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度小小说精选

第一次遇见小王的时候,他正在街上摆个地摊,售卖几张花鸟鱼虫的画。

张老虎偶然从此经过,见是画摊,不由驻足,画作虽有灵气却显幼稚。刚抬起脚要走,忽然记起听人说过有个失去双亲以绘画为生的青年,忙又多打量了几眼画摊后的小王,见他清癯俊秀,环抱双臂,穿着寒酸。张老虎重新伫立下来,边翻看画卷边连呼上乘佳作,说特别是画满牡丹的花开富贵图,挂在家里就会招财进宝富贵吉祥啊!引来众人围观,张老虎给大家讲解每幅画的妙处后,又掏钱买了一幅牡丹。能得到张老虎赏识,岂是一般?画作立刻被众人抢购一空。

张老虎何以有这样大的威力?张老虎家道富庶,乐善好施,同时也是丹青高手,以擅画老虎奇石著名。不过他的画不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缺钱,就是图个乐。从此,小王和张老虎成了莫逆之交;从此,小王即使坐在家中,都会有人找来买画;从此,小王名气越来越大,成了远近闻名擅画富贵图的牡丹王。

小王的日子一下滋润起来,没事就提壶酒来找张老虎小聚。张老虎堪称酒中仙,每餐必饮,兴致上来,一次能饮一斤。酒后茶余二人切磋画技,张老虎书房前植有成片的牡丹,小王就观察勾勒一番。小王也虚心向张老虎请教画虎技法,经过张老虎的指点,牡丹王也能画出威风凛凛的老虎。再没多久,牡丹王除了卖牡丹,也开始出售虎虎生威图。

画老虎是细活儿,要做到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除了画出气势和骨架,更要在细微处下足功夫,虎身上的每一根毛都要细细勾勒。这样,两个人聚会的时间就少了。有人和张老虎说,小王开始画虎了,那你张老虎以后画什么?张老虎呵呵一笑,我是玩儿,他是糊口,是买家让画什么他就得画什么,不由他。

下次再聚时,张老虎反倒更细心地给牡丹王讲解画虎的一些忌讳,悬挂虎图的人家虽都是为镇宅避凶,但还是根据主人状况有所区别。家有青年的堂前宜挂上山虎,上山虎要画瘦,精气神儿足,取步步高升之意。如果是中老年人,则适合挂下山虎,意指事业有成归来。下山虎肚子一定要肥,安详富态,因为饿肚子虎下山会伤人。但不管画哪种虎,虎头要冲向大门,不冲卧室。说得牡丹王连连点头。

又一日,一老友来访,张老虎设宴招待。菜过五味,酒也快喝下两斤,老友酣红着脸说,我此行一是拜访你,二来是找牡丹王买画。

买到了?

没有。他被人请去画中堂和影壁墙,要几日才能回来。唉,白跑了一趟。

已面如重枣的张老虎哈哈大笑,你不来,哪有咱哥俩的痛饮,怎么说白跑呢?来,别总我自己喝,你也再干一杯!

老友连连摆手,我早喝好了,只是给小儿布置的新房内想有一幅花开富贵图,时间紧迫。

这个好办,不就是一张画吗?

你有牡丹王的画?多大尺寸?

张老虎又把酒杯斟满,说,咱俩再连干三杯,我保证你能拿走花开富贵图,要多大有多大!

当真?

当真!

三杯酒下肚,张老虎移步书房,展开宣纸,提起画笔。

好友说,我不、不是要虎图。

张老虎大着舌头说,谁……给你画虎?画、画一只老虎最快也……也得9天!

勾、描、点,皴、擦、染,大朵大朵的牡丹酣畅地盛开纸上,花繁叶茂,宛有馨香。两块奇石护住根部,三五只蜜蜂绕逐花蕊,仿佛能听见嘤嘤之声。

老友大呼:原来你还藏着一手,你才是真正的牡丹王!

再看张老虎,伏在案上,鼾声大作。

第二天,张老虎余醉未消,又来访客,来客说,我是专程来求牡丹图的!

张老虎连连作揖,画老虎我还凑合,画牡丹是外行,您还是去找牡丹王买吧。

您就按昨日的再给我画一幅就行!

张老虎恍然记起昨日,一拍脑袋,懊悔不已:惭愧惭愧,昨日大醉,信手涂鸦纯属败笔,那幅画我马上就去收回。

嗨,豪饮误我失态失德,从此,我不但不画牡丹,连酒也绝不再饮!

果然,张老虎从此滴酒不沾。

再与牡丹王会面,华衣锦服的牡丹王问他,您那么大的酒瘾,怎么说戒就能戒了呢?张老虎竟羞赧地一笑。牡丹王又说,外面传您画牡丹也是一绝。张老虎连连摆手,误会误会,只有你才是牡丹王!

