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文学创作与作家

认证主体:蔡**(实名认证)

IP属地:江西

下载本文档

1、第四章 文学创作我们对文学创作并不陌生,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应该对文学创作有一定的理解(请大家打开教材第141页,快速的阅读一下前三段,并总结出何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特点:首先,创作构成了文学活动的起点,了解创作对理解文本具有重要的

2、意义;其次,创作过程体现了审美创造活动的一系列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基于文学创作的上述特点,本章主要是通过对创作主体、创作心理和形式与风格等问题的讨论与分析。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作家的人生经验、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等主观因素,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作家置身于其中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以及业已存在的文学传统和各种惯例,则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他的创作活动。文学的创作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作家为表现他对人生的感悟而力求超越种种既定文学规范的过程。一、创作与人生经验(一)文学创作活动的主体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

3、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外文学理论中对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曾经有过各种说法:1、西方文学理论:古希腊的柏拉图 “诗灵神授”说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创作视为神灵附体于诗人的结果,诗人被视为神的喉舌或是代言人。柏拉图认为,诗人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那些题材,说出那样多的优美辞句,并非凭借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遣。按照这种说法,诗人不过是一个载体,诗歌创作实际上被解释成神的而不是人的创造。康德 “天才论” (注:“诗灵神授”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叙事性文学有着相似之处)2、中国古代文论:“感

4、物说”第四章第一节在论述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的关系时,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感物说”。(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43页)与西方文学创作理论偏重强调主体天分不同,中国古代的创作理论把文学创作视为“感物”的过程和结果。感物说从主体与客体即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来界说文学创作,强调了创作活动的“感物”特点,既突出了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把外物世界视为激发创作必不可少的审美对象。例如:古代文论中的感物说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谈诗经的起源时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把最初的诗歌活动看成是人们对其生活感受的表达。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陆机文

5、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把文学活动视为人对天地万物感受的抒发。从这里不难看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文学创作的感物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出:“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感物说”既突出了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把外物世界视为激发创作必不可少的审美对象,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创作理论。但是感物说更倾向于人与万物的同一,主体的作用不能不受制于世界,因而是有限的。(二)生活经验与作家创作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往往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6、(请大家阅读第145-146页内容,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成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心理平衡,往往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都是这种思想的理论结晶。例如:中外文论中的“发愤说”“发愤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中最经典的表述,当数大家最熟悉的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

7、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强调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韩愈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荆潭唱和诗序里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欧阳修也说: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钱锺书在日本曾做过一个讲演诗可以怨,指出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创作理论,其实都有这个特点,他说: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

8、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在讲演结尾处钱锺书提醒说:古代评论诗歌,重视“穷苦之言”,古代欣赏音乐,也“以悲哀为主”;这两个类似的传统有没有共同的心理和社会基础?悲剧已遭现代“新批评家”鄙弃为要不得的东西了,但是历史上占优势的理论认为这个剧种比喜剧伟大;那种传统看法和压低“欢愉之词”是否也有共同的心理和社会基础?再如;1、陀思妥耶夫思基: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

9、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介之认为:“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诗意的笔调展现美好。托尔斯泰具有思想家的灵性,能洞悉社会的全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他出生在一个退伍的军医家庭,童年时与父亲生活在庄园之中,接触到许多与农奴实际生活相关的事情;他经常去父亲的穷人医院去玩,那里仅有地标式建筑是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基于这样的一种经历, 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

11、省自己笃信宗教。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1)多年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这样描写一位死刑犯临刑前的心理活动 :“附近有一座教堂,金碧辉煌的教堂圆顶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他记得,他当时目不转睛地紧盯着那个圆顶和闪耀在圆顶上的阳光;他的眼睛不能离开那些阳光:他似乎觉得,那些阳光是他

12、的一个新天地,再过三分钟他就要和那些阳光融合在一起了”死屋手记描写了苦工监狱令人战粟的苦难生活。2、曹雪芹3、史铁生4、古代诗人的仕途生活应该说,悲剧性人生和创伤性体验,从情感内蕴、文学风格、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酿成了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三)文学创作的“对象化”特点创作是主体与生活的结合、融合,体现了创作的“对象化”特点。“对象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最初由黑格尔提出,他用这个术语来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对象化”的唯心主义涵义,揭示了社会实践才是主、客体关系变化的基础。文学创作的对象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指作家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

13、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中的对象。使生活对象不仅是一个主体之外的认识对象,而且因为作家的感同身受,成为主体化、情感化和个性化了的对象。只有在作家与自己的对象结成这种对象关系时,他才能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二、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一)传统和惯例从文学创作的实践历史来看,创作受传统和惯例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学经典对于后来文学的影响就是一个范例。经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甚至决定着后人的创作,它往往会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的法则或标准。传统是当下创作的背景,只有把当下创作置于传统之中,才能判断它的意义和价值;传统也为当下个人创作提供了规范。

