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公布!今年起特别增设本科生获奖名额,最终评选出本科生10名,研究生10名。校长奖学金为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学校专门设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用于表彰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本科生、研究生每年评选各不超过10名。据介绍,校长奖学金经本人申请、院系推荐,通过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初评、终评(现场答辩)评审而产生,竞争十分激烈。据评委老师描述,答辩现场如同“神仙打架”。获奖者到底多优秀?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2019年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本科生组龙万成软件工程学院软件科学与技术系三年综合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华东师大校级优秀学生,获选为2019学年度软件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于2018年被评选为第二届“学生科技英才”,同时成为该称号目前为止年级最小的获得者。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国家级二等奖,哥伦比亚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临港杯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综合赛市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东赛区一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第四届“青春创客”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华东师大第十六届“大夏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计划赛金奖。某公司技术合伙人,参与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能源网关”项目研究,在阿里巴巴集团参与技术培训时代表整个小组作解题报告并获得集团CTO签发的结业证书,参与项目的成果获得上海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所在的创业团队以1500万的估值获得了种子轮融资。现任2016级软件科学与技术系班长,至今协助党支部发展党员20余人,在组织生活的民主评议中均被评议为优。积极参与上海龙舟公开赛,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志愿者活动,活跃于上海各大高校户外运动社团。▌ta说:一个人的改变,源自于自我的一种用心进取,而不是等待什么天赐良机。王子卿 传播学院三年平均绩点和推免综合排名均位列专业第一,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校十佳女大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获得第四届上海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赛金奖、第六届未来金话筒融媒体主持全国一等奖、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总决赛银奖、首届长三角大学生播音主持人邀请赛银奖等。入围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落地面试,作为年龄最小的选手登上央视一套推送。担任2018上海学生新年音乐会、第十二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2017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开营式、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等活动主持人。独立完成并发表《对位的角色、杂糅的类型与“贵圈”的笑谈》等三篇学术论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曾作为视协团队代表参与上海文艺界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活动,同时参加125国际志愿者日浦东新区志愿分享会等活动。二胡八级。▌ta说:以赤子之心感知时代温度,用追梦之声传达青春态度韩欣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等荣誉,并入选华东师大二十一世纪第二十三期“人才学院”。目前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大一开始进入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工作,三年来共完成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高水平SCI论文,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此外共参与发表SCI论文10篇。担任负责人的本科生作品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累进创新银奖、上海市特等奖,此外曾获第六届全国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大会报告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第六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最佳创新报告”,及校创论坛“最佳报告”、 “大夏杯”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主持或协助完成了8项社会实践项目,参与项目曾获 “情寄母校,爱在华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二等奖、华东师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ta说:在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愿你启程渺小,结尾壮大。邵雨卉经济与管理学部连续两年斩获国家奖学金,GPA3.88,40门课程满绩,其中15门课程在95分以上。直研综合成绩96.20分,学业成绩、GPA和综合分数均位列经济学专业第一名(1/47),获各类荣誉称号与奖项总计33项。参与编写著作1本,已发表CSSCI论文2篇,另有1篇CSSCI与1篇SSCI在审,1篇论文在国家发展青年论坛获全国第一名;每周投身科研工作30小时,用经济学视角关注绿色发展模式、政治关联、企业并购、人口流动、银行风险等社会问题。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内的4项创新创业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决策仿真大赛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上海赛区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连续两年获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上海市三等奖。长期坚持参加公益服务和实践活动。赴山区支教,累计为122名小学生进行过授课,为3000余人次进行过科普讲解,共计参与90次志愿服务和5次寒暑期实践活动,总时长700余小时。荣获优秀志愿者、公益之星等7项公益类相关奖项,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6项社会实践奖项。▌ta说:怀揣真诚,保持热爱牛煦然 生命科学学院 推免综合成绩97.09,专业课程GPA 3.99/4,位列2016级生物科学菁英班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菁英班专项特等奖学金,朝华学子奖学金等奖励和华东师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优秀干部等荣誉。大一即进入生命科学学院基因编辑与成体干细胞课题组,独立主持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和大夏基金项目一项。课题研究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遗传》(CSCD) 上发表文章。大二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生科院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连续三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任生科院学生会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学术部部长。参加2018光华书院学友计划,服务总时长为50小时,被评为“学友之星”和“光华书院优秀志愿者”。此外也关心科普推广,会写一些关于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的科普推文,每篇推文的平均阅读量在1000以上。▌ta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高益淳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本科期间GPA3.96/4,专业课成绩和推免综合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称号等荣誉。参与过1项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主持过1项校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两个项目均已顺利结题,其中国家级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目前已发表两篇高水平SCI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于Physics Review A( SCI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866);一篇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于Physics Review B( SCI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3.789)。曾作为全场唯一一个本科学生参加了第四届里德堡原子分子国际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做了海报展示。中国共产党员,目前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曾担任班级团支书,积极服务同学;加入学霸讲师团,每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菁英翱翔社的一员,曾参与母亲节感恩宣传、“泾彩数学”趣味数学进社区、义务家教等志愿者活动;关注基础教育,曾在“菁知教育”、“浦济教育”机构实习。