作者:田光明

(14)

今天我值班。吃过早点,走进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走过静谧的小街,来到了政府大院。

单位在大院西边的一栋六层大楼里,我在三楼办公。打开楼道的门,进了办公室就开始打扫卫生,整理桌上的文件,给花儿浇水。打理好了这一切就坐下歇息,泡了杯茶,拿出了我刚买的长篇小说《主角》阅读着。平日里上班,进进出岀办事的人,难得清静,更谈不上看书了。

“咚咚咚”,楼上响起了敲门声。声音很大,似在用脚踢门。我走出办公室,走到楼梯口,刺耳的声音停止了。一位大姐从楼上走下来。

“妈的,真见鬼了!”大姐边走边骂着。

“怎么了?”我问她。“门打不开!”她愤怒地说:“平时开门都容易,今个不知怎么的,钥匙插进去,就是拧不动。”从她甩过来的话中,我能感觉到她十分生气。

看她面熟,我努力在记忆里搜寻着,还是没有想出来她在哪个部门上班。她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告诉我,她叫王嫚,在经济发展局工作,她也是来值班的。我请她到办公室坐坐,倒了杯茶水递给她,劝她消消气。

“妈的!是不是把锁子换了?”她喝着茶,还在生着气。“换了锁,都不给我打声招呼,只知道安排我来值班。”于是,她就拿起电话打。

“李主任!楼道的门怎么打不开啊?是不是把锁子又换了。”她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没有啊!”我能听得见对方的声音,李主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同志。“你再试一试吧!别急!”对方温和,很有耐心地说道。

她挂了电话,说:“老家伙!早就该退了!还占着岗位。”

“你们主任的年龄多大了?”我顺便问了她。

“今年都五十了,不自觉,不识时务。赖到主任的岗位上,把办公室管得一塌糊涂。”她喝着茶,嘴上嘟囔着。片刻后,她再次拨通了李主任的电话:“李主任,告诉你,我值班是八点准时到的,就是门打不开。上级查岗了,你可要给我证明啊!”说完,她就挂了电话。拿起了我正在看的书,翻看着。

“你来这里上班几年了?从哪儿调来的?”她问我。

“大学毕业,我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我报考的是渭北偏远的乡镇。考上了,我在乡镇上工作了六年。原想着这一生就在基层坚持干下去了,就没有想过到市级部门工作。去年市政府给各部门遴选工作人员,正好有我学的专业,各方面也符合条件,我就报考了。很幸运,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中了!”我对她说着,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令我激动万分的时刻。

“你真幸运!”她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你们单位值班有补助吗?”

“没有!”我如实告诉她。

“不会吧?”她迟疑地看着我。

“无所谓的,在家也是闲着,在这里还可以静静地看书学习。”我说的话,是发自我内心的。

我给她添着茶水。她喝着问道:“你这茶真好喝!是单位供的吧?”

“不是的,我老公在云南服役,去茶厂里买的。对姐的口味了,我这里还有,给姐拿盒尝尝。”

我从柜子里取出一盒茶叶送给了她。

十点左右,机关事务局的干部检查各部门的值班情况。她拿起包,让我和她一起上楼去帮她看门锁究竟怎么了。

我们上到了四楼。楼道里的门大开着,我和她走进去,办公室的门也开着。

“李主任!是你把门打开的?”她惊讶地问。

那个李主任站起身,和颜悦色地说:“门好开着哩,不知你咋样开不开?是你把钥匙拿错了吧?”

她拿出钥匙,转过身,走到楼道的门前,将钥匙插进锁孔,又重新去开门,门开了。“那怎么我早上来就是开不开呢?”她说。

在我们都纳闷时,五楼值班的一个小伙子走了进来。他气愤地说:“哪个混账,把我们楼道的门锁给捅坏了,害得我半天都进不了门。”

我看着她,她看着我,我们没有言语。李主任走到楼道东边的窗户前,伸手拉开了厚重的窗帘。一缕阳光,把楼道里照得亮亮堂堂的。

申平

我家乡一直传说着杜大成是一位大英雄。当年他在战场上曾立下赫赫战功,曾一个人俘虏过敌人一个连。他胸前挂满了军功章。传说他转业回地方的时候,部队首长特批他带回了一把盒子枪。胸前挂满军功章的杜大成走在县城的街道上,腰间还别着一把盒子枪,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

一般大功臣,脾气也会很大,但老人们回忆说:“杜大成这人却很和气。他每天总是笑呵呵地走过大街,嘴里说着一些新鲜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共产主义在前头。”

