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兰(金线莲)

在植物的万千世界里,兰科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神秘的气质备受瞩目。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不少兰科植物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近年来,随着一些兰科植物药用价值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它们遭受了大面积的人为采摘。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生态平衡,对这些珍贵植物进行疯狂挖掘。

比如曾经在山林中还能偶尔觅其踪迹的野生天麻,如今因过度采挖,数量急剧减少;野生铁皮石斛也因被认为有神奇功效,被大量采摘,在野外已难寻身影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也使得许多兰科植物濒临灭绝。

而在这众多命运坎坷的兰科植物中,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就是典型的代表。2013年,金线兰被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保护名录中,根据IUCN3.1标准,被评估为濒危(EN)物种,2021年被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名录中,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线兰,兰科、金线兰属草本植物。

由于它的叶面暗紫红色,上面具金黄色脉网,故得名金线兰。又因为它的叶基部鞘状包茎形成鞘节,质地厚实而挺拔似莲,故大家喜欢见它金线莲,还叫花叶开唇兰、金草、鸟人参、少年红、金线虎头蕉等。

金线兰的拉丁名是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其属名Anoectochilus有由希腊文anoiktos(开口的)+cheilos(唇)组成,指唇瓣张开,因此它也叫开唇兰属,种加词roxburghii纪念威廉罗克斯堡,18世纪的苏格兰植物学家,专门在印度的植物区系的。

金线兰常生于海拔50-16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或沟谷阴湿处。产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墨脱)。日本、泰国、老挝、越南、印度(阿萨姆至西姆拉)、不丹至尼泊尔、孟加拉国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五一假期我选择留在老家陪伴父母,没有出远门。家中每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弟弟化身“家庭主厨”,精心烹制多道佳肴款待客人。他做的每一道菜都让我赞不绝口,尤其是那道黄焖猪肉,堪称一绝 。

记得第一天,我就被弟弟煮的汤惊艳到了。汤里食材丰富,虽已记不清具体用料,但金线兰的独特风味却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乡下,金线兰也叫金线莲,它无疑是这道汤的点睛之笔。喝完汤后,我特意将汤和用来煲汤的金线兰干品拍了照,想着正好借此机会完成搁置已久的金线兰科普推文,也算是对弟弟厨艺的特别“回礼”了。

▼ 这就是晒干的金线兰。

▼ 这是金线兰煲的汤。

虽说金线兰分布很广,民间也使用广泛,可是,金线兰对于我的老家,广东博罗,有着特别的意义,简单说吧,名闻遐迩的罗浮山百草油,金线兰是主要成分,而且,“博罗金线兰”正在申报惠州市的地理标志。

我们都知道,罗浮山是岭南第一山。罗浮山被称为“天然氧吧”,土地肥沃,植物丰富多种,因为天然的优势获得很多名人的喜欢,因此传颂出来的故事颇多。

据调查统计,罗浮山共有植物3000多种,拥有桫椤、金毛狗、格木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28种。拥有青蒿、金线莲、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中草药宝库以及中医文化聚合地。

据文献记载,东晋著名道教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就是被罗浮山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自然环境吸引,在罗浮山修道炼丹、采药著书、悬壶济世,并编著了《肘后备急方》等经典医药学著作。

2015年10月,凭借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一语道破其提取青蒿素的关键启示来源于葛洪在罗浮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而在宋代时期,罗浮山的“洞天药市”与广州芳村花市、广西合浦珠市和东莞寮步香市一起被称为岭南四大集市。集中于冲虚观左侧一条山道上,宛然是一条药街,绵延约5公里,吸引了来自岭南各地和东南亚国家的药商,整个朱明洞呈现一片繁荣的商贸景象。自此以后,罗浮山便成为国药重要交易市场。

罗浮山"洞天药市"的千年传统中,金线兰始终是重要药材。据《广东新语》记载,明清时期罗浮山药市已将金线兰列为"岭南十大仙草"之一,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风湿痹痛等症。

罗浮山百草油是罗浮山的名片,金线兰正是生产罗浮山百草油的重要原料之一。

尽管罗浮山生态系统完整,但金线兰仍面临生存危机。因为野生金线兰市场价格高企,利益驱动下盗采现象屡禁不止,罗浮山景区部分区域的金线兰种群密度已明显下降。

目前,罗浮山采取"双重保护"策略:一方面,依托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防火联防等措施保护原生境;另一方面,推动人工繁育技术创新。这种"保护-利用"平衡模式,使金线兰从濒危药材转变为生态经济作物。

金线莲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称,关于鸟人参这个名字,民间有个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鸟腿受伤了,自己一瘸一拐的到山谷找药吃,它来到山泉旁,看见长满叶子闪闪发亮的金线莲,就啄着吃了几棵,不几天,腿伤就痊愈了。

