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旅途中,阅读的书籍、结识的人、经历的事件,都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
世界观越是年长愈是难以改变。
但偶尔遇到一本能够彻底震撼我们世界观的书籍,会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体验。
尽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世界观,但总有一些好书,能够触动并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一本好书可以照亮一段幽暗的岁月,陪你度过难熬的低谷,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阿浩挑了最震撼我的8本,精华全在这里,认真看完,会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作者:保罗·柯艾略
这本书的作者是保罗·柯艾略,1947年生于巴西,3次进入精神病院,入狱,正是这样魔幻的经历,促使他成为了著名的编剧、导演、记者、作家。
这本书是我一口气读完的,读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作者:高铭
这本书很有意思。
怎么说呢?
讲述了一群才华横溢却误入歧途的天才,以及一群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故事。
作者高铭花了四年时间,深入医院的精神科和公安部等神秘领域,与数百位所谓的"非常态人类"进行交流。
通过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这是一部国内首次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是与精神病患者的对话,但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佛教、宗教信仰、量子物理学、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多个领域。
这些对话表现了精神病患者独特的世界观和生命的见解,而且其论证过程严谨,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雷克
一个老外,26岁那年,他决定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徒步从北京返回德国。
徒步旅行意味着他将用脚步丈量北京,穿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再从宁夏进入甘肃,沿着河西走廊前行,穿越新疆广袤的沙漠,经过中亚,最终抵达欧洲。
他把这段旅程写成了一本书。
雷克以他独特个人的视角带我们看中国,让人仿佛重新发现了这片土地。
阅读这本书时,会有一种对中国的全新认识,不禁让人惊叹:哇,中国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作者:王小波
作者:
如果有一天,面对理想和生活,必须二选一,你会怎么做?
作者:村上春树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他与跑步的不解之缘。
村上春树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跑步也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事到希腊的马拉松古道,跑步成了他生命中的常态。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人生会很精彩的原因之一。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
生活中很多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坚持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不管是读书写作还是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