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他是冷峻诡谲与直指人性的化身,
在散文里,他时而如朝露般清新,
时而又似芥末般辛辣。
35年短暂生命,12年创作生涯,
鬼才之魂一次次在痛苦中涅槃重生。
他,是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澄江堂主人” “我鬼”
芥川龙之介(1892—1927),堪谓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俳号“我鬼”。在十二年的创作生涯中,持续写出富有才气、风格各异的短篇小说,如《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春服》等。
芥川文集
本套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共分四卷:第一、二卷为小说,第三卷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重要散文和游记,第四卷为别卷,内容包括作家题解、作品鉴赏、作家年谱等。文集由中国社科院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魏大海主编。精选了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独具特色的篇目,并请著名日本文学评论家宫坂觉为本书作序,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日本经典文学读本。
译/者/简/介/
魏大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译著有《芥川龙之介全集》(主编兼翻译)、夏目漱石《虞美人草》、太宰治《斜阳·人间失格》、林芙美子《放浪记》等。
《罗生门》
人类是否还有被救赎的可能?
在挣扎之中,唯可紧握手中的蜘蛛之丝。
点击蓝字,优惠加购
“过了一会儿,仿佛死人一般的赤裸老妪从死骸堆中爬起身来,口中发出呻吟。火光仍未熄灭。老妪在火光中爬至楼梯口。她的白色短发倒悬梯旁,窥测着罗生门下一片黑洞洞的夜幕。”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认识”与“逻辑”
芥川的短篇名作《罗生门》出处是《今昔物语》。据日本文学史论家西乡信纲的说法,《今昔物语》原本的相关描述朴素而简单,显现为一种没有思想性虚饰的原色调,芥川却给那般“存在”增添了人类的“认识”与“逻辑”。芥川的历史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性虚构,探究了相对抽象的观念问题。
“艺术至上主义”
《地狱变》在环环相扣的精湛描写中,展现了惊心动魄的哲理性或理念性艺术画面,或通过一种极端化的图景展示了权力与艺术的对垒。《地狱变》也被称作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主义”的一个宣言。
“历史现代化”
芥川的历史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一般认为森鸥外的历史小说是尊重史实的,芥川却以近代式的理性或精神自由,随意地解释历史或披着历史的外衣描写现实性主题。有观点认为芥川的历史小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卢卡契所谓的“历史现代化”或“历史的假托”。
《点鬼簿》
爱与欲。
生与死。
齿轮转动。
智者之问,
愚者之答。
点击蓝字,优惠加购
“我常常感到有个四十岁女人的幻影,说不清是母亲还是姐姐在守护着我的一生。这难道是我已倦于咖啡和香烟的神经在作祟?抑或是借某种机缘在现实社会显现出来的超自然现象?”
——芥川龙之介《点鬼薄》
《罗生门》与《点鬼簿》是芥川文集小说全集卷的上下卷,各收录了五十余篇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芥川龙之介以独特的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深刻地透视了日本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性的复杂。这些小说题材不拘一格,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被导演黑泽明翻拍成著名电影《罗生门》的《竹林中》,有改编自中国传统佛教故事的小说《杜子春》,也有《一个傻瓜的一生》《梦》等其他体现芥川创作特点的小说。芥川以冷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孤独、诡谲、发人深省的人间世,在日本文学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大川之水》
真实的,过于真实的;
芥川的,过于芥川的。
点击蓝字,优惠加购
“倘若有人问我东京的气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大川之水的气味。”
徜徉在山水之间的芥川龙之介一时褪去冷峻的外衣,言语间顿时多了许多眷恋与温润。在芥川的眼中,美是承载记忆的大川之水,美是日比谷公园的东洋之秋,美是中国画卷的云林深处。行走在艺术与山水间的芥川龙之介也仍是深刻的,他的笔下充满了对小说创作的深思,体悟了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诗句魅力,对比了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当下与未来……读《大川之水》,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芥川,也可以看到一个始终如一的芥川。
《人品与作品》
[日] 宫坂觉
点击蓝字,优惠加购
《人品与作品》是“芥川文集”的别卷,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宫坂觉所著,内容包括作家题解、作品鉴赏、作家年谱等,1985年于日本出版,期间多次刊印,是芥川龙之介作品较为全面的评论集,也是日本剧作家、作家和批评家的重要参考文献。
探究芥川作品全貌,回溯文学巨匠传奇一生
宫坂觉先生以芥川的人生历程为线索,将芥川生命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串联其中,再现了这位文学鬼才的创作心路。
八篇经典作品精解,重新修订创作年谱
书中对《大川之水》《罗生门》《鼻子》《基督徒之死》《舞蹈会》《少年》《点鬼簿》《齿轮》这八篇作品进行了精解,同时,此次出版的中文译本中修订了芥川龙之介的创作年谱,将芥川的全部作品、重要生活经历都做了细致的梳理。
宫坂觉
作/者/简/介/
宫坂觉,日本近代文学学者,菲利斯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前校长)、国际芥川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芥川龙之介:作家与作品》、《芥川龙之介:人品与作品》《芥川龙之介:理智与抒情》、《芥川龙之介:作品论集成》(第6卷) 、《东西的芥川龙之介研究》等。
名人推荐
——夏目漱石
当我将之看作苦闷历史的灵魂见证时,感觉到重如泰山的价值——饱具才华的灵魂拥有明辨是非的头脑和与现世生活格格不入的体质或气质。
——谷崎润一郎
芥川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之心情”。
——鲁迅
芥川龙之介着意于吸纳西方现代小说的方法,将虚构重新引入日本现代小说的创作,开创了崭新文风。他不以日本独有的话语方式(私小说)写作,而是采用世界都能理解的手法构筑他的小说。以其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写出不少精彩短篇,为日本和世界留下不朽华章。
——高慧勤
end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