后来这个神话传说被山里的药农验证了。药农曾在山中发现,飞禽类,尤其是鸟类动物经常嘴里叼着金线莲飞来飞去,药农觉得好奇,就跟踪观察,原来是受伤或生病的鸟需要治疗时,健康的鸟就会去寻找金线莲给受伤或生病的鸟吃。飞禽走兽受伤或生病,便会寻找金线莲食用,用于疗伤治病,强壮身体。因此金线莲是自然界中飞禽走兽用于自我疗伤的良药,故金线莲又有“鸟人参”的别名,意思是鸟服用的补药。

除了“鸟人参”,我还注意到当地人还称之金线风(金线峰),这个跟它的药用价值有关。

“金线峰”的由来是因为以前的人们主要用其治疗和预防风湿病,由于治疗和预防风湿效果在当时来说比较理想,因此经常有采药人进山寻找金线风(峰)。

这是采药人起的,像这些既珍稀又能治病的药材,一般都会有“守护兽”,就像护法般的守在其旁,这是因为动物的本能意识会促使它去寻找适合自己所需的药材去守护,万一遇到危及动物本身的疾病时,该药材可以为动物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金线莲的“守护兽”正是俗称“过山峰”的眼镜王蛇。金线莲作为药王,它所能发挥的药用是很大的,所以采药人一旦发现有金线莲的地方就会格外留意周围的环境,因为说不定在哪个位置就突然串出来一条过山峰,金线峰还具有解蛇毒的功效,所以采药人要想找到金线峰,只要留意附近有没有过山峰,同时具备符合金线峰的生长环境,十有八九都可以找到,所以“金线峰”的俗称由此而来。

据介绍,金线兰是多年生的珍稀中草药,它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称,根据《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原色图谱》、《全国中草药汇编》、《福建药物志》、《广东药用植物手册》等记载,以及相关科研文献及民间实践表明:金线莲的有效成分很多,比如:总黄酮,多糖,牛磺酸、强心甙类、酯类、生物碱、甾体,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很多对解酒保肝有效、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金线莲是一种滋补强壮品,具有解酒护肝、平衡阴阳、扶正固本、调和气血等功用,有明显的养肝护肾、抗菌抗癌、降糖降压、镇定止痛的功效。

说完它的药用价值,也该说说作为植物身份的金线兰。抛开它的药效,其实作为兰科植物的它,颜值也是蛮高的。

忘记我啥时认识它的了,反正第一次见到它,知道它的名气那么大,不由得对它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

金线兰的植株小巧玲珑,根茎匍匐,细长且呈圆柱形。茎直立,高一般5 - 15厘米,肉质,具2 - 4枚叶片。叶片是认识它的典型标识,它的叶片呈卵圆形或卵形,上面暗紫色或黑紫色,富有光泽,密生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网状脉纹,这独特的纹路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金线,使其得名“金线兰”;背面淡紫红色,质地厚实。

它的花也很特别,其花茎细长,超出叶片许多,总状花序顶生,具2 - 6朵花;花偏向一侧,色泽金黄,花瓣质地薄,唇瓣呈卵形,前部伸展,基部凹陷呈囊状,形态优雅别致,犹如翩翩起舞的精灵,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因独特的形态而令人过目难忘 。

它们是两种不一样的植物,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它们都属于兰科植物,但是隶属于不同的属。血叶兰和金线兰常会被认错是源于它们的叶片。金线兰的叶片是网脉金线交错而得名,而血叶兰则是有1至5条脉,但有的时候又有网脉,这就是它们比较容易被混淆的原因。其实,细看它们的根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等它们开花之时,它们的区别就更大了。

血叶兰的植株非常矮小,最多也只有25厘米,若是和其他植物长在一起,这个个子是很难被发现的,除非它一丛丛聚集生长。大多数植株都是匍匐在土地表面,少有直立向上的,茎上有许多节,节上延伸出去的是叶子,叶子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叶片很厚,摸起来很有肉感,表面是黑绿色,有五条金黄色的脉,背面是淡红色,没有绒毛也没有脉。

▼大多数血叶兰的叶片是这样的,五条网络线非常清晰。

▼ 金线兰的叶片,完全不一样吧。

▼ 它们的花就区别很大了,这是血叶兰的花:

▼ 放大后是这样的。

▼ 这是金线兰的花,不用我说就看得出不一样了吧?!

