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电子书在线阅读王晓明

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课本里必是少不了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活在生活的底层,看他的作品无疑是深受震撼的,起码鼓舞你我的斗志,为自己拼搏不息、为大众斗争不止。曾几何起,鲁迅先生的作品慢慢少了下来。这或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谁愿意说得清?谁又能说得清?但是鲁迅先生依然活在那里,他刻画的那些人物也依然活在那里,甚至有的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初读鲁迅,不是读他的著作而是读他的人。一看文章劝退,萌发看传记的念头在学生时代,每学期的课本中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但对他本人又不是很了解,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这次决定读鲁迅全集,《坟》的开篇几乎就要劝退,因为是半文言又是讨论较为学术性的问题,看着只叫人发懵。二传记的版本及其人生基调从鲁迅的经历入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手段。家中有一本《鲁迅传:会稽耻(苦魂三部曲之一)》讲述的鲁迅的青少年。想来在多年前我已经有了了解鲁迅的想法,但最终并没有真的去落实。这次拿出来看了几页发现这本书是以一种非常细节的故事化的角度去讲的,包括鲁迅如何在三味书屋观察蚂蚁的细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顿时感觉有点 “假”。因为太 “真”,所以太 “假”。“鲁迅不理他们,只从泥孔里掏出一枚蝉蜕,细心地观赏着。看着蝉蜕半透明的黄色硬壳和带齿的前腿,觉得很有趣。接着,他举手一搧,捉了只苍蝇,摔在地上,又用小树枝压死了,拨到一个蚂蚁窝旁边,静悄悄地看着蚂蚁们围吃死苍蝇。小小蚂蚁们很勤劳,也很团结,从苍蝇身上啄下一点肉,忙着往窝里运。还排成一长队……” 再一看豆瓣评分,寥寥无几到没有评分。有一个评论写到是因为《书城》杂志推荐所以找来读的。忽然唤醒了我的记忆,当初我也是同样的受了《书城》的影响。顺手看到还有《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著)、《鲁迅传》(朱正著)、《鲁迅传》(许寿裳著)等几个版本,其中《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评分最高,故找到电子版来翻。其实无论哪个版本,在只看书名时已基本察觉鲁迅的人生基调 —— 灰暗。“无法直面”、“苦魂” 都无疑说明了这一点。三并未慎入,导致的不适感虽然知道了书的基调,但依然不够慎重。脑子里装着的是一位神圣的精神导师的形象,装着的是他对这个麻木的世界的抨击和呐喊,想这样的人应该是犀利且在艰苦的环境中充满乐观且激昂的战斗精神的。但每翻一页都发现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于是第一感受便是 —— 我太不喜欢鲁迅先生了。1. 第一宗不喜欢:他没有我想象的有战斗精神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了光复会,光复会派他回国刺杀清廷的某位大员。他当时接受了这个任务,但临行前他又问:“如果我被抓住,被砍头,剩下我的母亲,谁去赡养她呢?” 这很令人扫兴,一个刺客,怎么能这样顾虑重重呢?于是光复会收回命令,不要他去了。如果出于对亲人的挂念,无法奔赴战斗梦想,这尚且能被理解。但鲁迅直到多年后仍然一再对人谈起。可能是他心有余悸,对自己的中途变卦、推卸使命在内心也觉得不好交代。2. 第二宗不喜欢:他没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底气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当佥事,兼第一科科长期间,一边骂政府,一边因为养家需要继续做着北洋政府的官。