曾获得全国叶圣陶杯作文竞赛二等奖、校园绘画大赛三等奖、校园戏曲大赛二等奖。▌ta说:我接受失败,但不选择放弃!张梅兰经济与管理学部推免综合成绩96.56分,综合GPA3.85/4,以专业排名1/80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入选华东师大第二十四期人才学院,获得学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以及奖项共33项。获得“华东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二等奖、上海市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二等奖。主持一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并被评为“优秀项目”,参与两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著作编写一本,在CSSCI《世界经济研究》以及SSCI Sustainability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已被CSSCI《经济与管理研究》录用论文一篇。曾任经济与管理学部学生科创办公室事务中心主管,也是2016级金融学1班学委。曾任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者队队长,三次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成果均获得经管书院社会实践奖。连续5年于春节期间参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敬老院送温暖活动,深入调查30余位老人的生活情况并持续给予帮助和慰问。▌ta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厉阳晨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三年平均绩点3.95/4,共46/57门课程满绩,专业综合排名1/55。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担任通信工程精英班班长,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坚持每天6:30晨跑,九百多天风雨无阻。参加通信工程精英班实验室。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担任一项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担任一项上海市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参与一项上海市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两篇国家发明专利,均进入实审阶段。2017年赴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齐埠中学,参加“教育扶贫,青年在行动”支教活动,服务总时长超过200小时。2018年暑期参加CBL英国牛津大学交流项目,修读计算机、物理等课程,顺利结业。▌ta说:崇尚道德,勤奋努力,追求专业。陈广玉生命科学学院专业课程GPA 3.48/4,专业第9,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华东师大“十佳女大学生”,孟宪承书院“优秀学生干部”。作为校队女篮主力队员,勇夺宝矿力水特闪电英雄争霸赛上海校园赛女子组冠军,连续3年斩获华东师范大学“阳光体育联赛”、“新莘杯”女篮3v3第一名。获得上海市校园篮球联盟杯篮球赛第六名、上海市阳光体育篮球联赛第六名等多项上海篮球赛奖项。主持完成《上海鸣虫资源调查及分子条形码建库》获“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主持完成一项校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国蟋螽亚科系统发育关系初探》。以第一作者完成的教改文章《昆虫分子条形码实验课程设计》被选入第十三届《高校生命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文选》。潜心科研,分别以第一、二、四作者在国际著名动物分类学SCI期刊ZOOTAXA上共计发表5篇论文,其中一作2篇,二作1篇,四作2篇。参加上海市广播电台《青未来》节目录制。参加寒假社会实践获“二等奖”,在学生资助中心服务并被评为“服务之星”,多次参与志愿家教、标本馆知识讲解、医院志愿服务。▌ta说:越努力越幸运,加油!葛昀灵 经济与管理学部平均分91.67分,GPA 3.92,排名1/71,大学三年共36/52门课程满绩。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荣誉,并成为2019年唯一获得统计学院“优才”专项一等奖学金的本科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2018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参与大夏杯校级一等奖项目“校园人流量监控实时监测平台”。主持校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夏杯校级二等奖项目“大病医保精准扶贫——以上海市为例”。参与斯坦福大学金融案例分析项目“EICamino Real Solar Case”。2015-2016年于“兴家”志愿者义务家教团队进行智力助残义务家教活动。2016暑假分别参加“SunshineInternational Camp”和“CJ Youth Camp“做国际志愿者并进行山区支教。2018年暑假主持“大病医保缺口调研”并获得经管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12岁取得跆拳道红带认证。每周3次健身房、3次7公里长跑。▌ta说:越高圈层的竞争,越讲求真材实料,所以该努力的时候永远不要抱侥幸心理。研究生组郭正茂体育与健康学院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次国家奖学金,第二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SCIE、CSSCI等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4篇,一作9篇,导师一作、本人二作4篇,在国际A类、国内一级等专业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8次,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体育报》、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双语数据库全文转载/收录;主持华东师大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社科和上海市社科两项;参编《锻炼心理学》《网球运动教程》教材两部,与导师合著完成《特大城市学生体育活动时空特征》。连续五年代表华东师大参加上海市运动会、上海市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等省部级最高水平组别比赛,获上海市男子双打第五、团体第六,获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首届“学院杯”网球挑战赛男子单打和双打双冠军。▌ta说:更快、更高、更强。汪诚愚软件工程学院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数据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四年课题研究期间,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超过30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会议和期刊A类(CCF-A)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包括ACL、AAAI、WWW、TKDE等。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次,以及学院“学生科技英才”称号暨“华荻奖学金”奖励。荣获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学者”提名奖、WISE 2016最佳论文提名奖,受到华东师大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资助。长期担任TALLIP等多个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审稿人,受邀出任国际顶级会议ACL 2019程序委员会委员。多次远赴海外多国,应邀参加国际顶级会议ICDE 2015、CIKM 2016、COLING 2016、AAAI 2019、WWW 2019、ACL 2019;并且担任AAAI 2019和ACL 2019国际会议志愿者。▌ta说:我思故我在。郝天聪教育学部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发表2篇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教育研究》,6篇CSSCI来源期刊,2篇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被《新华文摘》网络版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2篇;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发表2篇CSSCI来源期刊,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篇,2篇《光明日报》理论版文章。主持两个科研项目,“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项目”和“教育学部2018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重大攻关项目结题。决策咨询报告被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批示,并被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文件采纳,对优化上海市职业体验日活动产生影响。在Ecation+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经济社会学春季论坛等发言,连续两次主持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博士论坛;目前正在德国科隆大学访学交流,并参与了“中国、德国、印度三国职业教育吸引力比较研究“项目。▌ta说:不敢“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王煜蓉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创始人带领团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总决赛银奖、上海市金奖、校赛特等奖;2019年华师大校友创新创业大赛智能+决赛行业六强、2019年华师大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申请技术发明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J. Quantum Electron.