杜大成的和善使人们敢于接近他。特别是一群小孩子,更是团团把他包围。有的去摸他的军功章,有的干脆就说:“杜叔叔,给我们讲讲你打仗的故事吧。”杜大成嘿嘿地笑着说:“没有什么好讲的,就是把脑袋掖到裤带上,为了新中国,前进呗!”杜大成大手一挥,做了一个漂亮的前进姿势,眼睛望着远方,那模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酷”。

孩子们把杜大成缠久了,他便说:“来来,我给你们买糖吃。”于是孩子們便前呼后拥跟他进了商店,杜大成就会买一堆糖果发给孩子们吃。如果赶上他的口袋里没有钱,他就对售货员说:“给我称半斤糖果,记我的账。”售货员知道他是大功臣,照办不误。过不了几天,杜大成就会把钱还上。他给孩子们买糖吃,也请大人们看戏。那时县城里有个戏院,每天晚上都有演出,尽管门票只要一角钱,但仍然有许多人看不起,整晚在戏院门口徘徊。如果赶上杜大成来看戏,那他们就开心了。杜大成过去对把门的人说:“我的朋友,让他们进去听戏。”把门的知道他是杜大成,总会给他面子。

杜大成本来在城里住得好好的,他却主动报名要去乡下。家里人不同意,他就一本正经地给他们上课,讲我们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的。国家有号召,我不响应谁响应?家里人知道他又冒傻气了,可拿他也没办法。最后政府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把他安排在一个镇上居住,依然吃商品粮。

吃商品粮的杜大成,免不了要和粮站打交道。有几回他觉得粮站出了问题,因他发现买回的粮食里面的沙子越来越多。其他吃商品粮的人,当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还有人找杜大成告状,希望他能出头。杜大成一气之下,就去找粮站站长理论。

粮站站长吃得很胖,对杜大成也不怎么熟悉,态度十分傲慢,对杜大成说:“粮食里有几粒沙子是正常的,你要是不满意,可以把嘴缝上嘛。”

杜大成看了他半天,忽然扯开衣服,露出满身的伤疤,拍着胸脯说:“你看看老子这些是什么?”粮站站长却不以为然,仍然爱理不理。杜大成什么也不说了,转身就走。

当天夜里,杜大成就拿出老兵的本事,潜入了粮站。也活该有事,正赶上粮站站长和一个职工在往粮食里掺沙子。杜大成犹如神兵天降,他大吼一声:“你这个丧尽天良的东西,今天让老子撞见,算你倒霉了!”

粮站站长抬头一看,但见眼前站着一个黑铁塔似的人物,最可怕的是他手里拿一把盒子枪,黑洞洞的枪口正指着他的脑袋。粮站站长扑通跪地,磕头如捣蒜,连喊:“爷爷,爷爷,我错了,爷爷饶命!是我一时糊涂,爷爷你就饶了我吧!”

杜大成双目喷火,从牙缝里一字一句地蹦出:“老子们打下江山,容不得你这头猪来糟蹋!”说着要扣动扳机,大喊一声:“啪——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然后一脚又把粮站的那个职工踹倒在地。

杜大成“杀人”的消息震动了全县。粮站站长把杜大成告了。经过调查,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说明,杜大成没有杀人,他是见义勇为,公安机关没收了他那把假枪。

杜大成后来去了外地,粮站站长往粮食里掺沙子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龙肉先生

索南才让

(1570字)

龙肉先生,你有过三次生命危险。你将这三次经历视为命运上的转折。你用刻刀和颜料画了三幅壁画,就在你的牧场中那片悬崖之下。有心人可以专门去看,因为你画画的水平绝对不差。你毕业于河北艺术学院,并且在另外一个大学进修了一年。然后你出于尊重自由,选择回到牧场,舒舒服服当起了牧场主。你母亲一气之下病倒了,再没站起来。回想那些“气死母亲”“杀母凶手”之类的流言蜚语,你,龙肉先生,不置可否,淡然一笑而过之。你仅有一次吐露心声:“欠母亲的命,我会还给她的。”