非常尴尬,也遭到很多抨击。他反反复复做过很多解释。3. 第三宗不喜欢:他对婚姻的态度及人的态度他接受了母亲包办的婚姻,但因和妻子朱安实在合不来,生命盛年在北京一直过着禁欲的生活。用郁达夫的话说:虽然在冬天,也不穿棉裤,是压抑性欲的意思。后来与母亲、朱安、周作人一家在北京生活,因与周作人决裂,他决定一个人搬走的时候,对朱安的安排是留在此处陪母亲住,或者回绍兴娘家,他按月寄钱供养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被留在与丈夫决裂的小叔子家里生活是别扭的,虽然名义上是陪婆婆住;回娘家也是丢脸的,因为这意味着婚姻失败了。可见,鲁迅是相对缺乏女性视角并对她们加以尊重的。在许广平身上,他不愿和她结婚,在相处上,最初也是隐秘的,一起出去玩住宿的时候也会开个三床房,令朋友睡中间,自己和许广平睡两边,不乏掩耳盗铃的姿态。在老年时,脾气越发古怪,只是看到别人笔误写到 “鲁迅老生” 就特别不快。在一位旧日的学生去拜访他,正遇他下课归来,面有倦容,便关切地建议他不妨搬一张椅子,坐着上课,不料他脸一沉:“你说坐着讲课好,那么搬张小床去讲,不是更适意吗?” 四重新思考,理解鲁迅或许我是一个在意细节的人,又或许在没有读他的人生的时候已经把他放在了神坛上。在每天放下这本书时,我都不禁会想,我到底应该用怎么的态度去面对他,怎样的态度更加中立且合适,能够有助于我理解他和他的作品。应是把鲁迅先生拉下神坛,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去理解他。他童年家道中落,从此就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需面对家中种种窘境去关照家中所有亲属。大抵因此他无法违抗母亲为她包办的婚姻,也无法想象自己英勇就义的话,母亲应该怎么办。他的家庭使命感是重的,故而也必须在理想情怀和现实处境中来回徘徊,最终文字更靠近理想,身体更靠近现实,选择了一边在抨击这个麻木的社会,一边在赚着这样的政府的薪酬。为什么说他的人生无法直面,因为他一生都没有活到自己的理想之中,他必须权衡很多,他是敏感的,思想也是复杂的,哪怕面对婚姻问题,他其实尝试接受过朱安,却发现精神的洁癖使之不能。他可能做的比较勇敢的两件事情就是,最终选择了和许广平生活在一起,用笔不断的战斗。但他仍然不能保有完全的快乐,从传记中看,似乎只有在恋爱期他是快乐的,但又因为不愿公开等诸多为难所以也来的不那么酣畅,整体一生他唯有把自己想象成 “中间物” 一种进阶过程中的存在才释怀一些。他一生用笔战斗实际上是对自己压抑、复杂等种种思想的对抗和梳理,用本身具备的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不断思考的思想深度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相应的价值。书上说,他在某段时期实际上并没有被特别关注,他就酸溜溜的,因为感受到了文人的不被重视,一定意义上也是自身的被遗忘,因此他必须再次通过战笔走出这种冷漠,让自己能被看到。在我看来,鲁迅先生和任何人一样,渴望被看到,渴望被珍视。生活给予了他种种打击,他用纸笔与此对抗,揭发这是一个麻木的、吃人的社会。我想,我们应该理解他,如果他的经历放在我身上我能比他做的好吗,当我发现未必可以的时候,我更看到了他的厉害之处,至少他被时代所记忆,一直活在我们身边,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而我更应该喜欢他的是,某种程度上讲,作家应该具备他此种程度的犀利,他们可能不需要有那么多朋友,因为他们需要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思想和文字,太过于喧闹的呼朋引伴是不合时宜的。我第一次从一本传记中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情绪,先是非常不喜欢,转而又能理解,进而又发现了他的可爱之处。这其实才应该是传记应该拥有的某种意义上的原汁原味吧,毕竟没有谁是完美的,拉下神坛做普通人,在做这样的人的同时仍然让人见得自己的失败与伟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在对鲁迅生命整体性观照中,阐明鲁迅作为现代信仰者的生命历程是本书的中心主题。