杂志发表论文一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Optoelectronics Letters 杂志发表论文一篇。主持满足星载需求的高精度超稳单光子探测器研制子课题,承担星载激光时频传递载荷高精度单光子探测技术研究(国家921工程),参与基于FPGA的光子数可分辨单光子探测(国家863计划)等4项国家重点项目;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暨2016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发布会,在空间激光通信及激光雷达专题做学术专题报告。拓展国际视野,曾赴捷克技术大学交流访学,在2018年量子信息与精密光谱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做口头报告。曾获华东师大MBA/EMBA奖学金,华东师大一等学业奖学金,华师出版智慧奖学金;在2017年入选华东师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2019年入选华东师大优秀博士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ta说: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刘凯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以第1作者的身份在本领域顶级刊物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 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各1篇,共发表SCI论文4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校优秀学生称号。获得华东师大 “优秀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资助;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联合国环境署等重点科研项目;参加4次国际会议,其中以全英文口头报告2场;参与翻译本领域英文专著Microplastic Pollutants。指导仁渡海洋公益组织在南汇嘴组织的海岸线垃圾净滩活动,宣教海洋环境保护及污染物监测方法。参与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指导多所高校的营员微塑料污染监测。代表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了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科考航次,为期40天。迄今为止,累计野外作业时间81天。▌座右铭:勤奋经营自己。杨坚铭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钙钛矿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华东师大未来科学家培育项目,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新人奖,校优秀学生等。指导本科生做实验,获得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优秀指导研究生奖。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包括中科院一区4篇,两篇封面文章,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其中对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发表于纳米能源领域知名期刊Nano Energy,研究成果得到中科院院士龚旗煌团队、院士黄维团队及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团队等的引用,受到纳米人、材料人、研之成理、X-MOL等知名学术媒体的专题报道。参加全国分子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四次并做成果展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参与校光电子能谱平台(ARUPS/XPS/IPES)建设专项,其中IPES(反向光电子能谱)为大陆首台。▌ta说:如果看到面前都是阴影,那是因为背后有阳光。石华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综合成绩排名年级第一(1/55)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得华东师大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三年均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上海赛区一等奖;带队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带队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参与上海市公安局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二所科研项目,相关成果进入实质性使用阶段;并以第一作者/学生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均实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均授权,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均授权;曾任华东师大通信工程系第一届“通信工程精英班”班长,821天风雨无阻,每天坚持早上6点起床锻炼学习,并荣获华东师大优秀学生称号;现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中连续两年被推选为优秀党员。▌ta说:崇尚道德、勤奋努力、追求专业。张晓恩数学科学学院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引用次数为最优秀的前0.1%),ESI高被引论文3篇(引用次数为最优秀的前1%),其中一篇论文引用次数达到88次,获得华东师大未来科学家项目。从事非线性数学物理的研究,首次发现了2+1维非线性系统的局域怪波;利用Sato理论得到了Boussinesq-NLS方程的高阶怪波;基于反散射理论构造了非零边界的广义NLS方程的高阶怪波,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引用。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9月-2019年9月,获得华东师大资助,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学院访学一年。跟随PeterMiller教授学习Robust反散射及Riemann-Hilbert方法,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举办的可积系统探讨会。▌ta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秦毅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和成《中国化学》创新奖,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以有机超分子化学为研究方向,共发表SCI论文七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封面文章一篇,在光控单线态氧产生方面的成果发表于化学类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参与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功能共轭聚合物逐级自组装”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加第十三届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国际研讨会(加拿大),第十九届大环化学暨超分子化学国内会议(呼伦贝尔)以及第十六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济南)。▌ta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的人从来不会无路可走。覃雄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从事世界经济地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发表论文总共14篇,以第一作者在Scientometrics、《地理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其中SSCI来源期刊论文5篇,SCI和CSSCI来源期刊论文各2篇。曾获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东师大分众奖学金;两次获得学院春芬论坛优秀论文特等奖;于2018年获得CSC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系联合培养。主持校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院博士生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的智库内涵建设项目等多项课题,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多项顶层政策设计的建议并被采纳。获得中国地理学会和俄罗斯地理学会共同资助,在俄罗斯军方的协助下参与为期21天的“格戈兰岛”野外考察探险活动,赴芬兰湾外岛屿展开科学实验和探险考察。参与首次中俄青年地理学者联合野外考察,此次活动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并被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全程跟踪报道。▌ta说:学地理而知天下。看完获奖者的简历 是不是有点“酸”? 别羡慕,开始努力吧~一步一个脚印,也许明年获得者就是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编辑|吴潇岚