如同应验一般,你很快遇到了第一次生命危险。

这个危险来得很缓慢,慢到你事先就已知晓。那天你走在一条常年踩踏的路上,可是某一段地方突兀地出现了一块石头。你想,我怕是绕不过这块石头了。于是你去绕石头,阴面的那部分在并不很倾斜的光线下特别黑暗。这是一块有汽车引擎那么大的石头,但背阴的部分更大,你在此遭受了一条什么蛇的攻击。你看见从黑暗中飞上来一个东西,迎面而来,飞到你的腰的高度时碰到你的手。这时候你看清楚了。这条蛇咬了你的手背,你陷入了一种持续的恐惧之中,并因此产生了不好的反应。首先你开始觉得晕眩。这时那条蛇已经完成攻击而逃走,你眼前的东西并不是路面,你想这不正常,所以需要坐下来休息,看看伤口有没有中毒,毒性是否蔓延。你听说过一句话:青海没有无毒蛇。你觉得自己要死了。你想说点儿什么,或者笑出声音来,但你开不了口,是中毒的征兆吗?接着你很清楚地感受到一种痛苦。这痛使你喊叫了出来,但你不知道哪里痛,就好像有时候你感觉很痒,但不知道是哪里痒,那滋味真难受。你觉得自己流了一摊口水,但低下头,却找不到。西北大地的土地太渴了,任何一滴液体也不放过。你当然没有死,你被一辆车送到了医院,但你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然后是第二次危险。这次你没有任何察觉。当时,你正从医院出来。你住了三天院,但觉得已经够了,因为你之前从未住过院。住院是另一种折磨,因为你活生生地看到一个人在你旁边的床上死去,看到那些医生和护士冰冷的反应和态度。你知道那是对的,但你接受不了。你过马路时脑袋突然震荡了一下,你感受到危险了,但已经晚了。你很敏锐地发现自己正往高空中飞去,然后你在转动,这时候你什么也听不见。世界安静的时候真好啊!你感慨得太早了,你没有感到疼痛,但这会儿你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是啊,被汽车撞飞那么高,能不死吗?可是老天就真的好像在跟你开玩笑,你高高地飞上去,却迟迟没有落下来。这时候你头朝着地面,可以看见一些人在看着你。你想起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你的人发出一阵惊呼。你很费力地往空中抬头,发现自己被挂在电线上,你的腿和那些密密麻麻的电线缠在一起。有粗有细、已经很陈旧了的电线救了你。你又逃过一劫。两次劫难紧密连接,你都没有好好消化第一次面临死亡的感受。所以你是把这两次劫难放在一起研究的。你一遍遍地回忆,想起来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你能慢慢地回忆,因为你有时间——这次你的腿断了。你真幸运,只是断了一条,而且还很有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你可能不会成为一个瘸子。所以,现在,你已经回到家,你还要躺在床上半年时间。你将思考死亡。你回忆,还原当时的场景,你知道记忆一定在某些地方欺骗了你,或许就在最关键的地方。这你没有办法。你对记忆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开始预测未来。你开始预测,下一次生命危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这种预测就如同游戏,又仿佛在做试验。于是你觉得死亡就在身边,到处都是。起先你有些不敢接受这样的观念,你试图重新构建健康的观念,可你很快发现,这就是最健康的——能够直视死亡,不被其吓住,就是最好的。于是你认为第三次生命危险,第三次劫难,虽然还没有发生——或者已经在发生——却已经在改变你。于是你不得不感到惊奇。你又想起一句哲语:人思考得越多,就越显得愚蠢。

蔡 楠

(1944字)

你看到村边那个大坑了吗?我爹就是跳进大坑淹死了自己。

我叫乜树长,打一生下来就患有一种怪病。不但我有,我弟树根也有。就是一双手的手指粘连在一起,指间长着一层厚厚的膜,乍一看,就像两只小鸭掌,人们叫我们鸭掌男孩。父母就带着我们四处求医,做手部矫正手术。医生说,这种手术要一直持续到成年后骨骼停止发育。

为给我们治病,我家卖粮食的钱花光了,我爹就去找亲戚借钱。爹还在借钱路上,我爷爷突发脑溢血,来不及去医院就不行了。爷爷出殡那天,奶奶给爷爷烧纸。她不在爷爷的灵前烧,她在屋里烧,点着了被子和房子,然后大笑,又大哭……

我妈说,你奶奶怎么会这样呢?她真是疯了。

我家的房子烧了,爷爷也在火葬场烧了。我爹就被烧得没了魂儿。他整天围着房子转,转够了,就去村外转,再转够了,就觉得那大坑是房子,就觉得那大坑里的水是床,是被子。我爹一想到床和被子,他就困了,就累了,他就在明亮的月光下跳进了大坑,睡去了……

爹睡去了,娘却睡不着了。她整日整夜地发呆。有时候拉过我和树根来,摸我俩鸭掌一样的手,又把我们的手摊在她的面前,之后,她就用食指和中指比划成剪刀,嘴里咔咔地嚷着,就剪我俩的鸭掌。咔咔完了,剪刀还是她的手指,鸭掌还是我们的鸭掌。娘就对着我俩痴痴地笑,笑过,又大哭!

