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嘲讽地摊文学,你觉得只有三流作者才会去写,恰恰写这个最赚钱。
如果,你是70后,相信你小时候,一定在火车站,报刊亭,见过那种摆在地上的杂志报刊。
没出版社,没有书号,那种。
暴力,低俗,有趣。
可是,购买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那个年代,相对于国营书店,地摊似乎是补充了发行的渠道。
但是从销量上,和受欢迎程度上,却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或者超过了正规渠道。
我记得,小时候,在我们老家的镇子里。
有个毕业后,一事无成的老哥,身体有点残疾,没技术,他就在镇子里卖这种地摊杂志。
买卖相当的不错。
看到这个画风和排版,是不是,感觉已经闻到书上那股味道了。
当年,为什么这个最畅销。
一个是因为便宜,最主要的是,里面讲的东西猎奇,有趣。
吸引人。
当年,我们把这种东西统称为地摊文学。
地摊文学的发展史
后来,地摊文学进行了扩展,扩展到了通俗文学。
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包罗万象。
假如你是男生,那时候,相信你读过,卧龙生、金庸。
琼瑶的言情小说也俘获了不少女性。
之后,又涌现出不少言情文学,或者凶杀恐怖猎奇作品。
综上,地摊文学,通常指的是,那些在街头地摊上出售的、内容通俗、价格低廉的图书或杂志。
这类文学作品往往以娱乐性、通俗性、速食性为特点。
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言情、武侠、科幻、悬疑等类型。
地摊文学因其价格低廉、获取方便,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求,尤其是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
代表之作有《故事会》、《知音》等。
此外,地摊文学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类型,如“未解之谜”系列,这些书籍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情感启蒙方面,那个年代,地摊文学出现了各种指南。如《怎样征服美丽少女》和《如何征服英俊少男》。
总的来说,地摊文学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
它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当时,地摊文学盛行,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时严肃文学的正统地位。
尽管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阅读的兴起,地摊文学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但,也有人认为,地摊文学后来成了网络文学和自媒体的先驱。
甚至成了网文和自媒体垃圾文的鼻祖。
的确,目前,地摊文学的载体不再只是纸质。
很多自媒体和网文,都有地摊文学的印记和灵魂。
甚至有人把如今的网络小说,互联网自媒体上的垃圾文,编造的故事,统称为地摊文学。
无论地摊文学怎么变异。
总体来说,地摊文学浅显易懂,低俗简单直接,有趣,露骨,更加接近生活。
简单说,虽然无营养,但也是个正经的娱乐产品。
有专家也曾批评过地摊文学。
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地摊文学是目前市场上最火爆的文学形态。
事实上,的确是,由于互联网兴起,纸质化的东西几乎退出了市场。
很多地摊文学跑到网络上。
网络小说,自媒体故事,基本都是地摊文学的套路。
1、你会发现那些“地摊文学”,对故事的杜撰、渲染、夸张的成分很大。
2、地摊文学对文学没兴趣,只想利用故事,来发泄情绪罢了。
3、但是读者依然喜欢看。
你一定会嘲讽《故事会》,《知音》这类创作内容,觉得地摊文学没营养,只有三流作者才会去写。
可是,你不知道,如今市场上对这种内容需求极高。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对创作的要求也是有门槛的,技术不过硬的作者,根本无法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