前两天华师正式公布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结果总共有3721人荣获奖学金希望大家向受表彰的同学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近日,根据《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经过层层筛选、评审、公示,华师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共3721名优秀学生荣获奖学金。希望以上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希望全体同学向受表彰的同学学习,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争取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么多优秀学生不知道有没有你身边的榜样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上下滑动查看各学院获奖名单)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看完名单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其中一员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几位优秀学生看看他们是怎样努力的成为优秀学生,他们这样说 学业为重,实践提升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俄语专业2016级党员詹晓伶,已经是多年奖学金的获得者。通过奖学金,她既可以看到自己在学业、工作和生活上的进步,又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自己在下一学年中努力去做得更好。谈到多年荣获奖学金,她表示,争取奖学金时,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扬长补短,在各方面在作出相应的努力,全面地发展,同时也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在这几年中,詹晓伶获得了不少的竞赛奖项,绩点也位居年级前列,社会实践也不松懈。她认为,作为大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在学业上和专业上要不断突破。专业知识的学习,靠的是每天的积累,需要稳扎稳打,这对于竞赛,特别是专业知识竞赛也有所裨益。但也不能死读书和读死书,还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詹晓伶建议大家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在各种比赛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更好的自己。全面发展,厚积薄发期末绩点4.44且获得专业第一名的陈俊阳,是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17级学生。对于自己再次获得奖学金,他感觉这是对他付出努力的肯定。他不仅曾在《中学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了数学教育的相关论文,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省一等奖、美赛二等奖、泰迪杯二等奖等。当问及获得校奖学金的过程中会侧重哪方面的努力时,他表示自己没有特别侧重,学习、竞赛、体育这三者都对自己大有裨益;平日里要打好基础、勤思考、多拓宽视野,才能够厚积薄发!陈俊阳还坚持一周至少4到5天的运动,不仅在数科院篮球赛勇夺第一名并获MVP,而且作为主力门将获阳光体育足球赛第二名。同时,他曾经是校青协敬老队的一员,坚持在周末参加探访老人的活动。他说:“正值青春时光的我希望给老人带来温暖,青春伴夕阳!” 未来,他希望能够顺利保研,有机会的话去外面深造,最后回到华师数科院工作,继续为学院和母校的发展出一份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7级预备党员石柏林,大一至大三上学期的专业绩点为4.21,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一等奖了。平时他注重阅读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经常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素材。他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比较应用性的学科专业,需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善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素材和反思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和社会现象。”除了专业成绩外,石柏林获得一等奖学金,离不开他丰富的实践和竞赛经历。去年一个学年,他被评为学校优秀团员,主持负责了中共佛山市南海区政法委和南海社工学者与学生联会调研课题,获得华南师范大学“青研杯”调研比赛院一等奖和校优秀奖,院羽毛球赛一等奖等。石柏林的座右铭,是高中老师从《诗经》中摘取送给他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但他相信坚持会让自己成功。踏实沉稳,为未来铺路这是文学院国学勷勤创新班2016级党员周丹,第三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了。已经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的她,获得过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绩点4.08的她表示,一直以来没有刻意去为奖学金努力,只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为未来铺路。自己平时写作、投稿的爱好也成了评比时的加分项。周丹坦言,她是一个一旦做事就会十分投入的人,期末前一个月就会杜绝一切干扰,压缩娱乐时间,静心投入复习,绝不让自己分心。学习方法上,她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她每天都会把当天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分类,填进纵横轴组成的四象限中来提醒自己。对她来说,不功利,沉下心,享受过程是最重要的。回看这几年的努力,周丹感慨地说道:“一切经历皆是修为,只要值得便是荣耀”。怀揣热爱,勇往直前这是化学学院化学(师范)专业2017级预备党员谭宇凌第二次拿到优秀学生奖学金了。在平时的学习中,谭宇凌会采用记笔记的方式加强记忆,践行“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作为一名师范生,谭宇凌在保持高绩点的同时,还热衷于锻炼师范技能。班委和兼班的工作在锻炼能力的同时,让她悟出了处理好工作的独门妙招:“别玩手机,专心干活”。她积极参加师范技能比赛以及与学生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不仅能成为奖学金评选时的加分项,更重要的是能为她未来的教师道路积累经验。谈及未来的目标,她说:“我的最大目标就是回湛江当一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怀揣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谭宇凌在感到疲惫或沮丧时总能继续前行。学习、比赛、工作,三者得兼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学生邓军灿坦言,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于他而言,稍有意外。经过大一一年的努力,他的学年平均绩点位列年级第三,参加比赛,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互联网+”华师赛区优胜奖、校电子设计一等奖等奖项。在平衡学习、比赛、学生工作上,邓军灿拥有独到的方法。他会在前一天晚上用手机软件做“TO DO LIST”,把学习上要做的事情排在最前,第二天一件件完成,及时反馈、总结。他还注重劳逸结合,在工作日留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空当处理杂事或娱乐放松,在周末则会与朋友一起打篮球。对于未来,邓军灿有明确的规划。“我现在想先打好本科学习的基础,以后读研究生,读完研之后工作几年,再去实现我的创业梦想。”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脚踏实地,努力前行。运动达人,积极实践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7级党员江佳凌,获得了本次奖学金一等奖。江佳凌有此成绩,得益于她的一个习惯——运动。她表示,运动能够活跃我们的大脑和提高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能有更愉悦、积极的状态去投入学习。在大二的暑假,江佳凌参加了双创营美国班,前往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与英雄学院进行研学活动。在她看来,“无论是平时做项目,还是备考,最重要的是把侥幸、畏难心理抛开。”要踏实地吃透每个知识点,想方设法去攻克难关,而不是选择逃避。“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这是她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也一直激励着她不断地进步。听完学霸们的分享你是否摩拳擦掌想要大干(学习)一场呢期待明年在获奖名单中有你的名字
考上研后,主要花费是学费,一般学校学硕学费为每人8000元/年,专硕一万到两万不等(除个别专业极高,比如金融专硕)。另外就是住宿费一般800-1200元之间。但研究生期间奖学金名目众多,有国家助学金 、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其他特种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科研补助等。下面介绍一下大学的奖助学金政策,供大家参考。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天津大学 学硕 一等8000二等4000;每月补助500;导师有的有,有的没有。天津财经大学 学硕 一等8000,二等4000,三等2000,每月就国家补助600华北理工大学 专硕 一等8000二等7000三等5000,每月补贴600河北工业大学 学硕 国家助学金6000/年杭州师范大学 学硕 助学金 600元/每月;学业奖学金一等30%,二等70%;勤工俭学每月350元温州医科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8000,助学金每个月800南京大学 学硕 “助学金”,每年6000元/人;对新入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设立“新生奖学金”,最高额度10000元;对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按一定比例设立“学业奖学金”,额度5000元;在硕士研究生中,教育部设有“国家奖学金”,额度20000元中北大学 学硕 每月600助学金山西师范大学 专硕 国家助学金6000每年中国石油大学 学硕 助学金每月600,老师每月200中国海洋大学 学硕 助学金每月500,每个月都发,奖学金分三等,各是12000,8000,5000,比例是0.2,0.6,0.2湖南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二等5000,二等3000,比例4:3:3;助学金600X10湖南师范大学 学硕 助学金6000每年;奖学金一等12000,二等8000,三等奖4000武汉科技大学 专硕 助学金每个月600华中师范大学 学硕 奖学金一等12000,二等8000,三等4000,助学金每月600武汉大学 专硕 助学金500元/每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硕 100%覆盖,一等12000.