低功耗平台在省电方面比较有优势,华硕官方宣称这款产品能做到7小时的续航,而且无需风扇散热。
■便携性提升:丢掉散热风扇就是进步
可见之前的Windows平板为什么没能成功,便携性这个要素依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那么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只要是和Intel家的处理器沾边的产品,由于为了满足性能上的需要就必须把用于散热的风扇背在身上,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那么厚度、重量、续航这三者的表现自然很难令人满意。
而现在新一代的标准Windows平板(非Windows RT),采用了英特尔专门为平板电脑所设计的低功耗凌动系处理器,在提升了制造工艺之后有效的抑制了热量的产生,所以在这台华硕 ME400C的身上取消了散热风扇的设计。
对于苹果的iPad或者是诸多Android平板来说,风扇是个陌生的东西,ARM架构处理器的低功耗特性使得它们与这个会旋转还会发出噪声的东西无缘。华硕 ME400C的内部同样没有集成风扇,因此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这款平板的机身重量被控制在了580g左右,机身厚度也达到了标准Windows平板之最——仅有9.7mm厚,同时它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也很安静。
上面所提到的散热风扇消失的现象不会是个例,理论上讲,接下来我们所见到的采用英特尔凌动系列处理器的平板应该都会有相似的设计。那么对于这台ME400C平板来说,除了因此而产生的体积以及重量上的变化之外,它相对于之前华硕自家推出的平板在外形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风格。
华硕在以往推出的平板上是非常喜欢使用金属外壳的,另外常见的还有背壳上的同心圆发丝纹纹理。然而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设计都没有出现在这台平板的身上。华硕 ME400C的机身正面依旧还是黑得深邃的镜面玻璃屏,机身背部的设计它采用的是附有类肤图层的塑料背壳,这对于减轻机身重量提升便携性方面很有帮助,握持手感方面摸上去也要比摸在金属上更加柔和一些。
■设计无延续:金属风不再更偏重商务
华硕 ME400C这个型号一共有两种配色,一种是黑色款一种是白色款,二者之间的差别体现在背壳的配色上,但是机身正面使用的都是黑色的面板,也就是说那款白色的型号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机。对于笔者个人来讲,纯白或者是纯黑的搭配我都可以接受,但由于该机在白色款上采用了混搭的做法,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商务气息更重一些黑色款,那么就说说拿到这款黑色的ME400C之后的使用感受吧。
机身背部经典的银色LOGO
最初刚上手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机身左上角华硕“ASUS”的LOGO,这种通体黑色的风格以及机身背部的类肤材质涂层,很容易让我们将它与ThinkPad系列的产品联系起来,但是机身四个顶点的圆角设计有给这台偏商务范儿的机器带来了一些活泼的元素。相比方方正正的微软Surface平板少了一丝霸气,但是对于使用者的双手来说,它握上去更舒适。
既然说到了双手的触感,那么我们就继续从它们的角度出发来感受这款平板。对于使用触摸屏幕的设备来说,使用者最害怕的就是手指放在屏幕边缘时误触到屏幕,这种误操作平时可能看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我们在播放视频或者是演示文稿时会很Care这些东西。好在大尺寸的ME400C有着足够宽的边框,完全容得下我们的大拇指。
除此之外,这台平板还设计有两个可以与使用者的双手产生互动的元素,分别是机身横置时顶端左上角的电源开关键,以及机身右侧靠上一些的音量大小调节键。鉴于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不看机器的盲操,所以将二者分开放置可以有效减少使用者的双手在摸索时的误触,想锁屏或者唤醒机器就去左上角找,想调节音量则是去右边找就可以了。
那么说到扩展,笔者翻看了机身的四周也没能找到一个标准的USB接口,取而代之的是机身左侧底部的MicroUSB接口,由于这款机型没有采用机身加底座的合体设计,所以在取消了专用的Dock接口后,这个小巧的MicroUSB接口就同时肩负起了数据传输加充电的任务。这样一来,当我们既想为该机充电又想拷贝一些资料的时候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二者只能选择其一。
■配件有新意:奇特的折叠保护套支架