哥,娘怎么会是这样呢?树根哆嗦着问我。

我想起了奶奶,想起了娘说奶奶的话。我就对树根说,咱娘可能也疯了。

我说这话的时候,就把家里的火柴打火机都藏起来了。

为了活下去,我的亲人们把我们一家四个病人分开了:娘和树根由外公外婆照顾,我和奶奶去了姑姑家。

听人说,每个人头上都有一盏灯。灯亮着,人就活着,灯灭了,人就死了。我爷爷和我爹头上那盏灯已经灭了,可我头上那盏灯呢?我奶奶,我娘,树根头上那盏灯呢?没灭,但我怎么看不见它们亮着呢?

直到我在姑姑家遇到王红心妈妈,我才知道,我头上那盏灯是需要点燃的。而红心妈妈就是那点灯的人。

那时候我还叫她红心阿姨。从大家的嘴里,我知道她是个人民警察。工作之余,多年致力于志愿服务,事迹都上了报纸电视。可我知道这些离我很远,何况我不愿意让一个漂亮的女警察看到我的鸭掌。当她到姑姑家来找我时,我逃了。

我逃回了自己的家。

红心阿姨追了来。我知道她是举着火把追来的,不管我逃到哪里,她的火把都会指引着她追到我。

那时候,外公和外婆回了他们家,我正想给我娘和树根做点饭吃。柴火是湿的,锅是锈的,做什么吃呢?我掰着鸭掌犯了愁。

这时候,村干部领着红心阿姨进屋了。我躲到了被奶奶放火烧过的门后面,但还是被红心阿姨拽了出来。

红心阿姨的手是神奇的手。她的手带来了衣服、书本还有吃的。她说,孩子,先吃个驴肉火烧吧!

我伸出了鸭掌。我接过驴肉火烧,去给我娘和树根,却发现他们手里已经有了。

我们一家吃着驴肉火烧,红心阿姨收拾着屋子。我们饱了,屋子也被她收拾齐整了。她拿过一件毛衣,给我穿上,我却把目光投到了她带来的书上。我不认识别的,我知道里面有一套是《小猪佩奇》。我用鸭掌夹过一本《小猪佩奇》,红心阿姨却叹了口气,你是该上学了,可眼下,你们最需要的是治手!

就在那个冬天,我穿着红心阿姨给我买的新毛衣,和我的弟弟树根又一次住院了,是红心阿姨联系的大医院,在市里。有骨科专家为我们手术。

术后,我俩粘连的手指竟然被分开了。

当我们被推出手术室,我看到提着饭盒走上前来的红心阿姨。我举起缠着绷带的双手说,红心阿姨,我能不能叫你红心……妈妈?

能!孩子,以后我就是你俩的妈妈——

我看到,红心妈妈的脸就成了我娘的脸。

妈妈,手术费……手术费,还没交呢!树根比我小,但这小脑袋瓜考虑问题倒比我多。

红心妈妈笑了,报纸登了你们的消息,社会各界有一部分捐款,医院里也减免了一部分费用。别担心,孩子们,安心养病吧!

后来我才知道,红心妈妈把她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的奖金也捐给了我们。

那时候,我觉得我头上的那盏灯亮了。树根的那盏灯也亮了。

一个月后,我娘头上那盏灯也被点亮了。在红心妈妈的帮助下,一家精神康复医院免费给我娘开始治疗。

灯亮了,新的人生就会开启。出院后不久,红心妈妈和她的爱心服务队,把我和树根接了出去,我们被安排在市里的学校读书了。学校不仅给我们免除了一切学杂费,还成立“一分钱爱心基金”。每天,600多名师生每人都为我们哥俩捐出一分钱。

现在,多年过去了,我在这家学校已经读完了初中。

今年中考前夕,我迎来了16岁的生日。

红心妈妈带着她爱心服务队的叔叔阿姨们来给我过生日。她将一张银行卡递到了我的手里,树长,这里面有19753元钱,是从我2010年认识你和树根之后,众多好心人给你们捐的,有的连名字也没留下。这些钱我一直给你存着,今天给你办了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

那天,我拥抱了红心妈妈,我含泪许愿:红心妈妈点燃了我头上的灯,我将来也要做一个点灯人,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光明里。

(1652字)

于心亮

李乞8岁开始练铁砂掌。10年后,挥起一掌把碗口粗的木桩砍断,李乞就觉得铁砂掌练成,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了。临行前,他告别老张头:今后,我要做一条好汉!

李乞是孤儿。他的铁砂掌,是跟钉马掌的老张头学的。

老张头喝过李乞敬的酒,教给他最后一招:打不过,就跑!

李乞很不以为然,觉得老张头是在戏弄他。因此,在行走江湖的路上,李乞一边暗暗心疼孝敬老张头的地瓜干子酒,一边在心里头偷偷咒骂老张头,骂他是混账王八蛋!