二等8000,三等4000。每月国家补助600,导师补助看具体导师中国地质大学 专硕 助学金600元/每月首都师范大学 学硕 助学金700元/每月;学业奖学金一等一万元,二等六千元,三等四千元,单项奖学金两千。中国政法大学 学硕 每月只有500,奖学金70%华北电力大学 学硕 助学金600元/每月,每年至少2000的学业奖学金北京林业大学 学硕 100%覆盖,每人800。奖学金第一年8000,之后根据成绩一等8000二等5000三等2000北京大学 学硕 生科院,百分之百覆盖,每月补贴1950,导师随意不低于500中国人民大学 学硕 100%覆盖,20%一等奖,金额1万2 ;30%二等奖金额1万;50%三等奖,金额8千,每月补贴500,导师补贴不定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硕 研一每月院里补助1500;研二院里补助、所里补助共2000每月北京语言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三等6000、二等9000、一等12000。助学金每人每月补助500;导师补贴视项目而定中国矿业大学 学硕 第一年都是8000,第二年开始按照成绩,覆盖全部研究生。每月补助600元。北京工业大学 专硕 奖学金覆盖100%,一等8000,二等4000。每月补助700, 导师200,研二开始有学业奖学金,主要按按研究成果来排名,覆盖比例4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专硕 新生奖学金5000;每月补贴700北京工商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覆盖80%,一等一万;二等8千, 助学金补贴700每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硕 奖学金涵盖比例百分之八十;助学金每月600清华大学 学硕专硕 学校资助学硕基本奖学金1.4万/年,校设岗位奖助学金1.6万/年,院系资助奖助金 院系/导师岗位津贴大于或等于0.6万/年,总收入大于或等于2.0万/年;专硕基本奖学金0.6万/年,院系资助奖助金 、院系/导师岗位津贴各院系自定。广州大学 学硕 学硕80%,分一二三等,分别是8000/5000/1000!每月补贴也就是助学金800,一年9600!华南师范大学 学硕 奖学金覆盖比例100%:一等奖20%、二等奖20%、三等奖60%;助学金6000元/每年;导师补贴:100~300元/月上海理工大学 专硕 助学金500元/每月同济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10000,可抵学费;助学金每月1000,发10个月上海大学 学硕 助学金500每月关注我,获取更多信息。
勒德勐豪捐赠1万元,设立“语思学子”奖学金。学校提供长江网1月14日讯 尽自己的一份力,鼓励更多学弟、学妹。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两名学生捐赠了自己获得的“校长奖”奖学金,成立“语思学子”奖学金。今后,“语思学子”奖学金将用于奖励该院优秀学生。江西学生勒德勐豪是2018级俄语系硕士研究生,在华师外国语学院学习已是第7个年头。日前,他获得该校2020年度“校长奖”,随即他捐出奖金1万元。“学院于我有着特殊的情感,一路走来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我许多鼓励和帮助。”勒德勐豪说,将1万元奖学金捐献出来成立“语思学子”奖学金,希望借此鼓励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勤学奋进,全面发展。2018级博士研究生、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帕特是2019年度“校长奖”获得者,他也捐出5000元注入“语思学子”奖学金。受疫情影响,帕特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讲述了他在华师的求学经历,感恩学院的教育和培养。他表示,获得“校长奖”是意外的收获,希望能够通过捐赠的方式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语思学子’出自章开沅先生对外院学子‘语言大师,思想旗手,行动先锋’的寄语。”华师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每年,“语思学子”奖学金将用于对品学兼优学生的表彰和鼓励;学院也将倡议广大院友和校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为“语思学子”奖学金进行捐赠,形成“院友互助、学子相扶”的成长发展共同体。(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党波涛 李梦诗 孙鑫)【编辑:贺方程】
10月31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截止,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全盲女孩吴潇,报考陕师大研究生遭拒一事引发关注。现在好消息传出——吴潇修改了志愿,目前已成功报名华中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事情始末全盲女孩吴潇今年24岁,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的大四学生。8岁时彻底失去了视力,2017年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名使用盲文试卷的考生,她以高考470分的成绩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大四这年萌生了考研的想法,今年9月15日,在陕师大研究招生简章出来后,吴潇就与陕师大研招办和心理学院沟通说明自己的特殊情况。吴潇想请学校提供便利,出一份盲文的试卷。10月22日,陕师大心理学院一位负责人短信回复她称,“目前学院各专业没有适合你特殊情况的研究方向,不具备条件提供便利。” 陕师大研招办工作人员表示,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过程中,需要观察受试者情绪等一系列动作,学校是本着对考生负责的原则,在综合了学院、相关专家的意见之后才得出的结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规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以及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的专业大类当中包括了心理学类。这也是陕师大研招办和心理学院拒绝吴潇的主要依据。《意见》原文中同时写到,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吴潇同伴报考学校曾有先例吴潇介绍,与她的视障情况相同的直系学姐杨玉青去年顺利考取辽宁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今年入学后基本没有障碍;同班同学周文晴报考北京某著名高校心理学专业,经过沟通对方也允许报考。吴潇表示,自己目前已经在实习岗位参与了多次心理咨询,而且均为面询,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视力障碍对咨询工作造成太大影响。虽然不是全无障碍,但自己有信心克服困难。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老师介绍,学校有不少视障学生,除了学习上要配置相应盲文教材等,在生活上并不需要太多额外照顾。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 三年前,吴潇通过盲文试卷,参加了普通高考,进入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就读。这就证明了吴潇有足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生活并且完成自己的专业实习。此次陕师大以“不具备条件提供便利”的硬核理由拒绝,或许是陕师大硬件条件不够,或许没有相应的专业导师可以指导学生,这只有学校领导知道。考研的初试除了专业课之外,还有公共课,吴潇的入学是需要通过公共课和专业都达标才能进入复试,复试也是需要在专业导师的考察和考试后才能进入学校读研。吴潇请求陕师大出一套盲人试卷,就是想以实际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然而陕师大不给予报考的机会,直接将人拒之门外,未免让人心寒。每一个梦想都应当被尊重,每一个梦想都更应当被认真地尊重。“不具备条件”的陕师大的拒绝,让吴潇等到了更适合她的高校,这个结局仍是好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华中师范大学除了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报考,还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可以报考哦。我们来看了解下817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吧!1.专业代码2.招生情况司南考研提醒:无推免人数。17 年和 18 年因为招收非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为国线。3.参考数目司南考研提醒:参考书目遵循有新版买新版的原则,除特别指定,相邻版本的知识内容差别不大.4.考试题型333题型司南考研提醒:首先,华中师范大学 333 真题 80%左右的题是常规题,可能每年只会有两到三个题是比较冷门的题。往年的题大多直接是书上的,比较简单和常规,近年来题目越来越灵活。特别是 19 年,很多题目要求联系实际或结合热点来回答。其次,华师的论述题通常比较偏向联系实际和偏向实践方面,例如论述创造性的培养、心智技能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题型。再次,华师 333 题几乎每年都有重复出现的情况,因此同学们要重视并且仔细研究真题,通过历年真题摸索出华师出题的重点和方向。最后,想要拿高分,偏冷门的题也不能放过,因此复习过程中必须重点突出的同时也要面面俱到,每一个小点都要掌握。817题型司南考研提醒:817 相对于 333 来说内容要少得多,但是 817 的题目要灵活得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要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华师 817 的考试是没有涉及计算和测量这些内容的,因此学起来还是相对比较轻松,没有特别难的知识点。主要还是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这一点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当中最明显,想要得高分,除了要背诵记忆,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案例分析题的训练,摸索出案例分析题的答题规律和模板。5.奖助学金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制为 2 年,学费 10000 元/年,非全日制是 3 年。l 国家助学金: 6000 元/年/人。l 国家奖学金: 2 万元/年/人。l 学业奖学金:硕士生学业奖学金 100%覆盖,60%的硕士生可完全获得全部学费资助。