然而这种组合方式并没有出现在这台ME400C的身上,华硕这次为它准备了两个新的拍档,一个是可以折叠使用的保护套支架,另一个是很轻薄的裹着金属外壳的蓝牙键盘。现在笔者手中的这台机器是带有保护套支架的套装,缺少蓝牙键盘。内个键盘我在发布会的展示机上体验过,确实很薄,手感与苹果Macbook Air上的浮岛式键盘很相似,略硬于微软的Type Cover键盘保护罩,总的来说挺满意的。
由于笔者并没有拿到那款蓝牙键盘,那么我们就先把它放一边,把目光转移到这款被华硕称之为比苹果Smart Cover还要“Smart”的折叠式保护套支架。从它的名称上来看就知道这是一款非单一性功能的产品,兼具了屏幕保护与充当支架的作用。
外形上,这款折叠保护套支架与苹果的Smart Cover看上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保护套的表面材质、内衬的纤维样式以及采用铝制转轴的磁性连接方式。那么这款保护套就是通过两个转轴中间的内嵌有磁铁的金属杆与机身相连的,同时在ME400C的机身底部也设有磁铁,保证二者在连接之后不会被轻易分离。例如拍照的时候,保护罩会自然下垂,如果吸引力不足的话它很有可能会脱落。
作为一款保护套来讲,相信没有人会质疑它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毕竟就是打开、合上这种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由于不知道售价所以我更好奇它是通过怎样一种方式从保护套形态转换到支架形态的,在刚见到这款折叠保护套的时候,由于没有人教我怎么使用它,在经过两次尝试后才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遗憾的是当我第二次想把它立起来的时候又尝试了两次。所以暂时感觉它还不是那么的智能,只能说跟苹果的Smart Cover差不多,有时会搞不清折叠或者是翻转的方向。
如果只是可以折叠改变一下形态的话,显然华硕夸大了这个保护套的功能,然而我在使用配套蓝牙键盘的时候发现,这个折叠保护套其实还可以起到固定键盘的作用。之前笔者已经提到过了,这款超薄的蓝牙键盘是被金属外壳所包裹的,那么在折叠保护套的四个边角内嵌有四个磁石,通过这四个磁石与蓝牙键盘的背壳吸附之后,我们就可以合上保护套将蓝牙键盘一起随身携带了。
这样的设计虽然和微软Surface平板所使用的Type Cover相比有些不够简约,但是给用户的选择余地变多了,如果觉得不需要便可以把键盘丢下直接拿着机身与保护套出门。另外蓝牙键盘可以脱离机身本体进行操作,Type Cover则必须与Surface平板连接在一起才行,当我们用平板连接外设进行PPT展示时,使用蓝牙键盘从远处操控肯定是要比后者方便多了。
不管怎么说,华硕又给我们带了一种新的保护套键盘组合方式,如果不喜欢,自己去网上淘一个通用的蓝牙键盘或者鼠标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此笔者还特地翻出了家里的两个蓝牙鼠标和一个蓝牙键盘,经过设置之后均可以在这台ME400C上面正常使用。
■处理器革新:整机配置再次全面升级
从英特尔在本届CES期间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也就是今年,Clover Trail平台的凌动系列处理器将会是英特尔这边在移动互联网终端这边对抗ARM阵营的主力,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方面都已经从之前的劣势变为现在的优势,另外单颗芯片的售价方面也有大幅下调,与ARM SoC平台的15-30美元差不多,所以最后的成品售价方面也会有相应幅度的下降。
观察上面的对比表格,Atom Z2760相比之前的Z2460处理器作出的主要提升就是核心数量上的升级,另外GPU的型号我们看到也有所变化,从PowerVR SGX540变为现在的SGX545,时钟频率从之前的400MHz上升到现在的533MHz,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后者当作是前者的超频版。
最终的评估成绩为3.2分,这是由五个测试项目中的最低子成绩来决定的,从上面的图中我们能够看出这款产品的短板在于游戏图形,这个主要就是由刚才笔者所介绍的PowerVR SGX545 GPU核心所决定的,相比较而言GPU型号确实有点老,但至于性能是否堪用下一页我们有专门的测试来研究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得分最高的一项是硬盘,达到了5.8分。那么熟悉Windows系统评分的网友应该知道传统机械硬盘的分数极限是5.9分,这也就侧面表明了该机内置存储芯片的读写性能。
这款华硕的ME400C平板电脑售价为3999元,相比微软的Surface RT 32GB版要贵了300多元,但是它却内置了64GB大小的eMMC SSD固态存储芯片,抛去恢复分区和引导分区之外的剩余的空间为50G左右,那么由于Windows 8 Pro版系统本身还要占去12GB的空间,所以真正可供使用者自由支配的空间为38GB左右。
■上两款游戏:高不成低能就貌似还行
虽然Atom系列处理器以功耗低续航时间长著称,并且我相信华硕推出这样一款采用标准Windows系统的平板也是更偏重商务功能一些,但是为了检验它的性能,为了满足网友们的好奇心笔者还是在上面跑了两款时下主流的3D网游来测试一下运行效果,并且顺便进行了温度散热测试。