李乞行侠仗义的第一件事,就是瞧见两个无赖调戏端茶的少女,李乞大喝一声,然后挥起一掌,砍掉茶桌一个角儿,把两个无赖吓跑了。李乞很得意,在少女欲言又止的表情里喝尽杯中茶,豪气万丈起身要走,却被少女拦住了,要他赔偿打坏茶桌的钱……

李乞感觉很憋屈,想找人好好打上一架。说来也巧,那两个吓跑了的无赖纠结了几个帮手,在一条胡同里堵住了李乞,要给李乞点颜色瞧瞧。李乞二话不说,双掌翻飞挥舞,刷刷几个回合,就把对方全部打翻在地上……李乞哈哈大笑,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有个拾粪的老头儿路过,提醒李乞赶紧跑。

跑?——为什么要跑?老张头说了,打不过就跑;打过了,我为何还要跑?

很快,衙门里就来了官差,欲拿李乞是问。李乞很委屈,我是行侠仗义才出手教训坏人,为什么反倒怪罪于我呢?官差说:教训坏人,有我们当差的,该你乱管闲事么?

因此,李乞被罚去做苦役,啃窝窝头,扛砖去修城墙。

后来,有人做担保,又打点了银钱,把李乞给放出来了。李乞以为遇到了贵人,定睛一瞧,原来是打架那天,好心提醒李乞赶紧跑的那个拾粪的老头儿。李乞摇着头说:我可不敢随便替人出头了,现在这世道,好人难当,倘若你受了欺负,还是去找旁人帮忙吧。

老头儿微笑着不语,只是让李乞跟他走。走来走去的,就走进一个大宅院里。

老头儿扔掉粪叉子,接过仆人呈上的热茶,坐下笑眯眯饮上一口,李乞才知道,面前这个貌不惊人的拾粪老头儿,竟然是大嵩卫城里赫赫有名的钱百万——钱大掌柜!

钱掌柜想找个保镖,他看中了李乞练就的铁砂掌,问跟谁学的?

李乞说跟老张头学的。钱掌柜问哪个老张头?

李乞说:钉马掌的老张头。

钱掌柜说:徒弟都这么厉害,做师父的不是更厉害么!何况,我也缺个钉马掌的。

于是,钉马掌的老张头,就当上了钱掌柜的保镖。

李乞很郁闷,老张头年老体弱,怎能当保镖?……钱掌柜怎么不找我呢?

钱掌柜依旧笑眯眯地饮茶,饮完了,才說:行走江湖,不是那么好走的,要想名正言顺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我举荐你去个地方吧。李乞问啥地方?钱掌柜说:去衙门,当差。

凭着李乞练就的铁砂掌,又有钱掌柜上下一活动,事情很快就办妥了。

李乞很感激钱掌柜,问:我李乞何德何能,竟能让钱老爷如此眷顾?

钱掌柜笑眯眯地说:没别的,我就觉得你是一条好汉!

充满感激的李乞决心不辜负钱掌柜的期望,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因此,他在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暗自发誓,今后钱掌柜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一定全力以赴!

钱掌柜很高兴,觉得没看走眼,夸老张头教出个好徒弟。

老张头也高兴,觉得钱掌柜真是一位好老爷,自己一定要鞍前马后为钱掌柜服好务,做一名合格的保镖。因此,有一天,因为临街店铺的事情,钱掌柜和邻铺店主起了冲突,老张头遂舍命上前,没成想被对方一推,老张头摔倒在地,脑袋磕在地上,竟然就死了……

钱掌柜跑到衙门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李乞啊,你的铁砂掌那么好,当师父的武功肯定更不得了,没想到啊没想到,他竟然被对方打死了,你前去捉拿的时候,可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因此,当李乞将邻铺店主缉拿归案以后,手底下就没留情。

没想到,经过严刑拷打,竟然将邻铺店主给打死在牢中。

如此一来,事情就麻烦了。

李乞佩戴枷锁,被发配边关去做苦役。李乞行至前街,看到钱掌柜正笑眯眯指挥着下人扩展店铺门面,此时的邻铺店面已成他的了。李乞喊声钱老爷。钱百万听见了,转身说李乞啊,幸亏我上下打点才免你死罪,别泄气,无论走到哪里,咱都是一条好汉!