金线兰植株高8-18厘米;根状茎匍匐,伸长,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圆柱形。

叶片卵圆形或卵形,上面暗紫色或黑紫色,具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美丽网脉,背面淡紫红色,先端近急尖或稍钝,基部近截形或圆形,骤狭成柄。

总状花序,花序轴淡红色,和花序梗均被柔毛,花苞片淡红色,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红色。

以下关于金线兰的形态特征描写,仅供备查。

植株高8-18厘米。根状茎匍匐,伸长,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肉质,圆柱形,具(2-)3-4枚叶。

叶片卵圆形或卵形,长1.3-3.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紫色或黑紫色,具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美丽网脉,背面淡紫红色,先端近急尖或稍钝,基部近截形或圆形,骤狭成柄;叶柄长4-10毫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具2-6朵花,长3-5厘米;花序轴淡红色,和花序梗均被柔毛,花序梗具2-3枚鞘苞片;花苞片淡红色,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9毫米,宽3-5毫米,先端长渐尖,长约为子房长的2/3;子房长圆柱形,不扭转,被柔毛,连花梗长1-1.3厘米;花白色或淡红色,不倒置(唇瓣位于上方);萼片背面被柔毛,中萼片卵形,凹陷呈舟状,长约6毫米,宽2.5-3毫米,先端渐尖,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张开,偏斜的近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毫米,宽2.5-3毫米,先端稍尖;花瓣质地薄,近镰刀状,与中萼片等长;唇瓣长约12毫米,呈Y字形,基部具圆锥状距,前部扩大并2裂,其裂片近长圆形或近楔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1.5-2毫米,全缘,先端钝,中部收狭成长4-5的爪,其两侧各具6-8条长约4-6毫米的流苏状细裂条,距长5-6毫米,上举指向唇瓣,末端2浅裂,内侧在靠近距口处具2枚肉质的胼胝体;蕊柱短,长约2.5毫米,前面两侧各具1枚宽、片状的附属物;花药卵形,长4毫米;蕊喙直立,叉状2裂;柱头2个,离生,位于蕊喙基部两侧。花期(8-)9-11(-12)月。

中文正名:金线兰

拉丁学名: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THE END
0.12种奇特观赏盆栽宝石兰并不单指某一种植物,而是泛指多种叶子斑斓,如同宝石的兰科观叶植物,包括金线莲(金线兰)属、斑叶兰属、血叶兰属、长唇兰属等,它们都是兰科的,但不同属。 宝石兰是一种非常让人惊叹的观叶观花植物,大部分品种叶子才是最好看的,叶片上有着天鹅绒一般的质感,叶面上会有一些黄色的脉络,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jvzquC41yy}/onnrkct/ew45{j~yskm
1.广东博物馆之宝石馆和中草药馆异色血叶兰(石上藕)。药用部位:全草;性味:甘、微涩、凉。功效:滋阴润肺,清热凉血;用于肺结核咯血、神经衰弱、食欲不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珊瑚菜。又名北沙爹,多年生草本。药用部位: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功效: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作用;用于阴虚肺热、干咳、热病伤津、舌干口渴等症,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jvzquC41yy}/onnrkct/ew46|skpn‚7
2.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血叶兰 多糖含量 质量标准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GKUQ7243652::0jvs
3.用43种兰科植物做一个雨林缸,也是谁sei了!大羽藓、斑叶苦苣、河南石斛、矮石斛、长苞毛兰、长臂卷瓣兰、美花石斛、短距槽舌兰、聚石斛、刀叶石斛、短距风兰、短轴固唇兰、足茎毛兰、蓝叶兔耳兰、紫叶吻兰、泰国卷瓣兰、美花卷瓣兰、富宁卷瓣兰、华西蝴蝶兰、硬叶兜兰、金线莲、斑叶兰、水蓑衣、血叶兰、国产蜂斗草、斑叶朵丽蝶、空气凤梨、N属积水凤梨 背景板:栎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81293985214;579723a;57?<;8;9/uqyon
4.①抢救血叶兰公园中国·雨林探秘①抢救血叶兰|公园中国·雨林探秘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29 15:00 101375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友情链接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人民网 全国党媒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UC头条 腾讯 新浪新闻客户端jvzquC41yy}/vqjeqxks0ls1pg}t1B8:48:1
5.血叶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关键词: 血叶兰属 血叶兰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摘要: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的化合物,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jvzquC41yy}/ursqogj/cl3ep1gsvrhng0jpA~n?42863>;2;7
6.银河境界线主线关卡38怎么打银河境界线主线关卡38打法攻略本关选用的特勤为弧月,脉冲,血叶兰,拉尼娜,赫克特,影(刚需),全员晋一30级 正文 开局站位如图所示 第一回合:脉冲加血叶兰技能收掉盾,弧月aoe两只火力小怪,拉尼娜上去开技能吸引火力小怪仇恨 赫克特上移,注意别进危险区,影可原地待机,回合结束 第二回合:血叶兰杀狙击,脉冲收一个火力,拉尼娜打一下剩下的火力,弧jvzquC41yy}/nrvwep4dqv4ctvodnn45329577xjvor
7.植物篇:血叶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科普视频系列海南多地依托“双环”公路推出多样活动:“环”游海南,一路风光 海南省爱鸟护鸟倡议书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科普视频系列 | 香合欢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关于禁止擅自进入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未开发区域开展户外活动的公告 坚持党建引领生态搬迁 书写安居乐业“民生卷” 海南jvzquC41yy}/jwytpr4dqv4pgyy049751unpy66:5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