首先出场的是腾讯公司代理的FPS射击类网友《穿越火线》,虽然已经推出有很长时间了但是人气依旧很旺,不过笔者在大学毕业之后基本就没碰再过它了,登陆帐号进去以后看看角色的等级,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那么进入游戏的第一步就是将游戏的特效全关,然后为了考虑的更全面一些,笔者特意挑选了两个环境复杂度差别比较大的场景进行团队模式游戏,一张是小图废弃工厂,一张是大图沙漠灰。
之前的《穿越火线》就算勉强通过了,接下来我们再来测试一下风头正劲的《英雄联盟》,至于为什么没有拿《Dota》做测试,主要还是考虑到它的测试压力应该与《穿越火线》差不多,估计关闭特效后能够达到24fps以上的流畅帧数。那么我们回到《英雄联盟》,这是一款笔者所不熟悉的游戏,于是请来同事进行指点,当他看到看到如幻灯片一样的登陆画面时果断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我还是让他坚持下来完成了测试。
为了缓解处理器的运算压力,我们选择了多人游戏的5V5模式,挑选完英雄之后需要经过一段比较漫长的等待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位玩家的载入速度居然要比我们还慢。进入正常游戏画面之后首先还是调整所有特效至最低。
紧接着就是让我们控制的英雄在地图上到处跑一跑,此时画面右上角显示的帧数为12fps左右。那么当接触到小兵以及敌方英雄的时候帧数掉到了10fps一下,施放技能的时候感觉要更低一些,所以最终给出的评价就是这游戏没法玩。不过虽然没有进行测试,但这台机器玩玩《Dota》还是没问题的,毕竟《War 3》已经是10年前的游戏了。
其实想一想在玩这些3D游戏时,我们通常也是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控的,由于没有与双手的接触,所以测试的意义并不大,但是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它在这方面的表现怎么样。此次的温度测试进阶上面的游戏运行测试,在同事玩游戏的过程中我已经准备好了热成像仪,当它玩了大概15分钟左右之后我拍摄了当时机身正面的热成像。
由于机身表面温度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这款机子的厚度又比较薄,所以笔者也就没有翻转到机身的背部进行拍摄。从热成像图中显示的高热量区域可以分析出处理芯片的所在位置,大概也就是屏幕中央偏左一点,最高温度为44℃。由于芯片被放置在了屏幕中央,所以无论使用者的双手怎样去把握这台机器都会离热量来源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也就能有效的抑制多余的热量影响到使用者,总体来讲这两个项目的测试非常出乎笔者的意料,看来这低端的Atom还是要比ARM那边高明不少。
由于苹果与谷歌的先声夺人,微软与英特尔这对儿难兄难弟在平板市场的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前者等待后者的低功耗处理器,后者等待前者支持触摸操作的系统。那么随着微软推出支持ARM架构处理器的Windows RT系统,以及搭载着Intel Atom Z系列处理器的安卓平板出现,仿佛是让我们看到了二者有分道扬镳的意思,但从这两个系列产品的表现来看,二者又好像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证明只有标准Windows系统与Intel Atom Z系列处理器的组合才是最佳。
可以持续10-11个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根据上面表格中的功耗数据换算成网页浏览的话应该是13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成绩与苹果的iPad系列平板以及高端的Android平板来说是非常有可比性的。那么在进行了续航测试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款平板的充电时间。华硕 ME400C由于取消了变形设计,所以之前用于接驳键盘底座的专用Dock口也就取消了,现在的充电工作完全交给了仅剩的MicroUSB接口。
那么在之前的年度横评中笔者已经说过了,MicroUSB接口所能输入的电流是有限制的,相比于专用的Dock接口在充电时间上会有延长,经过测试,这款华硕 ME400C从0%的完全不能启动到100%的满电状态需要花费4小时15分钟,虽然和苹果新iPad的4小时24分钟相比还是要快一点,但是如此漫长的等待以及长期对MicroUSB接口的霸占还是令笔者感觉有些遗憾。
