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别做公众号了”
2013年订阅号推送消息被折叠;2018年订阅号开始变成信息流;2019年公众号推出“好看”功能,以及“看一看”和“搜一搜”。
就这样,很多人唱衰的公众号,2018年照样有一大堆公众号在崛起!
“GQ实验室”一年营收2亿,“咪蒙“公众号头条刊例价80万。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你说的都是我们普通人无法触及的,还是讲点接地气的案例吧。
你再回过头观察那些整体吆喝“趋势、红利”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什么成就,一直随大流,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后一事无成。
综上所述,我还是建议2019年继续运营个人公众号,不要焦虑和急功近利,深耕内容,先把自己打造成有价值的人,再去追趋势。
我一直认为,做运营就是“看数据、搞事情”,简言之就是根据数据做一系列运营行为。
先来看公众号后台数据:
【历史消息】是指点开此公众号右上角主体信息的时候选择的“查看历史消息”里查看此条图文消息产生的的阅读量。
也来复盘一下我解决问题的这个流程,也值得你学习。
首先发朋友圈请教,可是大家的回答都无法解释事实,然后疯狂百度,答案是搜狗收录了我的文章,用户搜索产生的阅读量,似乎也不合理。继续查询了专业新媒体专业公众号,运营研究社陈维贤的回答如图,与我实际情况也不合理。
页面模板,原创开通后页面模板引用图文素材,引用历史消息等。
关键词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时弹出的图文素材。
回答者还告诉我,这是他亲测的结果。这个解释对于我来说,合情合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解开谜底,继续往下分析。
一篇文章阅读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都是由“转发人数”决定的。高阅读的文章,一定是高转发人数,这是毫无疑问的。812个人转发,平均每人带来27.58个阅读量。对于整个阅读来源,占比是29.77%,已经相当高比例。
这里面也是有技巧的,我在标题上刻意做了优化,刚好契合用户搜索的习惯,例如一个人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晒“微信支付分”截图,第一时间会想到搜索,那么按照关键词就很重要,按照常人思维,一般都是“如何开通微信支付分?”或者“怎么开通微信支付分?”
这一点是全文的亮点,也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问题,真是因为这群人,才早就了我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