l 其他: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岗位助学金,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并有校长奖(学生)、中凯研究生奖学金、章开沅奖学金、蔡勖研究创新基金、余家菊奖学金、辞修奖学金、黄永林学生文化创新励志奖学金、鼎利通信奖学金等研究生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提供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特殊困难救助金,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渠道。学姐有话说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 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离2021年考研初试还有55天,我知道你们已经为此准备了很久,只为等待考场上的挥斥方遒。过去流逝的时间回不来,请抓住好当下,认认真真地学起来,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请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司南考研,一个专注于教育学考研的公司。如果想了解更多教育学考研信息,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三好标兵齐聚一堂,华师校园英姿飞扬。华中师范大学学子在大学四年中,以昂扬的自信和非凡的能力,述说着华师精神的魅力。“三好学生标兵”正是华师学生的表率和典范。请大家跟随小编,体会“三好学生标兵”的独特风采。#三好学生#教育学院 胡爱迪胡爱迪,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中共预备党员,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成绩十分优异,大一以来,平均学分绩和综合成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名、年级第一名。获得推免资格,综排第一,目前已被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录取。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寝室集体奖学金;曾参加香港、新加坡海外研学交流,获海外学习交流奖学金;曾获得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三好学生、校学习积极分子、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十强优秀主持人等荣誉称号。现担任教育学院17级团总支书记兼任年级主席,被聘为校学工部学习发展中心教务、学业指导小导师、明德宣讲团小导师等职务,两次担任《学霸开讲》素质课程的主讲人。热爱科研,在研项目三项,成功结项,因表现优异,项目组获校集体奖学金。本科期间已发表四篇论文,并在各类调研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参加校园调研大赛,获优秀奖;参加“启航”教育调研社会实践活动,获由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获教学微视频制作比赛院级一等奖、校赛三等奖等。今年暑期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夏令营活动,均被评为优秀营员称号。教育学院 黄四启黄四启,女,汉族,吉林白山人,中共预备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学分绩专业第一名,综合排名位居年级第一名。自入学以来,先后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青年研究中心项目以及院级“拔尖创新”等4项科研项目,以负责人身份开展国家级立项1项,为《信息化背景下心智障碍青少年居家康复模式的实践探索》;校级立项1项,为《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融合教育专业支持体系发展现状及启示》;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现代特殊教育》等期刊发表《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及启示——基于台湾地区13所高校课程体系的分析》等论文。自入学以来,先后在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担任组织部部委、师范生训测部部长等职务,主要负责学院师范生训测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师范生粉笔字、钢笔字、朗诵大赛,多次协办校级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和《当代师范生》杂志,组织开展数十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所在部门获评“最佳师范生训测单位”。“与教育相比,我很渺小,但因为热爱,一直在路上。”这是黄四启常说的一句话。心理学院 丁越丁越,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综合排名和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任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委员会学生会主席,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SSCI一区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博雅丹桂奖学金,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及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心理学院 欧阳晨晨欧阳晨晨,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到目前为止,大学期间平均学分绩专业第二,已修武汉大学市场营销双学位,曾任华大科普协会副会长及班级团支书等职务。曾获校“三好学生”、“科创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曾主持或参与三项国创项目,目前已发表或被录用论文四篇,其中一篇为SSCI收录(一作),另有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拟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企业管理博士学位。王芊越,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2019-2020年度综合测评排名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第四。曾任文学院1708班班长、文学院办公室学生助理、文学院院刊《汉声》杂志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摄影协会副会长、本科生院i华大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曾获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冬奥有我 爱上冰雪”优秀摄影奖、校三好学生、博雅奖学金等多个奖项。2019年5月在哈尔滨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省级期刊《当代教研论丛》发表《全国卷高考作文之既有变革和应有变革》;2020年9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首批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谏逐客书》教学设计 ;现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基于翻译学理论的高中文言翻译教学新探》。新闻传播学院 李易蔓李易蔓,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8级本科生。综合学分绩排名连续两年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担任院团委学生会副主席、2020年9月获全国大学生数据新闻大赛全国二等奖、最佳可视化、最佳创意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2020年参与的挑战杯《网络空间中大学生公共议题的表达与参与》项目入围挑战杯助推计划立项。历史文化学院 褚芝琳褚芝琳,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2017级本科生,保研学分成绩93.26,位列专业第一名,现保送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连续三年获评校三好生、校学生工作积极分子,连续两年获评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曾获得似鸟(NITORI)国际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博雅金桂奖学金,第十二届历史学本科生论坛二等奖、第二届“国故新知”大学生中国史论坛一等奖,校书香校园征文一等奖等奖项。在《中华读书报》、《社会科学报》等省部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书评两篇,现阶段作为负责人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创业项目B级立项。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晨王晨,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中共预备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非公费师范)专业2017级本科生。专业成绩为年级第一,现保送至武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宣讲团成员兼研习社社员、1703班班长、校科技处学生助理等职务,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年级学生会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博雅丹桂奖学金、树人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三好学生。共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青年中国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项目、湖北省高校青年研究会课题、校青年研究中心立项等九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两篇。经济与工商管理院 陈菲陈菲,女,汉族,河北廊坊人,中共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7级本科生。