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尊贵的知乎盐选会员该看的文吗?”
太空棕熊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太空棕熊
原创投稿
胡维是这个问题的发起者,也是邀请者,同时又是回答者。
在他的回答里,胡维致所有知乎用户的第一句话,是“欢迎你来到知乎:)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在胡维看来,知乎的生命力来源于话题和问题,他建议所有的知乎新手,去关注那些感兴趣的人,看看他们如何回答你所知道的问题,或提出属于你自己的问题。
和胡维相对的,是一位ID名叫崔斯坦的知乎用户,她的个性签名上,很个性地写着“不用关注我啦,没有干货”。比起胡维的回答,崔斯坦的文风更加俏皮,她的回答中频繁出现感叹号、颜文字,而且还带了一张,张国荣微笑的图片。
图源:知乎@崔斯坦
崔斯坦的回答发布于2018年,胡维第一条回答的8年之后。
8年,知乎从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地方。
我们都“有过”哪些问题?
2013年,肖沐岩在知乎提问,“截至2013年10月13号在知乎上被赞过次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
次年2月3日,木一帆在原问题的基础上,将截至日期改成了“目前”,他的修改理由,是“精简文字描述”。事实上,木一帆不止精简了问题,而且还留下了自己的回答。
根据获赞排名,之后几个回答涉及的问题,分别是:“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什么是爱?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白手起家的到底多不多?”排到年薪百万的问题时,获赞数已经跌到了19425,正式进入了万赞区间。
木一帆表示,不更了,因为知乎上的万赞答案,已经变得愈发普遍。另一边,刘霄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对答案的补充。他提醒木一帆,刘鹏程Sai.L对“朱镕基改制是成功的吗?当前凸显的弊端是什么”的回答,没有被统计在列。
他留下一句:“XXXXX……这个二十多万”。“XXXX……”,是一条指向知乎答案的超链接。这条答案链接的作者,叫拉风的粉拖孩,而粉拖孩回答的问题是——“有没有第一次见就让人震惊的手机壁纸。”
意思就是问题被删了
我们都“有”哪些问题?
就在粉拖孩拿下20万赞的2019年,名叫“甜薪工厂-黎阳”的人力资源优秀答主,在肖沐岩的问题下贴出了一条高度工整且浓缩的回答。什么?你忘了肖沐岩是谁?没关系,这并不重要。在知乎,谁问的什么问题,问题又是谁问的,向来都不重要。
这是甜薪工厂在回答里,敲下的第一句话——“如何获得知乎高赞回答?如何在知乎平台最大限度的放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第三句话——“话不多说,先上图”:
图源:知乎@甜薪工场-黎阳
除了“的地得”使用错误外,甜薪工厂在5月17日发布的这条答案,还漏掉了一位重量级的回答人,那就是2个月前就已经20万赞的粉拖孩。这使得整个榜单的权威度,有所下降。
更加吊诡的是,2个月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的一条回答,同样忽略了粉拖孩。这位名叫“极客学长Bravo”的知乎用户,用爬虫程序扒取了知乎高赞的前一千条答案,位列前三名的20万赞回答里,也不见粉拖孩的影子。
图源:知乎@极客学长Bravo
那么,知乎的实时高票回答,到底有没有个准数?
答案是有,而且知乎自己就设置了相关的TOP话题,名叫“根话题”。根话题的简介显示,这是一个基于“分类学”的建构体系,力求整体话题结构的“简洁、不重复、不交叉”,其精华即是展示知乎的Top1000高票回答。
根话题
我们都“将有”哪些问题?
根据官方的说法,知乎在对用户回答进行排序时,会应用一套名叫“威尔逊得分”的评价权重公式。知乎产品设计师黄涛,举了一套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基于新算法,一篇20赞1反对的回答,可以排在一篇50赞20反对的回答之前。
而众所周知,知乎的反对按钮是不可见的。
2015年,知乎数据的外部统计网站“看知乎”关停后,普通用户很难再获取“根话题”式的系统数据。
与此同时,知乎集成了成熟的热榜跟推荐功能,甚至开展了单独的视频版块。根据官方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知乎实现总营收9.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毛利率48.7%,净亏损环比减少39%。
图源:知乎@贝克街探案官
同时,在官方未公布的财报信息中,知乎第三季度的净亏损达到了2.5亿,而2021年同期仅为1.12亿,同比扩大127%,且去年同期的毛利率更高,为51.6%。
图源:知乎@新行情
知乎在商业广告方面的变现营收,主要体现在设置热榜,跟个人用户信息流的推荐位上。并常以体验软文的形式,伪装成一般的用户回答。知乎在向用户呈现这些“回答”时,会选择性地隐去问题的主干语境,精准把握一般知乎用户普遍更注重“回答”的平台生态。
图源:知乎@我自己的推荐列表,我是成年男性,体重120斤
图源:知乎@宫墙往事
“我”都有哪些问题?
精简文字描述
同样地,胡维也在问题下,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胡维认为,相对于答案,问题本身也存在改进的空间。他把知乎的问题生态,比作维基百科的社区,只有社区成员通力协作,知识才能汇集成流动的河流。胡维也意识到,公共编辑,应该以互相尊重为前提——“无论何时,只在你相信的自己修改能够帮助改进这个问题时才进行修改。”
这可能是答辩这个谐音梗,在互联网历史上,疑似最早的可考记录。
而在“为什么知乎中的提问可以被公共编辑?”的回答结尾,胡维贴出了另一个自问自答的链接。这个链接指向的问题,是“为什么知乎鼓励让问题减少个人特色”。与“如何正确使用知乎”不同,这个问题之下,只有孤零零的胡维与知乎小管家的回答。
这里没有崔斯坦那样的答主,用充满个人特色的文风,让答题环境显得轻松诙谐。
但胡维设置的这两个问题,也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胡维自己的回答都被知乎折叠了。当你点进这两个问题时,第一时间是找不到胡维的回答的,他的回答都被折叠到了网页的最底层。
现在就点进胡维的知乎主页,你可以看到他32080次公共编辑与17379次获赞的个人成就,而躺在胡维个人成就旁边的,是他最近点赞的一条知乎回答的问题——“较瘦但胸大的女生怎么穿衣服不显壮?”
图源:知乎@胡维
参考资料:
如何正确使用知乎? - 胡维的回答 - 知乎
如何正确使用知乎? - 崔斯坦的回答 - 知乎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这句话,是否很搞笑? - 刀疤杰森的回答 - 知乎
目前在知乎上被赞过次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 - 木一帆的回答 - 知乎
有没有第一次见就让人震惊的手机壁纸? - 拉风的粉拖孩的回答 - 知乎
目前在知乎上被赞过次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 - 甜薪工场-黎阳的回答 - 知乎
目前在知乎上被赞过次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 - 极客学长Bravo的回答 - 知乎
根话题 – 知乎
长得太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骑羊驼的狗狗的回答 - 知乎
看知乎
有哪些让你觉得「这是我尊贵的盐选会员该看的文」? - 宫墙往事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知乎中的提问可以被公共编辑? - 胡维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知乎鼓励让问题减少个人特色? - 胡维的回答 - 知乎
胡维的知乎主页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