李乞充满感激地要跟钱掌柜再说点什么,钱百万却已转身忙活去了。

去往边关漫漫的长路上,李乞一直想着钱掌柜,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哪里不对劲儿?——李乞又想不出来。

叶明之的遗书

张建春(1650字)

张建春

叶明之在那么一瞬间就彻底明白了,自己落入了魔掌,再也挣脱不了了。

果然,叶明之经受了十八般刑具,双腿齐刷刷地断了,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已在一间黑洞洞的牢房里了。

叶明之抬抬双手,钻心的疼袭来,一头的冷汗披麻样滚下。此时,他发现了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充满了恐惧和慌乱。

叶明之强忍着疼,给这双眼睛递过去了一个淡淡的笑。

眼睛躲避了一下,闪烁在牢房门外的旮旯里。

叶明之第二次看见这双眼睛时,是第二天的中午。牢门打开,慌乱的眼睛走了进来,是来送牢饭的。叶明之腿断了,牢饭只能送到面前。

眼睛丢下了一句:叫我黄三吧。声音低得像蚊子哼,目光打在脚面上。

叶明之饿极了,捧起瓦盆,饭几乎是倒进肚子里的。黄三站在一边,目光还是低低的。叶明之吃完了,用手擦擦嘴,轻轻道了声:谢谢!

黄三头也不回地走了,牢门“咣”的一声锁死了。

像一床破被絮一样,叶明之被抛在牢房里。叶明之安静了下来,把前前后后的事想了一遍,还好,没有破绽。

叶明之是在通知完最后一个同志撤离后被捕的。出了叛徒,叶明之蹬着自行车,抢在敌人前头,通知了他的上下线,在稍微喘了口气时,就被按在了地上。

叶明之嘴角有了笑,笑又扯得周身疼,身上没有一寸地方是好的了。

叶明之彻底暴露了,不松口,死肯定是唯一的路。

不怕死。死亡,叶明之早就有了准备,参加地下党那天,叶明之就做好了准备。

黄三是叶明之每天见到的唯一的人,送饭、送水,要大小便,就喊一声,黄三便会进来……只是黄三的眼睛无处放,不敢和叶明之对视。

叶明之有时找黄三说话,黄三躲着,叶明之就自言自语,远远开开地说一些事。叶明之知道,黄三在听,听得静悄悄的。

一天夜里,叶明之听到了低低的哭声,本以为是自己在梦中哭了。但不是在梦中,叶明之听出了这哭声是黄三的。

早晨黄三进了门,丢下稀汤样的早饭,还丢下一句话:我也在坐牢。叶明之没接上话,黄三早走开了。

叶明之能够在牢房里挪动身体了,黄三还是将牢饭送进来,此时的黄三眼中多少有了些喜色。

叶明之多了样事,黄三在牢房外时,叶明之就自言自语,有时背一首诗歌,有时讲一些道理。叶明之是说给黄三听的,黄三也明白是说给自己听的,两人心照不宣,一人说,一人听。

叶明之还是知道了黄三哭的原因,黄三的老母亲被人欺负了,往死里欺负。

刚刚好些的叶明之又一次被动了大刑,这次是双手,十指被钉了竹签。

叶明之昏迷后醒来,黄三立在叶明之身旁,这次黄三的目光没有躲避。

黄三说话了。“就认了吧,说句怂话。”黄三的话很轻柔,也好听。“不,不,不!”叶明之没多说,吐出的字硬得如铁钉。

“县长下了严令。”“不,不,不!”叶明之太痛苦了,每吐一个字,都是一身冷汗。

夜里,叶明之发高烧,说胡话。黄三守在一边,有时捂叶明之的嘴,有时把叶明之摇醒了。

下半夜,叶明之睡着了。可不久,又被哭声吵醒了,叶明之听出是黄三在哭,哭声掖在嗓子眼里,闷闷的。

第二天,黄三打开牢门,这次黄三敢看叶明之的眼睛了,定定地看,看得叶明之想躲避了。黄三的目光里有东西,湿湿的。

黄三说,你梦中喊了个人名,我捂住了。叶明之大吃一惊,还是回了句:谢谢!叶明之知道喊的人名是自己的爱人加同志。

到了秋天,黄叶悄悄地落下,叶明之算了算,春天入狱,半年时间了。叶明之长长吐了口气:牢底坐穿吧。

黄三送来了好吃的,还有一壶酒。黄三身子木木的,像是提着千斤重物。叶明之知道,自己要上路了,去好远好远的地方。

叶明之坦然,借着黄三的力量席地而坐,理了理荒草样的乱发,将一壶酒一饮而尽。

黄三忍不住落泪了,目光曲曲绕绕,将叶明之看了个遍。

黄三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和一支秃秃的铅笔,递给叶明之。叶明之愣了下,摇了摇头。

“不给她留句话?”“不了,该说的,都已说过了。”叶明之的笑从嘴角慢慢洇开。

黄三不舍地离开,但还是站在牢房外,黃三还想听叶明之的自言自语。

没有,一切都死寂。黄三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叶明之被活埋了,埋得不留痕迹。

没过多长时间,黄三消失了,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黄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叶明之高烧时喊着的她,又被黄三捂回名字的人。