14、传统对文学家既能形成一种启迪和激励,也可能酿成一种束缚和焦虑。例如:文学传统与当下创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生命和发展维系于不断的创新,维系于对前人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对创作来讲既可能是一种启迪和激励,也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引起力求创新的作家的焦虑。钱钟书在谈到宋诗时说: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

15、他至多是个守成之王,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遗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当然,文学与传统的关系并不总是这么紧张,更多的时候传统也会对当下的创作形成积极的影响,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任何创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下的创作只有在传统的

16、映照下才能获得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后人的文学创作应该努力寻找如何化解或超脱传统的途径。毛泽东就说过,能否继承传统,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来说,就有“文野之分,好坏之分,快慢之分。”文学创作不仅与作家及其人生经验有关,而且还受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学惯例的影响。(举例:中国的悲剧以大团圆为主,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如鲁迅的祝福、中国三四十年代的影视文学战争题材,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死的死、亡的亡,他们只是反贪官污吏,并不反朝廷,最后结局为归顺朝廷,这样的一个结尾,也是因为作者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二)母题与原型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还有两个较为特殊的因素:母题与原型。1、文学创作与母题【知识点】第四章第一节论

17、述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的特殊因素时提到一个概念:母题。母题指那种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或成分。(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50151页)【知识点讲解】母题(motive)这个术语,是文学理论从民俗学那里移植来的。民俗学用“母题”来描述民间文学中常见的类型化现象,指那种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或成分。文学理论所说的母题是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分、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等,以及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由此可见,母题并非生成于现实情景,也不属于个人的创造,而是源于

18、传统。母题以它的构成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浸渗和凝聚。作为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母题,还可以突破时代、地域、文化、语言及艺术类型等种种局限,使得一些基本的叙事单元获得永久性“通变”。 从母题中不仅可以见出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同时还能把握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心态的积淀过程及显现状态。范例:文学创作与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或叙述模式;有时也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也指一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的短语、一段描述或一组复杂的意象。例如“孤独”这一母题。在荷塘月色中,“孤独”是让人又喜又忧的情绪,让“我”淡淡而喜,淡淡而忧;在我与地坛中,

19、“孤独”是身临绝境的人对“生”和“生”的意义的思考,在变形记中,“孤独”是被抛弃的人痛彻心肺的呼喊凡此种种,“孤独”这个母题在不同的篇章里被不同的作者以多元化的诠释。母题总是依存于一定的文学表现程序:一种反复出现并因而形成了自己传统的叙述成规(叙事作品)或意象模式(抒情作品)。中国诗歌传统中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如梦是一个母题(死亡母题)。但这样的母题不像哲学史或思想史上那样以观念形态和逻辑方式存在,而是惯例性质的意象模式。如:以“暮”、“晚”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日暮、岁暮、夕阳、残照、落日、斜阳;以“川”、“流水”、“河”、“舟”、“孤舟”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以“秋”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悲

20、秋、秋气、落叶、朝霜、白露;以“春”为关键词 意象模式惜春、怨春、落花、落红、残花;(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死亡”、“怀乡”、“隐逸”、“怀古”“放逐”都是中国文学常见的母题。任何母题都以惯例的形式存在,是“有意味的形式”。特定民族中的母题是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包括人生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模式、审美体验等)的集中体现。2、文学创作与原型【知识点】第四章第一节论述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的特殊因素时提到了另一个概念:原型。原型(archetype)本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术语。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由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构成。个人无意

21、识与个人经历和经验相关,完全属于个人,因此不具有普遍意义。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是对自史前社会直至今日的每一世纪中有微小变化和差异事件的记录。集体无意识有很强的向外表现的欲望,当它们不能在人的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人的梦中、幻想中和其它的象征形式中显露,因而人们可以从这些表现迹象中去推测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这些迹象便是原型,原型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50151页)【知识点讲解】文学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比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月亮、香草、石头等,在中外文

22、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集体无意识,把个体的种种经验和印象组织成了美的形式对称、和谐和富有节奏感的简化形式。原型并不直接作用于创作,而是规范当下的创作,具有整合、归纳现实经验的作用。原型是一个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作家在创作中一旦表现了原型,就好像说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将他所要表达的思维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了永恒,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命运,也把原型从无意识的深渊中发掘出来,赋予意识的价值,经过转化使之能为同时代人接受。原型和母题的区别在于,原型是一种源于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主要表现为形象类型,而母题则是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基本的叙事单元,具有叙述模式和形式结构的特点