那么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上面所提到的笔记软件SuperNote以及拍照应用ASUS Camera,从这两款软件的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二者都是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的,进入系统调出开始菜单之后一眼就能认出这两个软件的图标,并且直白的命名方 式也让用户很快得就能知道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首先来说说这个SuperNote吧,因为Windows系统加强了对触摸操作的支持,特别是在平板模式下笔者一直在寻找一款好用的笔记类应用,之前三星 平板上有过S Note,现在又多了华硕家的这一款,其实华硕与三星的做法类似,都是把之前在Android平板上使用的同名软件搬到了Windows平台,虽然编译方 式上有差别,但是呈献给网友的前端界面时保持高度一致的,使用过Android平台上的SuperNote的网友可以很快上手。
从界面的样式上来看,SuperNote的风格与微软的Metro Style有点不太搭,但是如果不去想后者单看这一个应用来说还是挺漂亮的,特别是橙色的Banner栏给人一种很贴心的感觉。进入主界面这里有一个使用 教程,所以笔者也就没有在建立新的笔记。点开这个教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进行一系列输入之后的最终效果,整个输入界面分为四个区域,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开来。
最顶部的是对整个笔记文件的操作项目,往下一栏是输入方式以及一些与输入内容样式相关的调整选项,中间的空白区域就是留给用户自由发挥的输入区域了。再往下一栏到了屏幕的底部,这里没有明显的色块来划分功能区域,屏幕左右两侧的箭头指示按钮用来切换前后的文档,中间的三个快捷键分别是三个平时常用的操作,至于该怎么使用这款软件,这个7页的教程已经说明的很详细了,笔者也就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这款ASUS Camera拍照软件,鉴于该机采用了800万像素F2.2大光圈的摄像头,并且Windows系统自带的拍照软件在功能上的欠缺,使得华硕有必要为这款ME400C平板电脑配备一个好用的拍照软件。
进入软件后可以发现整个拍照界面与系统原生界面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左侧多了用于数码变焦的滑动条,右侧加入了单独的快门键。因为在Windows原生系统的设定下点击屏幕即拍照,这个会因为误触屏幕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单独把快门键提出来还是比较实用的。
那么在功能上,这款拍照软件提供了很丰富的调整选项,当然这些设置功能与系统原生的拍照软件保持一致,除此之外ASUS Camera可以进行全景拍摄,拍摄方法与我们平时在手机上使用的软件类似,按下快门之后平移机身即可。
由于摄像头的素质比较高,所以拍摄出来的图像品质也要超出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的平板电脑,这方面也是华硕一直在坚持的。唯一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800万像素模式下照片的比例会切换成4:3,这样一来对于广角照片的拍摄会有些不利,不过即使是4:3的比例它的取景范围依旧要超出苹果iPad,多出来的内容大概在16%左右。
编辑总结:
先不说和苹果的iPad以及众多的Android平板相比怎么样,就从英特尔在Atom Z系列处理上作出的调整这一点来看,采用Windows系统的平板电脑会走向成功,高性能低功耗以及更低的成本,这对于之前跟着微软和英特尔两位老大哥一直走的电脑厂商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转折点。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希望Windows平台可以拿出一些给力的产品来刺激行业的发展。
那么回到这台华硕 ME400C本身,它的问世给我们带了不少的惊喜,首先3999元的价格就值得一提,虽然现在来看较市面上主流的高端平板来说不具备什么优势,但是对比以往的同类型产品这个售价已经是大了很多折扣了。其次在新的Atom Z系列处理器的帮助下整个平板的体积和重量下降了,困扰英特尔平台多时的便携性问题因此而解决。紧接着双核四线程带来的性能提升很好的接管了功能强大且完善的Windows 8 Pro系统,可以说只要要求不是太苛刻,普通消费者在笔记本电脑上能做到的事情她也都能胜任。
在差异化内容方面,虽然采用的不是同一个平台,但是微软的Surface平板抢先占用了Type Cover的创意,但华硕这边也提出了新的针对输入问题的解决方案,折叠保护支架与超薄蓝牙键盘。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两款配件的价格,但是功能上、制造工艺上它们都代表了华硕的设计水平,很好的提升了整个机器的档次,也让它在商务领域变得更实用。最后还是希望英特尔凌动系列处理器可以再把步子迈的大一点,华硕这边则希望可以像卖谷歌的Nexus 7平板一样祭出更给力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