THE END
0.小小说的常青树至于对小小说的执著,他说“就像年轻时一心想娶个大个子白姑娘做媳妇,结果命运安排个小个子黑姑娘,开始不情愿,时间常了,感情深了,对她有了新认识,就心满意足了。虽表面给人说:我那小贱内,心里却说:俺那小心肝,小宝贝儿!” 别人写文章,越写越长,张老师写中篇,写短篇,如今一门心思搞小小说,越写越短。谈到jvzquC41yy}/onnrkct/ew45em
1.《联合报》文学奖经典小小说4. 《白雪公主》,作者林裕翼。1991年度联合报文学奖极短篇获奖小说。同志小说。巧妙地将小男孩参加学期末汇演反串白雪公主,与我[一个男性化的女子]和雪子的爱情故事融合在一起。 5.《早餐》,作者纪大伟。1999年度联合报文学奖极短篇获奖小说。这篇小说在大陆转载也比较多。小说的题材是婚外情,但精彩之处是结尾自然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3;229=9635
2.陈柳金:左手写公文谋生右手写小说养生2012年荣登“中国小小说十大新秀”榜首。 在今年第四届桐花文学奖上,东莞作家陈柳金以作品《桐花井》摘得短篇小说组的佳作奖。陈柳金并不是专职作家,用他的话表述是“左手写公文谋生,右手写小说养生”。 一直,从骨子里喜爱文学 “我觉得自己和文学创作是一种机缘,有宿命的意味。”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gyu532:814274/:6/2752:96670nuou
3.王晓棠整理:周波2021年1月11日小小说讲稿(根据录音整理)第二点呢,这个也是谢志强老师啊,经常在跟我讲,然后我跟我的学员再反馈过去,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小说的元素很重要,就是你既然写这个小小说也好,闪小说也好,要有小说性。 那么这里面呢,我先扯一下中短篇和小小说闪小说的一些区别,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啊,我们现在很多人啊都在阅读中短篇,那么中短篇他更多的是讲一个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725872198469532a?68@6986
4.小小短篇合集(H)(摔倒晕了p)小说免费读最新章节小小短篇完结文 小小一片云儿童版歌曲 小小全文免费阅读 死了浑身红 短短三万天 短短一生 小小言情站w神偷迷情 秦敏我把老公喊来是什么小说 秦敏北部湾 儿媳经典短篇 小小小说作品集 秦敏广西北部湾 小小免费阅读全文 小小短句视频 短篇小小说集 小小短文无法不备翻译 秦敏莲湖区局 小小作文 小小的全部歌曲 jvzquC41yy}/yjscpv~u0wjv1homg|4ctvodnn4jvor09?49856:1
5.世界经典小小说100篇(一).pdf世界经典小小说100篇_(一).pdf,世界经典小小说 100 篇 目录 小园中 里尔克〔奥地利〕 二草原 显克微支〔波兰〕 一个黑夜 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 大理石鸽子 凯尔德·阿贝尔〔丹麦〕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 布莱希特〔德国〕 笑者 恩里克·波尔〔德国〕 轻蔑的一瞥 库森别格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4881A5262683962276367xjvo
6.微型小说赏析范文9篇(全文)微型小说如何在自己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律的限制中来塑造人物, 其写人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这都是在进行微型小说创作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微型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人物形态和一般长中短篇小说的人物形态是不相同的。 我们认为微型小说的人物形态主要有这么几种:1、特征型人物。它一般只刻画人物性格的某一个侧面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3|5~v7n;0jvsm
7.校园小小说作文(通用25篇)校园小小说作文(通用2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园小小说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小小说作文 篇1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12?4435>16>3jvor
8.《飞天》2020年1期目录书刊目录《飞天》立足陇原,面向全国,以刊发小说为主,兼及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等其他样式。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精粹、散文随笔、诗歌、大学生诗苑、诗词之页、飞天论坛等多个特色栏目。装帧设计典雅时尚,144页,70克轻型纸印刷。 中篇小说 4 梦里的小鸟无处飞 / 李金桃jvzq<84yyy4{wxokcygoi7hqo1svn~4624=20qyon
9.礼物(短篇小说)礼物(短篇小说) 熊生庆 一 从扎佐到黑石至少走三个小时,再从黑石转到箐马,怎么也得四五小时吧? 用不了,走快点,七点出发,顶多十一点就到。老烟枪说,小骨头,去箐马整到钱你打算干什么?小骨头得意地回答,我早就想好的,我要买十只母鸡,买几袋苞谷,把这十只母鸡养起来,一天就能下十个鸡蛋,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6129731A:673?: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