23、。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文化或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生成于族群积累的人生经验,并在这些经验中积淀了族群共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范例:文学创作与原型如果把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进行比较,就会对文学原型有一种比较清楚的认识。俄瑞斯忒斯这个悲剧在古老的阿特柔斯神话背景下展开。阿迦门农之父阿特柔斯继位迈锡尼国王,其弟提扼斯忒斯奸污了阿特柔斯之妻,阿特柔斯杀了他的儿子烹了给提扼忒斯吃,此事触怒了天帝宙斯,宙斯要让阿特柔斯全族遭殃。提扼斯忒斯被逼流浪期间,无意中与其女儿珀罗庇亚发生性关系,生下埃葵斯托斯。埃葵斯托斯后被阿特柔斯收养,并认出生父,继而杀死了阿特柔斯,夺得了迈锡尼。

24、提扼斯忒斯死后,阿迦门农赶走了堂弟,在特洛亚战争期间,其堂弟又与阿迦门农的妻子克尔泰涅斯特拉私通,并阴谋夺取了王位。其中,阿迦门农叙述了阿迦门农于特洛亚战争后回家被其妻子及其奸夫谋害的经过。奠海人叙述了阿迦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杀母亲及奸夫的故事。 英国文论家吉尔伯特默里(Gilbert Murray)发现莎士比亚剧中哈姆雷特的故事与古希腊英雄俄瑞斯忒斯(Orestes)的故事有许多绝非偶然的相似之处:他们两人都是老国王的儿子,老国王被皇族中某个亲属谋杀了,而后这个亲属篡位做了新国王并娶了王后,即他们的母亲作妻子;然后哈姆雷特和俄瑞斯忒斯又都受到神示去为他们的父亲报仇,最后他们不仅杀死了篡

25、位的新国王,而且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母亲的死亡。默里深入考察了哈姆雷特和俄瑞斯忒斯两个故事的发源和神话模式,前者出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神话传说,后者为古希腊神话,两者不大可能会相互影响或相互模仿。因此,默里认为两个故事之后是“我们可以称之为金枝国王的世界范围的仪式或习俗故事”,(参见吉尔伯特默里:诗歌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7,第228页。)换句话说,就是弗雷泽所说的“老国王被新国王、新国王又被后来的新国王所杀”的循环模式。因此默里相信,原始神话、宗教仪式的某些故事和情景“深深地植入了

26、民族的记忆之中,可以说是在我们的身体上打上了印记。我们已经忘却了它们的声音面貌,它们对我们是陌生的。然而一看到它们,内心便有一个东西跳将出来,这是一种来自血缘的呼喊,它告诉我们:我们是一直认识它们的。”(参见吉尔伯特默里:诗歌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7,第238-239页。)正因为如此,一个题材有时候显示出一种近于永恒的持续性,一代代的作家不自觉地重复着意味深长的细节。同时,这类剧作之所以能跨越时代和文化的鸿沟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们唤醒了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沉睡的深层情感的潜流。创作受原

27、型和母题影响的现象,反映了历史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和传统价值观念对现实意识的浸渗,反映了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制约。三、创作个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学创作也不例外。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很多诗人,文学家,他们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举例说明,以古代诗人为例)【知识点】本章节论述了创作个性的重要性。所谓创作个性指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创作个性影响到作家的创作生命和艺术成就。(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54155页)【知识点讲解】创作个性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文学理论术语,它与心理学术语“个

