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本日本人用 「伪中国语」写的小说火了。
这本发表在Pixiv上的《伪中国语异世界小说》,它套用了现在日本Web系小说惯用的异世界转生题材,结合上 「伪中国语」,写出了一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轻小说。
作者在里面塞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一会又是“春节花火”,一会又是“回锅肉、担担面、北京烤鸭”,能看出来作者对于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本 「伪中国语」小说被传到国内之后,也引来了国内不少网友围观,有不少国内的观众和作者在评论区互动,就像有日本人能看到的伪中国语一样,评论区里还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 「伪日本语 」:
说到「伪中国语」,这个语言打破了常规的日语语法、并且抛弃大部分片假名,直接使用日语中的汉字来组成完整的一句话,其最大的乐趣大概就在于:“字词不一定全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我却真的可以读得明白”,比如下面这段,我相信LSP们起码能看懂八成:
所以说「伪中国语」虽然整句都是汉字,但与中日两种语法都完全不兼容,第一眼看过去很难细品出其中的含义,但是当你细细琢磨其中的每个词语之间的联系,也能联想到句子本身想要表达的大意。
说来,这种二不像的语言一开始是日本人在推特上自己玩,之后不断扩圈,又传到了国内。
好比几年前,有一个在日本专门创作R18同人志的画师,就为了能和中国读者交流就在推特用起了伪中国语,甚至开始自学起了中文,在推特上零零散散地开了个关于同人志「用语」的中文讲座。
有趣的是,这名画师在与国内LSP“达成共识”后,甚至请求他们帮忙汉化自己的新作,评论区中愿意帮忙联系的国人还不少,听起来虽然离谱,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网友眼前。
(作者控诉被盗版)
说到 「伪中国语」,百科介绍其发源时间为2009年因为手游《碧蓝航线》出海,日本玩家跟中国玩家交流开始,在那之后使用 「伪中国语」的日本网友慢慢变多,但说到彻底从网络开始,应该是在 2016 年日本推特网友 ぎゃび森,在寒假结束后发了一条推文,说:“冬季休暇実質月曜迄”,意思是“寒假实际上周一就结束了”。
他的朋友 ささきあい 看到后也用 「伪中国语」惊呼:“貴方偽中國語使用者??!!
仲間?!!?”(你也用伪中国语?小伙伴啊!)
接着,两个人就开始用 「伪中国语」切磋,还成立了“表演学科伪中国语研究会”。
「伪中国语」自此从个人行为升级为社交网络的狂欢。
每次还会与时俱进地添加新梗,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放眼望去只有“大変”和“面白”的单调语言,或许也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汉语。
比如“笑過腹痛”,“簡單明瞭”,“激疲夜勤(熬夜加班很累)”,“茄子食望
(想吃茄子)”。
虽然「伪中国语」一开始虽然是日本网友的玩笑之作,却无意间开创了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局面!为了验证中国人是否能看懂日本人发明的“伪中国语”,日本人气综艺节目《前往世界的尽头ItteQ! 》,主持人IMOTO还亲自来到了中国。
她选择在一家超市进行调查,看看这里的店员能否理解这类“伪中国语”。
结果很显然,这位接受采访的超市小哥居然也能理解主持人所写的“伪中国语”。
回到开头的 「伪中国语」小说,其实早在几年前 ,已经有一位叫中原惠一的日本人首次将“ 「伪中国语」的使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用它写起了小说!
用「伪中国语」写出来的小说会是什么样子呢?
中原惠一的“残念中文”
有木有看文言文的感觉?但不得不说,作者的 「伪中国语」水平实在赛高! 这种 「伪中国语」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于我们的古文: 比如第一句的意思大致为:“某天,中原氏坐在家中的电脑前,突然感到肚子很饿。 ”
中原惠一的“残念中文”小说刊载了许多章节,还有不少中国网友慕名而来在小说下面留言,和作者切磋 「伪中国语」。
网友:“有趣 有趣”
中原惠一:“开心 开心”
网友:“太厉害了!我是微博来的中国观光客,作者真是中日友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