学业成绩优异,连续三年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名,大三学年综合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名,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推免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参与清华、北大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夏令营,并取得清华、上交、南开事物·优秀营员称号。综合能力突出,攻读英语专业双学位,参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特等奖提名,此为华师参赛史上最好成绩。科研能力卓越,曾主持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优秀结项。参与多项校级科研项目,作品获国内外各论文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入选第七届中国世界经济学科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多篇文章拟投稿至经济学权威期刊、SCI期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陈彦龙陈彦龙,男,汉族,江西上饶人,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7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现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西方经济学硕士。前三年学习成绩专业第一、综合成绩连续三年专业第一,曾获校“科创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称号;其在CSSCI刊物上合作发表论文1篇,另有1篇文章处在经济学权威刊物外审。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工行杯”湖北省经济学术研讨会暨论文征集大赛二等奖、第八届计量经济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曾受邀在湖北省数量经济学年会和《经济研究》第二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上汇报成果,曾入选为中国人民大学“经英杯”全国高校学生经济论坛和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学生代表。先后在院学生会、校青志联、本科生院教务处任职,担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者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达数十小时。管理学院 刘思语刘思语,女,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目前以专业第一、综合第一的成绩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她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副主席、年级学生会学习部长、班级团支书等职位,曾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劳方”一等奖、“最佳谈判员”、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金奖、华中师范大学校赛金奖,两次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并获得第三届“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铜奖等奖项。法学院 孔昕曈孔昕曈,女,汉族,山东曲阜人,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经济学交叉班2017级本科生。2019-2020学年专业成绩、综合排名均为年级第一。现保研至中央财经大学。曾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挑战杯”助推攀峰项目、“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篇。任大学生学报编辑、华大青年责编、团支书、党支部宣传委员,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中国网、荆楚网、《长江日报》、红网等媒体发表文章30余篇。社会学院 许帅航许帅航,男,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共预备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在学生工作方面,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校学生会维权与服务中心部委、年级学生会秘书长等职务。曾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今年更是凭借优异表现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获得保研资格。外国语学院 于慕珠于慕珠,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7级本科生。本科前三学年学分绩专业第一,已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曾获得“外研社杯”英语阅读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奖项以及多项省级奖项。曾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申请专利;参与“华师之声”微信文案的撰写工作、曾担任1701班宣传委员、武汉军运会翻译助理等职务。外国语学院 许淑雅许淑雅,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共青团员,已通过朝鲜语专业四级(优秀),韩语TOPIK四级、英语六级,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韩)语专业2017级本科生。大学期间,她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我,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规划。大二下学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审核批准,成为我校首批被录取为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韩国语研修项目的公派留学人员,并赴韩国庆熙大学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交换学习。大学期间,她始终秉承“学、研、行”三位一体的准则,在跨学科学习中探索多元文化,在课外实践中延伸学研认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詹镜詹镜,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2017级本科生,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7级年级主席、1701班班长。曾获2018-2019学年、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获校“优秀学生干部”,连续三年获校“三好学生”,连续两年获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大学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并多次参加专业比赛,获“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一等奖。信息管理学院 郑珊珊郑珊珊,女,汉族,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7级本科生。前六学期平均学分绩89.13分,排名专业第1,担任学院青协干事及班级学委。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2018年及2020年博雅金桂奖学金、2018年海外学习交流奖学金,连续三年获校“三好学生”称号。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国家级二等奖、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省级一等奖、“三创”赛省级三等奖、互联网+校级金奖等奖项二十余项,并有1年创业项目经历。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发表CSSCI论文2篇(第二作者,导师一作),现已保研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体育学院 艾明月艾明月,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2019-2020学年本专业学业学分绩排名第一,曾获得2018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国家奖学金、2020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现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拿到本校推免资格。音乐学院 胡艺璇胡艺璇,女,湖北襄阳人,2017级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方向本科生。2019-2020学年,平均学分绩为88.39分,综合素质排名年级第二。本学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副书记一职,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共获得228.5个志愿学时。参加2019年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项,在省级期刊《北方音乐》上发表论文《浅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2019年9月以推免第二名的成绩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美术学院 刘宇娇刘宇娇,女,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共预备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绘画(国画)专业本科生。在工作上,她始终秉承着为同学服务的准则。