28、性”有关,但是创作个性不是个性,甚至不能说是个性的表现,二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心理学所谓的个性又称为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特有的兴趣、气质、天赋、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和。心理学所谓的个性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创作个性却并非人人具有,创作个性的形成是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通过创作实践,不能在创作实践中积累、形成、张扬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创作经验,并将这种创作经验保持下来,就不可能形成创作个性。这里所说的创作实践,主要是指作家在创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观察生活特有的角度,形成了他对某种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敏感,形成了他反思生活特有的主题,同时也形成了他把握生活、表现生活特有的方式和形式,形成了他最擅长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段,甚至最拿手的文体、体裁。这种与创作经验密切相关的种种因素,从关注某种生活现象到特有的感受生活、理解生活的方式,再到有特点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加工,一直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等等,即从感受生活到艺术想象再到艺术表现,在创作的全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这才是创作个性。范例:个性与创作个性的不同作家的个性固然与创作个性有着联系,所谓“文如其人”即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但这并不是问题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TheWorldRepublicofLetters短评读过(21) 在读(2) 想读(8) 我来写短评 热门 << 首页< 前页后页 > >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 作者:Pascale Casanova isbn:067401345X 书名: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 页数:416 译者:M. B. Debevoise 定价:USD 35.00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82:971eqsngwyu
1.永恒纪元戒世界奇缘题库永恒纪元戒世界奇缘答案大全391《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师傅之一,“江南七怪”中绰号“飞天蝙蝠”的人是谁?_柯镇恶 392曹操的诗《短歌行》中,“何以解忧”的下一句是什么?_唯有杜康 393出自《增广贤文》中“命里有时终须有”的下半句是什么?_命里无时莫强求 39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同盟国三巨头之一,当时的英国首相是谁?_丘吉尔 395我jvzquC41yy}/szyp0eun1jwvkerf1jwvkerfa@765:e20qyon
2.起源误识与拨正: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语义世界文坛歌德的几乎所有“世界文学”用词基本上不是指作品本身,而是一种“现象”,一种“态度”,一种“行为”。歌德的“世界文学”用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动词性”,即他喜用的“精神贸易”,也就是今人常说的对外交流、开展国际文学活动。 三、 《艺术与古代》,或文学交流的欧洲事情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2862245d6992;4343A=463>/j}rn
3.大象夜读“全网嘴替史铁生”突然翻红,写尽00后集体痛苦余华余华还跟对手扬言道:“你们要是踢到铁生身上,他很可能被你们踢死。”结果学生们谁也不敢进球,而余华他们在对方球门前一阵狂轰滥炸。 网友们笑称,“余华他们是过命的交情,过的是史铁生的命。” 网友制作的“文学三巨头”小狗表情包 回忆起踢球的往事,史铁生曾写道:“我是最糟糕,但最快乐的守门员。”史铁生也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8/295eql2kpcsqezf972:58B3ujvsm
4.十大名著作者:托尔斯泰上榜,第九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也是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且在1851~1854年的时候开始写作,托尔斯泰的小说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在19世纪70至80年代,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该书对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世界十大名著jvzquC41yy}/rqg3454dqv4tgp}v1ƒzqlkg08A7780nuou
5.神曲(西方文学史不可绕过的里程碑之作,世界文学王冠上璀璨夺目的明珠作者: [意大利] 但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1 版次: 1 ISBN: 9787020182923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80页 字数: 373千字 内容简介: 神曲原名喜剧,是但丁在一三七年至一三二一年间创作的一部史诗。这部作品分为“地狱”“净界”“天堂”三个部分,以长诗的形式jvzquC41dqul0ttpih€/exr197;68:49;8<45<777
6.十大俄国著名小说家俄国作家有哪些谁的作品让你印象深刻→买购APP伊凡·屠格涅夫(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俄国文学三巨头”。他以心理描写的精微性和诗意叙事的抒情性著称,将现实主义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熔铸一体,推动俄罗斯文学登上世界文坛。其语言艺术被列宁誉为“卓越的俄罗斯语言大师”,代表作包括《罗jvzquC41yy}/ojniqq4dqv4ekvobq8qkuve389<0jvsm
7.文学:外国文学找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136、单项选择题 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安娜卡列尼娜》 D、《克莱采奏鸣曲》 点击查看答案 137、名词解释 《欧那尼》决战 点击查看答案 138、单项选择题 一般认为俄国十九世纪文学的三巨头是()。 A、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 B普、希金、jvzq<84yyy4:3n}co0usi8jzco59966:7852:>;3264ivvq
8.活动回顾|单向空间《三只忧伤的老虎》新书分享会李晖:里面有个人物好像说到文学三巨头,是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范晔:因为他自己也做文学翻译,他翻译过《都柏林人》。后来有人让他翻《芬尼根守灵夜》,他说我翻不了。他说这个书就不应该翻译,如果要翻译就重写一下,用西班牙语再重写一个,他确实很多时候是这么干的。包括《三只忧伤的老虎》的英译本也是跟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669468
9.“恕我不起来了”“活过爱过写过”名人墓志铭都写了啥?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这句墓志jvzq<84o0cifr7tti0io1|odf1814=5612>0v;5462:1:h7894=767xjvor
10.俄语人千万不能错过的文学经典名句,干了这杯浓浓的文学鸡汤~说起俄罗斯文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太阳”的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肖洛霍夫?还是? 虽然这些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作品却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价值。 jvzquC41tw4iwsncpi4dqv4pgy5q3<<63:<0
1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钱理群:我这次总结,北大中文系文学研究方面有“三巨头,六君子”。哪“三巨头”呢?王瑶、吴组缃和林庚。所以我实际上受影响不止是王瑶,其实我更多的是接近吴组缃和林庚的。吴组缃有一句名言,说,你要提出一个命题,提出“吴组缃是人”,没有意义。你提出“吴组缃是狗”,就有意义了(笑)。他非常强调学术的创造性、启发jvzquC41ejoog|j0rm{/gmz0ep5yypl1df€xt8jcfe?68@k435:ec?gc678g:=gh9;jddj3jvo
12.哲学新书联合书单去未来化笛卡尔新浪财经《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洪涛 著,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6月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世界文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
13.复活(世界名著名译典藏)(豆瓣)353第三部 436附录 丛书信息 ··· 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共102册),这套丛书还有 《雾都孤儿(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大卫•科波菲尔(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森林报(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红字》《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等。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全部8 条 ) 热门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2894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