作者:彭小燕

本书对鲁迅的“多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作者:刘春勇

如果生活让你委屈,就去读读路遥。

作者:王刚 等

一部直逼当代人本质的生存境遇的思想随笔。

作者:胡赳赳

收录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多篇散文,全方位展示作家不同人生阶段的所思所感和生活踪迹。

THE END
0.读书卡片《认知觉醒》第56章拆解后加入他人认知内容的知识可以适度博取,但不一定每本书都要从头读到尾。 拓展:以往想了解一个技能或知识,大多都是从读书入手,后来学习了知识管理后,从人事网书四个方向入手。而最近在同步阅读古典老师的《成为你看到的改变》,里面提到了古典老师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用的是“二八原则的三次方”很受启发: jvzquC41yy}/lrfpuj{/exr1r1897>khhdl5h<
1.《认知觉醒》认知清醒了,人就活得明白了今年有幸读到周岭老师的书《认知觉醒》,读完后,让我醍醐灌顶,受益良多。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如何缓解焦虑?如何保持专注力?怎样深度学习?为什么打卡学习是打不出未来的?如何提高执行力 本书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语言通俗易懂,甚至很多知识是我们熟知的。它更像一本工具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想要改变自己的有效方法,适合所有人阅读。jvzquC41yy}/lrfpuj{/exr1r1944>6d7hj:eB
2.《认知觉醒》人生中再一次重生!《认知觉醒》是我近段时间读的很有感触的一本书了,主要从科学角度解释了一些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教我如何去进行改变。书中的举例也贴近生活,很容易理解;读起来没有《原则》这种书那么累。我认为这本书是可以随时看,并且可以重复看的一本书,而且我也会买几本送给朋友;读完之后会继续读《认知驱动》。jvzquC41yy}/lrfpuj{/exr1r1?9:l<948i54A
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笔记阅读《认知觉醒》:在中年觉醒中寻找成长力量 加入#恬淡计划——2025阅读24本书# ,第10本读的是《认知的觉醒》,这大概是今年阅读速度最快的一本书。昨天下午花两小时,今天又用一个多小时,就基本读完了。之所以读得快,是因为书中内容恰好精准对应我当下的生活状态,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人到中年时对自我成长、生活jvzquC41o0~jcxmwcunfpp3ep1hpqt4tgcjjpp4d3dle7?9437=ef
4.「修改认知系统H」(许一)最新章节免费全文阅读怎样修改电子书名字、 主角自带修改器的小说排行榜、 认知觉醒免费版电子书在线观看、 认知心理学的电子书知识框架、 认知心理学王苏重排版电子书、 人道至尊主得认知障碍的小说现代、 男主重生成认知障碍者的诡异小说推荐现代、 主患有空间认知障碍的小说推荐完结、 新的开始新的认知、 超凡从改变认知开始、 超凡jvzquC41yy}/oxwcp:4dqv4fw1rX8?:51
5.求书认知觉醒电子书吾爱破解求书认知觉醒 电子书 jvzquC41yy}/7;uqlkk/ew4vjtkbf66667<2866/30nuou
6.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epub电子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epub电子书展开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周岭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jvzquC41yy}/jxsizk{/exr1dquls~jt{1tklm{zks
7.认知觉醒图书认知觉醒周岭/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0-10出版 想读 在读 读过 豆瓣评分TM打开App评分 8.0 32969人评分电子书/纸质版购买23.67元起简介 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事物规律,你将洞悉展开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yvdsjev1963B8257
8.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豆瓣)喜欢读"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意志力红利 32.90元 成为学习高手 32.90元 超越期待:松浦弥太郎的人生经营原则 35.80元 斯坦福学习法 35.90元 学习敏锐度:7步实现复利式成长 38.90元 读书笔记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722<:81
9.周岭《认知觉醒》《认知驱动》播客周岭《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2024/11/30 2024/09/15 周岭《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2024/09/15 周岭《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2024/09/15 周岭《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2024/09/15jvzquC41rqjdc|yu0cvqnn3eqo5dp8uqfegtv8*G:'GF'J9'G9+:H.F7'G>&C@*:;'K:'A;';45jf:<845::7;5
10.认知觉醒: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青少年学习版)在线试读认知觉醒: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青少年学习版) 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作者周岭新作,提高和刻意练习自我认知、自信力、自控力、积极力和情绪管理的一本书,培养底层逻辑思维训练,寻找终身学习的方法论,尹建莉诚意推荐 ¥34.90 (5.00折) 降价通知 电子书 ¥69.80 定价¥69.80 限时抢 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69;66@3jvor
11.读了两遍《认知觉醒》才发现原来今年我的改变来自这本书!插播一个小插曲,在分别读完了一遍《认知觉醒》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书之后,关于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书,我想说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电子版的书看起来确实非常便捷,我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开始看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读书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共同阅读的书友,发现很多灵魂和思想相似的人。 jvzquC41yy}/lrfpuj{/exr1r1;9gjic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