为了更好服务同学,她担任班级班长,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上的不开心或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做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在她与班级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所在班级在2019年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刘浩泉刘浩泉,男,汉族,福建宁德人,中共预备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17级本科生。入校三年来学习成绩名列专业前茅,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着数学与统计学学院17级卓越教师班与1706班的班长,热心于为班级同学之间的服务工作、在学科竞赛中,他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华中地区数学建模邀请赛二等奖,并在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取得了H奖的成绩,他参与的一项校级科研立项《智慧城市环境检测仪电路设计和搭建》已顺利结项,参与的论文《HKPocket:human kinase database for drug design》已在数学与计算生物学领域的SCI期刊《BMC Bioinformatic》上发表。学与统计学学院 刘金鑫刘金鑫,女,汉族,重庆铜梁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专业学习卓越,连续三年综合成绩第一,累计所有课程平均学分绩91.13,位于专业第一,其中专业主干课程学分绩高达93.56,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绩96.73。担任团委学生会新宣部副部长、数模协会会长等职务,热心参与支教、志愿辅导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志愿时长139.5h,曾获“优秀志愿者”等称号。拥有丰富的科研与专业比赛经历,荣获数学竞赛国一、国三、数学建模省一、省二等奖项。此外,她曾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主笔完成论文。如今,她仍在一位华科老师的项目组下参与学习交流,累计获得含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奖助学金10+项,国家级3项,省级6项,校级13+项,院级10+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罗健罗健,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年度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一,曾任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副主席,获MathorCup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多项数学建模竞赛奖项,作为初创团队核心成员,他所在团队一年内便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铜奖、第五届湖北省公益项目服务大赛铜奖等共计六项奖项,他连续三年获校“三好学生”,曾获校“优秀志愿者”以及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校博雅银桂奖学金,世纪鼎利专业三等奖学金等奖项,并负责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A类立项项目。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沈吾栋沈吾栋,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班2018级本科生。专业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二、现担任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社团组长,曾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部委,并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在校期间曾多次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如开学迎新帮扶活动等。化学学院 时路佳时路佳,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2017-2018学年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2018-2019、2019-2020学年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曾担任化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助理、实践部部长、“华师之声VOC”文案组成员、圣兵爱心社成员、2017级生活部负责人;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在张礼知教授课题组进行科研学习,担任国家级A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目前成功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何悦颜何悦颜,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方向田志刚院士实验室。连续两年担任年级学科部部长,前三年平均学分绩位居专业第一。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曾参加校团委港澳交流活动。计算机学院 吴诗寒吴诗寒,女,汉族,福建厦门人,中国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平均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现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1704团支部书记,曾任计算机学院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部长。曾获两次“国家奖学金”,连续三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主持项目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A类项目一项。计算机学院 于璐于璐,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8级本科生。现任计算机学院1801团支部书记,曾任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互助社干事,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在2019-2020学年,平均学分绩90.2914,位于学院第二名,综合学分绩位于学院第一名,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等奖项。作为负责人成功立项挑战杯项目——“基层政府网络问政中政民互动模式探寻及路径优化”并入选助推计划,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软件著作权一项。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谷同耀谷同耀,男,回族,江苏南京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2017级本科生。他以目标为导向,以行动为基石的谷同耀,在学分绩方面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从大一学年的85.73分,到大二学年的90.61分,再到大三学年的93.33分,他完成了由专业第二十二名到专业第三名的蜕变,这使其距离他的目标更进了一步。在学生工作方面,大一学年担任院学生会学习部部委、校未来教育家联盟活动部部委、院1703团支部书记的职务。在社会实践方面,他于2018、2019年暑期两次参加学院英山社会实践队,服务于当地精准扶贫情况的调查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在文艺活动方面,他参加了2018年校园安全短剧大赛、2019年校寒假返乡见闻主题征集比赛、2019年校“学术搜索之星”挑战赛等活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王熙中王熙中,女,汉族,1999年5月出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该生学业成绩优异,实践与科研能力突出。三年综合成绩96.6,专业排名第一;主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校级重点助推与校赛三等奖,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一篇;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校级三好学生,连续两年获校级博雅银桂、丹桂奖学金;获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等10项荣誉称号,现已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专业。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甄飞扬甄飞扬,男,汉族,陕西铜川人,共青团员,英语水平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雅思6.0,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本科生。该生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树人奖学金等荣誉,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学习上连续两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一,2019-2020学年专业成绩与综合成绩均位列第一。科研上,获第十一届湖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银奖、中国创翼湖北赛区主体赛创新组银奖、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省赛铜奖等奖项,此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两篇,现已保研至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奋斗。“三好学生标兵”以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诠释着“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愿华师学子以“三好学生标兵”为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和分享更多学校政策,可以关注湘投侠喜欢的点赞加关注、想要更多作者的干货可以关注我“湘投侠”专注为考生带来政策、学习方法、学霸干货。